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采取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讨论

2017-09-23 02:26程宝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肠道住院腹腔镜

程宝英

(山东医专附属医院妇产科,山东 临沂 276400)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采取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讨论

程宝英

(山东医专附属医院妇产科,山东 临沂 276400)

目的 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结论 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护理措施

子宫全切术为临床常用的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具有疼痛轻、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临床研究显示[1],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加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为了进一步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96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1.4±3.9)岁。观察组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0.7±4.2)岁。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①手术结束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入患者气管。对患者的呼吸、血压及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②手术后次日清晨,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以放松患者腹部肌肉,减少腹部切口的张力,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腹腔引流,减轻渗出液对脏器与膈肌造成的刺激。指导患者平卧,注意活动肢体,避免形成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在手术后24 h后可下床进行活动,注意老年患者由体位变化出现的血压不稳急跌倒,做好预防措施。③患者术后疼痛主要包括切口、肩部及下背部疼痛,而持续疼痛会导致患者容易出现不配合、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及止痛泵治疗,在患者疼痛时可指导患者行膝胸卧位,以缓解患者疼痛。④手术结束后,注意对患者的尿量与尿色变化做好观察,若患者出现尿量少,且伴有肛门下坠、腰背部疼痛,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在留置尿管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尤其是长期卧床患者及老年患者,在拔除导尿管之后,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患者排尿。⑤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壁下瘀斑及血肿,一旦患者出现腹壁血肿,应及时进行冷敷,并采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治疗,以促进血肿的吸收。⑥注意对患者脐空与耻上三点部位做好监测,注意患者是否出现渗血及渗液状况,及时更换辅料。注意保持患者切口的干燥与清洁。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需建立人工气腹,若手术过程中的气体没有排干净,会刺激患者膈肌。所以,手术结束后,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吸氧,并注意加强呼吸频率的监测。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②以我院自制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满分100,得分85以上为十分满意,得分60~85为比较满意,得分不足60为不满意[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肠道功能恢复(h) 住院时间(d)观察组(n=48) 87.28±10.94 4.62±1.03对照组(n=48) 121.17±15.27 8.37±2.47 t 4.973 7.084 P<0.05 <0.05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肿瘤的一种,发病率高达30%左右,多发于30~50岁的女性,该病可引发盆腔压迫、子宫出血及疼痛等,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子宫全切术为子宫肌瘤的常用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较为确切,但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对患者预后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子宫全切术后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综合性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为患者提供科学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生理与心理需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证明综合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提示综合护理因效果确切,也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总之,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金春玉,苏 虹,王 艳,等.健康教育路径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5):4453-4455.

[2] 赵秀花.腹腔镜子宫全切的围术期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7):2422-2423.

[3] 马红霞,杨 杰,韩 莉.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护理体会[J].新疆中医药,2014,32(2):71-72.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23.91.02

程宝英(1975.03.-),女,山东临沂人,主管护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妇产科护理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肠道住院腹腔镜
妈妈住院了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