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足部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7-09-23 02:26任杰平罗雁平周淑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患肢骨折实验组

任杰平,罗雁平,周淑明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佛山 528000)

对足部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任杰平,罗雁平,周淑明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对足部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骨外科住院治疗的93例足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2%,护理满意度为98.1%,对照组分别为82.5%、87.5%,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足部骨折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足部骨折;综合护理;功能恢复

足部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骨创伤,以手术治疗为主。而为确保治疗效果,必须做好全面的护理干预工作[1]。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93例足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研究,探讨综合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骨外科住院治疗的93例足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且均通过CT、MRI等检查确诊,拟行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男36例,女17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2.2±4.1)岁;左足31例,右足22例。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3.1±3.7)岁;左足23例,右足17例。两组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手术方式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包括常规检查、健康宣教、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常规巡房等。

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具体包括:(1)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由科室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科室的环境,以便患者能尽快适应,消除其陌生感。同时,要向患者讲解足部骨折的相关知识,包括症状、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等。且要认真解答患者的疑虑,通过方法健康手册、面对面交流、播放视频等方式开展健康宣教,让患者更好地认识自身病情,提高其配合度。对存在焦虑、不安、紧张等心理的,需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给予鼓励、支持,以便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做好手术的心理准备。此外,加强病情监测,要留意是否存在其他损伤,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瞳孔等体征变化,以免漏诊,详细记录患者患肢的动脉搏动、足趾和关节的活动情况,通知手术室备好手术需要的物品、器械。(2)术中护理:患者送入手术室前,手术护士需调节好室内适宜的温度(24~26℃)和湿度(55.0%~60.0%);将患者送到手术室后,应再次向其说明手术流程、注意事项等,并给予鼓励、安慰,稳定患者情绪;同时要做好保暖;配合手术医生准确递送手术物品,密切监测术中患者的体征,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3)术后护理:术后由所责任护士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告知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升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同时,进行饮食指导。嘱患者食用高蛋白、维生素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排骨汤、瘦肉、鸡肉等,多喝新鲜牛奶。在必要时可静脉给予葡萄糖、氨基酸等补充营养。此外,需用透气性良好支架是适当提升患肢,高度以略高心脏水平位为宜。术后大多数患者患肢会有明显疼痛,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应用镇痛泵,在巡房时要注意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如出现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术后需要对足趾感密切观察,患肢包扎松紧度适宜,以免影响血循环,不利于恢复。如患肢肿胀明显的用药治疗,并进行冰敷,预防感染。(4)康复护理: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科室护士指导患者对足背按摩,并指导患者活动足趾,依照患者情况进行功能恢复锻炼,重点进行踝背伸蹬,腿、膝关节的伸屈等锻炼。术后4周,根据患肢的恢复情况,逐步扩大活动范围,在确保骨折稳定性前提下,适当加大关节活动幅度,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在骨折愈合坚固,且骨折位外固定去除后,可适当增强关节和周围肌肉的锻炼,使患肢功能尽快恢复。

1.3 效果观察

依照Maryland足部骨折功能量表进行效果评价[2]:(1)优:骨折位无疼痛感,能正常行走,不影响工作和生活;(2)良:基本能正常行走,但行走时骨折位有轻微疼痛,不会影响到工作和生活;(3)中:骨折位存在轻度畸形,足底有缺损,行走时有明显痛感;(4)差:骨折位出现感染,骨缺损较为严重,不能正常行走。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两组护理满意度,主要针对护理操作、工作态度、人文关怀、护理质量等方面,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效果对比

在护理完成后随访测评,实验组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96.2%,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满意52例(98.1%),一般1例(1.9%),不满意0例;对照组满意35例(87.5%),一般2例(5.0%),不满意3例(7.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8,P<0.05)。

3 讨 论

足部骨折是常见的骨创伤,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治疗不当,不利于足部功能恢复,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3]。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和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有着密切关系[4]。在护理中需以患者为中心,基于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针对、全面的护理,以提高临床效果。

本研究中,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让患者更好地认识自身病情,消除其不良心理,以便患者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在术中和手术医生默契配合,密切监测患者体征,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护理是重点,直接关系到患肢功能恢复。临床研究表明,骨折患者在术后对营养需求会明显提升,是正常人的1~2倍,所以术后重点对患者的饮食干预进行干预,以保证患者营养充足。同时,要加强患肢管理,适当抬高,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患肢康复。此外,根据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进行针对性功能恢复训练,循序渐进。结果显示,实验组足部功能恢复效果和满意度均优于常规专科护理的对照组,与王亚红等人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5]。

综上所述,在足部骨折手术治疗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助于提升手术效果,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临床意义重大。

[1] 苏玲青.综合护理在足部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07:150+152.

[2] 王 晶.56例足部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03:50-51.

[3] 陈玉娟.骨折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4,11(9):195.

[4] 尹 静.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05:220-221.

[5] 王亚红,相亚娟.综合护理在足部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5,04:2-3.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3.75.02

任杰平(1974-),女,四川南部县人,本科,副主任护师

猜你喜欢
患肢骨折实验组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