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洗胃方式在小儿洗胃中应用护理研究

2017-09-23 02:26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药物中毒胃管成功率

李 丽

(沭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宿迁 223600)

不同洗胃方式在小儿洗胃中应用护理研究

李 丽

(沭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宿迁 223600)

目的 研究不同洗胃方式在小儿洗胃中应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药物中毒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洗胃处理,根据不同洗胃方式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经鼻置胃管洗胃+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使用经口置胃管洗胃+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儿首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患儿配合率、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首次置管成功率,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配合率、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药物中毒患儿进行经口置胃管洗胃配合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不同洗胃方式;小儿洗胃;护理

在临床研究中,针对药物中毒患儿,一般采取留置胃管的方法进行洗胃,属于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1]。由于大部分患儿中毒后起病急骤,其家属心情恐慌,加大了急救和护理工作的难度。因而,快速为患儿插入胃管至关重要,对胃管插入方式的选择同样起着关键作用。本次研究中,主要观察经鼻置胃管洗胃与经口置胃管洗胃以及护理措施在小儿洗胃中的效果,详细报告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药物中毒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洗胃方式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

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4.65±2.68)岁;中毒类型:普通药物中毒19例,镇定药物中毒10例,心血管药物中毒6例,干燥剂中毒10例。

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4.36±2.45)岁;中毒类型:普通药物中毒18例,镇定药物中毒11例,心血管药物中毒7例,干燥剂中毒9例。

两组患儿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经鼻置胃管洗胃+常规护理,将胃管(50cm~70 cm)插入鼻孔,其胃管的顶端到达患而的胃窦部,且保证胃管的各侧孔均处于胃部之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

观察组:经口置胃管洗胃+舒适护理。将一次性胃镜口咬放入患儿的口中上下切牙间,尽量压住舌根部。将胃管放入温水中浸泡至软化,并使用石蜡油对前端进行润滑。将其插入患儿口中并缓慢插入胃内,再将50-70cm的胃管插入,直至胃管各侧孔均处于胃内。舒适护理:一般护理、体位护理、洗胃护理。

1.3 观察指标、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对比药物中毒患儿的首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患儿配合率、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

1.3.2判定标准

根据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在患儿洗胃完成后对其家属进行调查。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其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的首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患儿配合率、家属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的首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患儿配合率、家属满意度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首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患儿配合率、家属满意度

2.2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其中恶心、呕吐、窒息以及胃管弯曲共6例;对照组中,恶心、呕吐、窒息以及胃管弯曲共1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

3 讨 论

对于药物中毒,临床常用的急救措施为洗胃。洗胃的主要机制为将尚未被机体吸收的毒素进行清除,效果可观[2]。然而胃管的插入方法直接影响到置管成功率和洗胃效果。不仅如此,护理措施同样可影响到洗胃效果。本研究中,针对不同的洗胃方式,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效果各不相同。其中舒适护理效果更佳,具体如下[3]:

(1)一般护理:患儿入院后,应对其中毒情况进行快速评估,并给予患儿以及家属安慰和鼓励,将家属的负面情绪缓解。提高清醒患儿以及家长的配合度,并积极投入救治过程中。

(2)体位护理:由于患儿年龄尚小,救治过程中的配合度较低。针对该类患儿应对其头部、四肢进行有效固定,固定时应注意力度适当,减少对患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对于意识清醒患儿,协助其摆放左侧卧位,使其胃部处于低水平,有利于抽吸胃部内容物。洗胃完成后,应暂时取右侧位。

(3)洗胃护理:在洗胃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尽可能缩短洗胃的时间,减少患儿的痛苦。根据中毒类型选择洗胃液,以免出现不适。洗胃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5~30℃,减少对胃部的刺激,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患儿的首次置管成功率为93.33%,家属满意度(87.64±5.49)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患儿配合率为88.89%、并发症发生的概率13.33%,均优于对照组(P<0.05)。以上研究结果说明。经口置胃管方法进行洗胃,并结合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可观,在小儿洗胃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对药物中毒小儿进行经口置胃管方法洗胃,并给予舒适护理,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而提升家属的满意度。

[1] 马 莉,江 琳,季 静.个性化护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术后的心理状态调查[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6):100-102.

[2] 黄桂贤.两种洗胃法在小儿口服中毒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5,13(20):1975-1977.

[3] 雷小丽.小儿洗胃胃管的插入方法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3):223-224.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23.108.02

猜你喜欢
药物中毒胃管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探究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护理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