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不同年龄段候诊患儿病情变化特征分析

2017-09-23 02:26康冰瑶吴平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年龄段儿科门诊

杨 云,康冰瑶*,吴平平,李 丹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00)

儿科门诊不同年龄段候诊患儿病情变化特征分析

杨 云,康冰瑶*,吴平平,李 丹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00)

目的 对儿科门诊不同年龄段候诊患儿病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统计不同年龄段患儿发生病情变化的几率及各种症状的发生情况,为护理人员候诊区巡视及病情观察提供警示依据,保证患儿安全。方法 对我院儿科门诊2015年1月~2016年1月巡视中发现病情变化的危急症患儿分年龄段进行相关症状统计分析。结果 候诊时发生病情变化的患儿1~3岁占31.25%,3~5岁占22.50%,新生儿(出生至28天)占17.91%,29天~1岁占17.87%,6岁及以上占10.50%;候诊时突发高热(体温>38.5℃)最常见,占52.8%,其次为精神差占39.69%,呼吸急促占3.6%。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候诊区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者,做出相应处置,保证患儿安全。

儿科门诊;候诊;病情变化

儿科门诊具有患儿数量多、年龄小、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1]。我院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三级甲等妇产儿童专科医院,儿科病种多,本研究对我院儿科门诊候诊中发生病情变化患儿的相关症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候诊患儿病情变化特征,为护理人员巡视及病情观察提供警示依据,保证候诊患儿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候诊过程中发生病情变化的274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儿科门诊管理小组成员根据以往经验及相关文献设计登记表,将疑似传染病、发热、新生儿、呼吸急促、喘息、发绀、面色苍白、中重度脱水、惊厥、精神差、烦躁、出血等症状作为病情观察的重点,对全科护士进行病情观察要点培训,统一标准,护士在工作中,加强巡视,发现病情变化者,根据严重程度分别做出就地抢救、送急诊或优先就诊等相应处置,同时作好记录。通过统计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发生病情变化的候诊患儿的相关症状,研究不同年龄段患儿病情变化的主要特征,统计不同年龄段患儿发生病情变化的几率及各种症状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 果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候诊时发生病情变化的患儿年龄组成:1~3岁占31.25%,3~5岁占22.50%,新生儿(出生至28天)占17.91%,29天~1岁占17.87%,6岁及以上占10.50%;候诊患儿病情变化:以发热症状(体温>38.5℃)最常见,占52.8%,其次为精神差占39.69%,呼吸急促占3.6%。见表1、表2。

表1 各年龄段候诊患儿相关症状发生情况

3 讨 论

新生儿自身免疫力差,容易诱发病菌侵入[2],因此新生儿无论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只要在门诊候诊过程中发现即合理安排就诊,减少院感的发生。

部分患儿挂号时体温正常,但候诊过程中出现发热,由于患儿年龄小、无法表达病情或表达能力较差,家属对患儿疾病的观察能力有限[3],护士在巡视过程中要主动询问病情,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呼吸、面色等,测量体温,发现高热或低热伴有惊厥史者可适当优先就诊,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

表2 发热(>38.5℃)患儿年龄段分布

3岁以内的患儿要注意观察精神及呼吸状况,若出现呼吸急促或喘息提示有较严重的肺部疾病,发现该类患儿应立即做出相应处置,保证患儿安全。

患儿生病时容易出现哭闹表现,到医院更加重了紧张、不适感[4],3~5岁患儿对医院的畏惧感表现得比较强烈,护理人员应亲切、和蔼,如通过玩具等方式舒缓患儿情绪,平静时再根据精神、呼吸、面色等判断患儿病情,以得到最佳的判断效果。

学龄期患儿,自我表达能力较强,候诊时应注意观察精神、面色等,对发热者监测体温,病情变化重者适当优先就诊。

候诊时发生病情变化的患儿50%以上为发热且为高热,在今后的门诊护理工作中,若在分诊时发现发热患儿应提示家属随时监测体温,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5岁以内患儿发生病情变化的可能性大,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该部分人群的病情观察。虽然疑似传染病、发绀、中重度脱水、惊厥、烦躁、出血等发生频率较低,但也不可忽视,也应注意仔细询问或观察患儿有无该类症状,全面保证患儿安全。

总之,因儿科门诊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应增强自身专业素质,通过多途径关心和观察患儿,发现潜在的或存在的危及患儿生命的危险因素并及时处理,保证患儿安全[5]。

[1] 王敬铭,彭晓燕.儿童医院门诊分诊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9).

[2] 李 丁.小儿急诊抢救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4).

[3] 沙珊瑚,陈永浩,张志杰,等.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10).

[4] 吴孝萍.精准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8).

[5] 吴宏赟,于会霞,陈华,等.浅谈儿科门诊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抢救配合[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9).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23.111.02

康冰瑶

猜你喜欢
年龄段儿科门诊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门诊支付之变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