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浅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用表柔比星膀胱灌注的护理方法

2017-09-23 02:26杨海妮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比星膀胱癌药液

林 娟,杨海妮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表浅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用表柔比星膀胱灌注的护理方法

林 娟,杨海妮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研究并分析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后接受表柔比星膀胱灌注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我院表浅性膀胱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行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整体性护理,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在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后接受表柔比星膀胱灌注的护理过程中,整体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使膀胱灌注治疗更加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表浅性膀胱癌;手术治疗;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整体性护理;护理效果

膀胱癌属于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患者的首发症状通常为间歇性的血尿,且大约8成患者为表浅性膀胱癌。目前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该疾病的主要干预方式,虽然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痛苦,但是有近75%的患者会复发[1]。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是预防术后复发的有效方式,但伴随的不良反应会增加患者的痛苦[2]。在本次研究中,对接受表柔比星膀胱灌注的表浅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采用了整体性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我院表浅性膀胱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63.4±5.5)岁;34例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4例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组男27例,女11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3.3±5.5)岁;35例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例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在术后进行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术后7日开始治疗,表柔比星的剂量为50 mg,与5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充分混合。导尿管严格消毒,并置入患者膀胱当中,之前排尽尿液,并将以上混合药液缓慢注入。在治疗过程中每隔15 min指导患者变换体位,使药物能够在其膀胱内至少保持1 h,之后经尿液排出。1次/周,连续治疗9次为1个疗程。总疗程1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整体性护理:

1.2.1 灌注前。与患者积极沟通,使其明确灌注疗法的必要性,提高患者的认同感和依从性。让患者了解在灌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刺激可能造成的不适感,但均能够缓解,从而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能够更加配合。

1.2.2 灌注中。将灌注治疗安排在安静、舒适、隐蔽的室内,保障患者的隐私权。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暴露部位进行遮盖,避免受凉,同时也能够使患者感受到爱护与尊重。在治疗前应嘱咐患者禁饮4 h,避免灌注治疗后过早排尿对疗效产生影响。在治疗时指导患者深呼吸,将全身放松,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置入尿管时做到动作轻柔,减少对患者尿道黏膜的损伤。在尿管到达膀胱后,应继续进入1.5 cm左右确保膀胱中残留尿液的排空。推注药液的速度不能过快,并定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

1.2.3 灌注后。患者在治疗后通常较为虚弱,因此要为其安排安静整洁的休息场所以供其卧床休息。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确保药液与其膀胱组织黏膜能够充分接触。在药液排出后,嘱咐患者多喝水,通过生理性方式对其膀胱进行冲洗,减少残留药液的刺激性,并对致癌物质进行稀释。

1.3 评价指标

将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表浅性膀胱癌主要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和干预,但是术后3年内患者的复发率将近70%,成为了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3]。而膀胱灌注治疗的目的就是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表柔比星能够通过膀胱灌注进入癌细胞当中,并加速其凋亡,因此在临床干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抗肿瘤药物通过膀胱灌注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刺激,副反应较多,所以必须加强护理配合,以减低患者痛苦。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38例表浅性膀胱癌术后接受表柔比星膀胱灌注的患者采用了整体性护理,经对比可知,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的研究认为,膀胱灌注治疗引发的不良反应与灌注频率、药物剂量以及护理方式有着密切关系[4]。而在整体性护理当中,通过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重视程度,从而消除其恐惧感和陌生感;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能够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治疗完毕后的护理重点在于患者体位的变换以及体征的观察,同时还应对其饮食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有效改善膀胱灌注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在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后接受表柔比星膀胱灌注的护理过程中,整体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使膀胱灌注治疗更加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1] 杨文杰.膀胱癌术后应用吡柔比星灌注78例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481-2482.

[2] 朱玉婷.膀胱内盐酸表柔比星灌注化疗的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1,03(04):286-287.

[3] 陶海娃,韩子华.吡柔比星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比较及护理体会[J].海峡药学,2012,24(04):211-212.

[4] 赵 婷,张 姝.表柔比星膀胱灌注表浅性膀胱癌术后患者40例护理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36(19):3003-3004.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23.122.02

猜你喜欢
比星膀胱癌药液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治斑秃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蛋氨酸脑啡肽与多柔比星联用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的生长抑制及凋亡作用研究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盐酸表柔比星迟发外渗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的护理
改进型纯相位相关亚像素级安瓿药液图像配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