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2017-09-23 02:26罗华敏唐树银朱孝秋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围术胃肠外科

罗华敏,唐树银,朱孝秋

(江南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62)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罗华敏,唐树银,朱孝秋

(江南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62)

目的 了解胃肠肿瘤病例行腹腔镜疗法时围术期展开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技术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入院的确诊的患有胃肠肿瘤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施以腹腔镜疗法的同时,以围术期干预技术的不同分组:A组42例以传统护理展开干预工作,B组44例则施以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技术,分别统计两组并发症。结果 A组42例有11例(26.19%)发生并发症,同时B组44例中有4例(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施行腹腔镜疗法的胃肠肿瘤病例,于其围术期施予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技术表现出必要性特征,推荐应用。

传统护理;胃肠肿瘤;围术期;腹腔镜疗法;快速康复外科干预

当胃肠肿瘤病例展开腹腔镜疗法时,围术期专业干预工作中,通过施予快速康复干预,有助于促进机体病情康复,进而规避并发症[1]。为了解快速康复外科干预工作在本院内的落实情况,笔者抽取86例患有胃肠肿瘤而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入院的确诊病例,旨在对其围术期专业干预技术不断改进,促进机体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入院的确诊的患有胃肠肿瘤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围术期干预技术的不同对其分组。A组42例,年龄38~77岁,平均(56.10±2.11)岁;男25例:女17例。B组44例,年龄39~76岁,平均(55.37±1.90)岁,所选病例均施以腹腔镜疗法,且其临床信息统计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措施

A组42例以传统护理展开干预工作:在介绍术前进食信息的同时,展开肠道准备工作,并于术后对患者施予饮食干预。同时,B组44例则以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技术展开护理:(1)术前康复干预。首先,术前对患者展开专业评估,在了解其基本信息、病历信息、性格特征以及疾病状况等要素的基础上,准确评估其精神状况与身体状况,以制定专业干预计划。其次,结合评估结果,对患者展开专业心理疏导,通过亲密沟通与科学引导,确保机体担忧心理、紧张情绪均可改善。最后,以患者认知结构与接受能力为基础,展开专业健康指导工作,在对口头宣讲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以及宣传画册技术等充分利用的同时,丰富机体认知,并详细介绍围术期配合措施与注意事项,以提升其救、护工作配合度。

(2)术后康复干预。首先,对患者展开专业监测工作,重点监测其是否存在切口感染现象、肺部感染现象、血栓现象、尿路感染现象、腹腔感染现象、恶心呕吐现象以及咽喉疼痛现象等,再予以专业处理。其次,为改善机体疼痛指数,护理人员要对镇痛泵充分利用,并对机体补液量酌情控制与调整,以防其脱水。再次,酌情将其胃管设备、导尿管设备妥善拔出,如果患者存在腹胀现象,可对胃肠减压工作时长酌情调整。同时,待机体意识水平处于清醒状态后,需以温水对其口腔系统进行充分湿润,并施予腹部听诊,待机体肠鸣音恢复以后,可酌情予以进食,并对进食量、食品类型严格控制。最后,指导患者展开专业康复锻炼,约术后1 d起进行,以四肢运动以及翻身运动为主要形式,以规避静脉血栓。约1 d后,指导患者展开坐立训练,并协助其下床运动,约术后3 d,指导其独立如厕。

1.3 观察指标

分别施予两种干预后,给予A、B组胃肠肿瘤病例并发症状况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统一选择例数(n)、百分数(%)表示机体并发症临床发生状况,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分别施予两种干预后,A组42例有11例(26.19%)发生并发症,同时B组44例中有4例(10.00%),(P<0.05),见表1。

表1 分别施予两种干预后A、B组并发症临床发生状况[n(%)]

3 讨 论

张秀花[2]等表明,胃肠肿瘤病例不仅病情严重,而且转归途径复杂,需结合机体疾病类型及其病情程度等信息,及时展开专业腹腔镜疗法,以控制病灶组织转移。然而,在手术因素直接作用下,会使机体胃肠系统生理结构受损,而为促使其胃肠道系统生理机能的重建,重要举措之一即加快胃肠系统功能水平的康复速度,所以要在机体围术期展开专业康复干预技术,在促使机体顺利康复的同时,充分规避并发症。

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技术强调以“快速康复”作出发点,通过于机体围术期展开心理疏导、健康指导、病情监护、疼痛干预、导管干预、饮食指导以及康复锻炼的基础上,使其术后病情充分改善,同时规避切口感染现象、肺部感染现象、静脉血栓现象、尿路感染现象、腹腔感染现象、恶心呕吐现象以及咽喉疼痛现象等,以促进康复[3]。此次对A/B组胃肠肿瘤病例分别施予传统干预、快速康复干预后,A组42例有11例(26.19%)发生并发症,该统计值比B组44例中的4例(10.00%)高,(P<0.05)。

综上所述,对于施行腹腔镜疗法的胃肠肿瘤病例,于其围术期,建议施予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技术,通过对各类型不良症状充分防范,促进机体病情好转、恢复以及转归,推荐应用。

[1] 王 芹,杨 旭,王元钊,等.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5,37(3):451-453.

[2] 张秀花,黄小桐.胃肠肿瘤患者及家属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效果评价表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3):101-102.

[3] 吴日英,黄英隆,黄静芳,等.护理干预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2):2781-2783.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3.124.02

猜你喜欢
围术胃肠外科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