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观察

2017-09-23 02:26朱跟娣张翠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体格袋鼠外界

朱跟娣,张翠凤*

(盐城市妇幼保健院,1.新生儿科;2.护理部,江苏 盐城 224001)

“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观察

朱跟娣1,张翠凤2*

(盐城市妇幼保健院,1.新生儿科;2.护理部,江苏 盐城 224001)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03月产科出生并入住新生儿科的100例早产新生儿,按照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院期间采用常规性的护理,观察组在院期间行常规护理上配合与妈妈接触的袋鼠式护理,并比较两组早产儿在护理60天后的体格发育情况和神经行为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行为能力和体格发育情况明显较对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袋鼠式护理;神经行为;体格发育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环境的改变以及自身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导致新生儿会出现各种生理上的应激表现,例如对外界的任何声音和动作容易受到惊吓。袋鼠式护理通过将新生儿和母亲之间的皮肤接触,使新生儿能够感受到来自母亲的温暖[1]。袋鼠式护理多用于早产儿,它可以改善早产儿的生长代谢、呼吸、睡眠、饮食等情况,促进母婴之间情感的建立,使其达到临床中的治疗效果[2]。为了解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03月产科出生并入住新生儿科的100例早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实施袋鼠式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03月产科出生并入住新生儿科的100例早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在取得科室认可和新生儿家长知情同意后收集其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42例,头围30~37 cm,平均头围(33.51±2.46)cm,Apgar评分8~9分,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8.25±1.34)周。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新生儿性别、年龄、头围、Apgar和孕周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护理,包括一般抚触、按摩、保暖措施等。

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袋鼠式护理。袋鼠式护理主要通过母婴之间的皮肤接触,将新生儿以袋鼠式、无尾熊等有袋动物直立贴在母亲的胸口。其操作时将新生儿赤裸,将其抱直俯卧在母亲或父亲的胸怀,用大毛巾或棉被将新生儿覆盖,1~2 h/次,可以鼓励母亲在此期间进行母乳喂养、轻声与新生说话,使其感受到来自母亲的温暖,能够有效的减轻其对外界环境的紧张感,使其放松,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1.3 观察项目

在护理后60天对两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和体格发育情况进行测量,其中神经行为能力包括先天反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一般反应。测量并计算两组新生儿的身高、体重差值。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神经行为评分

观察组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情况比较(±s)

组别 n 一般反应 被动肌张力 主动肌张力 先天反射 行为能力观察组 50 6.32±0.03 7.89±0.24 7.86±0.26 5.76±0.65 12.75±0.27对照组 50 5.12±0.02 6.25±0.25 6.39±0.21 4.31±0.24 10.65±0.34

2.2 体格生长指数

观察组的体格生长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体格发育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新生儿体格发育情况比较(±s)

组别 n 体质增长差值(kg) 身高增长差值(cm)观察组 50 2.01±0.32 6.97±2.16对照组 50 1.21±0.23 4.27±1.74

3 讨 论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的增加使得早产儿数量发生率更高。胎儿在母亲宫内孕育生长10个月,在出生后对外界环境感觉不安,不能完全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因此在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阻碍。袋鼠式护理主要用于早产儿,早产儿出生后由于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即使生存下来可能存在缺陷,因此有效的护理方式是应对早产问题的关键手段。袋鼠式护理使得新生儿重回妈妈的怀抱,听到熟悉的心跳和呼吸,使得其远离医疗器械的声音刺激,仿佛回到宫内环境,给予新生儿更多的安全感。袋鼠式护理通过母亲或父亲之间的皮肤接触,而皮肤的是人体中最大的感觉器官,新生儿在皮肤接触后的刺激下能够将信息传递给大脑,从而增强新生儿智力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袋鼠式护理中尽可能增加母婴之间的皮肤接触面积,采用俯卧式有助于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在进行袋鼠式护理中做好新生儿保暖措施,为母亲提供隐私空间和舒适的靠背扶手椅子。早产儿的袋鼠式护理应将其抱离保温箱,而在搬运早产儿期间可能会对早产儿造成伤害,早产儿的体温控制系统发育不完善,难以适应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因此对于早产儿的袋鼠式护理中首先应确保外界环境温度适宜,维持室温在25~28℃,同时避开有通风口的位置,防止早产儿体温散失过快,可准备暖炉或者使用毛毯包裹早产儿,对于有病情变化的早产儿可应用生理监视器,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父母亲做好自身的卫生清洁工作,确保上完厕所,避免自身的需求影响新生儿的睡眠;衣着宽松,透气,保持自身愉悦的心理状态,对于感冒的父母亲不建议进行袋鼠式护理,以免造成传染给新生儿的情况发生。智力发展是经过先天智力条件和后天的环境作用而形成的,早期智力开放对于新生儿能够更好的促进大脑的发育,促进神经行为的发展。丰富的环境刺激能够促进突触的形成。通过突触将不同的感觉传递给新生儿,将视觉、听觉、平衡感觉等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形成和触觉间的关系促进新生儿神经和智力的发展。袋鼠式护理对于新生儿今后的性格塑造起到重要作用,它可以降低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给予新生儿足够的亲密感和安全感[3]。并且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中含有的免疫成分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的机体免疫力,母乳喂养较普通奶粉喂养有较大优势,其中含有的丰富营养物质在新生儿生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长时间的皮肤接触可以改善新生儿生理情况,延长睡眠时间,减少哭闹的次数,有利于增加新生儿的睡眠时间,新生儿和妈妈的接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母亲焦虑情绪,增加母婴之间情感的建立。护士应鼓励母亲在进行袋鼠式护理过程中可以轻声与新生儿说话,或者讲故事,母亲亲切的语言在新生儿尚未有语言能力的情况下感受到满足和需要,各种行为的实施其作用相互重叠,不断促进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发育。袋鼠式护理中的皮肤接触降低新生儿对外界患者的防备,减轻其神经紧张性,从而有效的促进胃肠蠕动,同时增加神经递质的分泌,改变生长激素水平,增加新生儿体格的发育。袋鼠式护理临床应用较广泛,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家长信任度较高。研究表明长时间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新生儿体格生长[4]。袋鼠式护理可在家庭中应用,其不需要专业性的操作,也不需要复杂的医疗设备和对外界环境的超高要求,因此产妇在经过护士的专业指导后可在家进行袋鼠式护理,对于一些乡镇医院应大力推广,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

本研究结果中,新生儿在实施袋鼠式护理后其在神经行为评分和体格生长上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优势(P<0.05)。

综上所述,袋鼠式护理应用在新生儿中可促进其神经行为和体格生长,并且由于其在技术上的要求不高,操作步骤简单,有利于新生儿母亲或父亲掌握,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马惠荣,马桂琴,李胜玲,等.“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459-2461.

[2] 袁洁雅.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24):3872-3874.

[3] 马盼盼,李杏良,刘亭君,等.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0):1232-1235.

[4] 马惠荣,马自萍,李胜玲,等.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睡眠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2):1374-1376.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23.113.02

张翠凤

猜你喜欢
体格袋鼠外界
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以健康体格筑精神长城
袋鼠
我自己可以做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袋鼠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
蹦蹦跳跳的袋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