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2017-09-23 02:26谢丽梅杨桂芳张梦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母乳喂养产后技巧

谢丽梅,杨桂芳,张梦琳

(1.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产科,陕西 宝鸡 721008;2.西安财经学院卫生所,陕西 西安 710061)

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谢丽梅1,杨桂芳1,张梦琳2

(1.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产科,陕西 宝鸡 721008;2.西安财经学院卫生所,陕西 西安 710061)

目的 观察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于我科住院分娩的18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母乳喂养理论知识、操作技巧掌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升高(97.8% vs 90.0%),混合喂养率降低(2.2% vs 10.0%),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评分升高(140.2±13.7 vs 129.4±11.5分,91.6±9.8 vs 86.4±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临床上值得应用。

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为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是最科学的育儿方法,能够保障儿童健康成长,而且母乳喂养能够增进母子感情,促进产妇产后恢复[1]。但是,在产妇知识缺乏、产妇缺乏信心等因素作用下,我国母乳喂养状况不甚乐观。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作用已经得到普通认可,但传统健康教育的效果有待提高[2]。本研究中应用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于我科住院分娩的18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所有产妇为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无其他影响母乳喂养的器质性疾病。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6±8.2)岁;分娩方式:自然分娩52例,剖宫产3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20例,大学及以上56例。观察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7.1±8.5)岁;分娩方法:自然分娩54例,剖宫产3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24例,大学及以上5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即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随机分散的健康教育,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及技巧。观察组给予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产后当天给产妇及家属详细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母乳喂养。(2)给产妇及家属详细讲解乳头疼痛、乳房胀痛的原因,有效减少疼痛的措施,并对产妇及家属进行示范及指导。(3)给产妇及家属讲解休息、保持心情愉悦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指导均衡饮食,保持乳汁冲着,并指导防治奶胀、乳头皲裂、人工挤奶等方法。(4)给产妇及家属讲解产后随访的重要性,详细解答产妇及家属的问题。(5)产后每周通过电话或家庭访视等方式随访1次,了解产妇母乳喂养情况,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

随访6周,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包括纯母乳喂养率及混合喂养率。并于出院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掌握情况,其中母乳喂养理论知识满分为150分,操作技巧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母乳喂养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升高(97.8% vs 90.0%),混合喂养率降低(2.2% vs 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比较[n(%)]

2.2 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比较(±s,分)

表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比较(±s,分)

组别 n 理论知识 操作技巧对照组 90 129.4±11.5 86.4±8.3观察组 90 140.2±13.7 91.6±9.8 t 5.73 3.84 P 0.00 0.00

3 讨 论

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成长及产妇的产后恢复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在哺乳时出现奶涨、乳头疼痛、皲裂等现象,剖宫产产妇出现伤口疼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部分产妇没有充分认识到母乳喂养重要性等因素作用下,母乳喂养状况不甚理想[3]。因此,如何提高母乳喂养率仍然是产科关注的焦点问题。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及行为干预使个人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建立正确健康观念,自愿采纳践行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4]。目前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作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5],但健康教育模式尚无统一标准。家庭化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家庭为中心,重视家属的参与,已经在产科护理中逐渐推广[6]。本研究中,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升高,混合喂养率降低,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评分升高。结果表明,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分析原因,与常规健康教育,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注重家庭成员的参与,通过家庭成员的支持,营造和谐家庭氛围,能够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并促进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

[1] 盛夕曼,洪静芳,王维利,等.社区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191-195.

[2] 汪新菊,舒新莲,王乐霞,等.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4):4009-4011.

[3] 聂含竹,李文平,田利平,等.早期母乳喂养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51-2254.

[4] 徐旭东.健康教育路径在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6):547-550.

[5] 韩明芳,王莉萍,王晓云,等.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能力形成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21):3367-3368.

[6] 俞黎曙.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9):66-67,73.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23.102.02

猜你喜欢
母乳喂养产后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指正要有技巧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