心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危险及规避的对策

2017-09-23 02:26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心外科护患纠纷

陈 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外二病房,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外科护理・

心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危险及规避的对策

陈 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外二病房,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目的 分析心外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护理危险,并探讨规避风险的对策。方法 选取心外科收治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实施有意识的风险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指标为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布情况及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总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外科收治的患者实施有意识的风险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护理纠纷,降低护理风险,还可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

心外科;风险护理管理;护患纠纷;满意度

心外科收治的患者一般来说病情均比较复杂,并且预后相对较差。经过长期跟踪随访显示,心外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良事件,不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产生威胁,甚至会影响医院的医疗服务形象,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也不够理想[1]。本研究特将风险护理管理引入心外科患者中并将其应用效果和价值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对比,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心外科收治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心外科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均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严重的外科疾病者,存在严重的并发症者,存在严重的精神障碍者,沟通障碍者,拒绝签署同意书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男47例、女43例,年龄41~82岁,平均(62.4±10.5)岁,疾病类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先心病、其他者分别有12例、28例、10例、16例、14例、10例;对照组男45例、女45例,年龄38~85岁,平均(63.9±11.4)岁,疾病类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先心病、其他者分别有11例、29例、11例、15例、13例、11例。组间临床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病情监护、症状体征观察与记录、遵医嘱给药、遵医嘱给予饮食和运动指导等。观察组实施有意识的风险护理管理,首先需要对此类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患者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包括并发症发生风险、护理安全事件、用药不良反应事件等。针对调查结果实施有意识的风险护理管理,针对每位患者发生上述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进行针对性的分层级护理干预。此外,还需要加强此类患者的风险意识,使其明确了解就诊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缩短康复进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布情况及总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参照卫生部调查问卷评定,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n(%)]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总满意度远高于后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心外科患者在住院接受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死亡发生风险均比较高,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常规护理在心外科患者中应用尽管能够满足其基本需求,但是对满意度的改善作用不甚满意。根据既往相关研究资料[2],分析心外科患者就诊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对护理风险事件的重视力度有待加强。因此需要积极探讨高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才能降低护理风险。

有意识的风险护理管理在心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存在有明显的优势,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较,该模式能够通过对心外科患者就诊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需求。此外,有意识的风险护理管理对心外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3]。相关研究指出[4],在心外科患者护理中分别实施常规模式与风险护理管理模式,结果发现前者护理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投诉发生率均远高于后者,证实在心外科患者中引入风险护理管理对护理纠纷和护理投诉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与上述相关研究结论相符合。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布及总满意度数据与对照组比较也均存在有显著性差异,证实有意识的风险护理管理在心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在心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引入有意识的风险护理管理,不仅能够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且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分布情况,应用价值较高且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1] 郝占静.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6,14(23):118-119.

[2] 辛爱玲.浅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J].医药前沿,2016,6(13):331-332.

[3] 付婷婷.外科护理中的潜在风险和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2):150.

[4] 高 阳,李小杰,田 宇.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控制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0):322-323.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3.57.02

猜你喜欢
心外科护患纠纷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心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署名先后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