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康复对改善住院乳腺癌术后患者负面情绪的实效性研究

2017-09-23 02:26尹景春周桂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负面针灸乳腺癌

尹景春,周桂华

(1.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2.湖南省衡阳县中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

中医针灸康复对改善住院乳腺癌术后患者负面情绪的实效性研究

尹景春1,周桂华2

(1.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2.湖南省衡阳县中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康复对改善住院乳腺癌术后康复患者负面情绪的有效性,为临床普遍开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衡阳县中医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康复患者112例,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院内基础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基础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康复,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乳腺癌化疗后,实验组的SDS评分分别为(48.72±8.34)分、(50.93±8.17)分、(50.31±7.71)分、(43.59±7.50)分;对照组SDS评分分别为(57.19±7.61)分、(55.19±8.23)分、(56.97±7.71)分、(58.91±7.41)分。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化疗后,实验组的SAS评分分别为(44.85±7.91)分、(47.69±8.11)分、(46.10±7.21)分、(46.09±6.19)分;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47.19±9.21)分、(51.59±8.81)分、(53.51±7.58)分、(56.01±8.07)分。结论 在改善住院乳腺癌患者的负面情绪时,中医针灸康复具有明显的正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针灸康复;乳腺癌;负面情绪;实效性;调查研究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及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1],其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及调控,其极具转移性,侵袭性较强,易向骨骼、肺等组织器官发生转移[2]。近年来社会环境、生活节奏、压力的持续变化,人们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患乳腺癌的患者数量急剧增加,且患乳腺癌后生存率不容乐观[3-4]。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很大部分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大多会产生负面的心理情绪,表现最多的是抑郁与焦虑等状态。一方面,对患者配合临床医生制订治疗方案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状态,对于乳腺癌患者的积极治疗造成了负面影响[5]。本次研究中,中医针灸康复在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负面情绪的临床实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衡阳县中医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康复患者112例,均为女性。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平均年龄(65.3±8.4)岁;对照组平均年龄(66.3±7.9)岁。

1.2 纳入标准

无精神病史;无认知障碍;手术切除病灶且术前从未接受放、化疗者;志愿签署临床研究同意书及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的心、肺、肾等原发性疾病者;内分泌激素水平失常者;有精神病史者;伴有严重的全身性感染者;高泌乳症患者;既往保乳手术放、化疗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术后施予院内基础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术后在施予院内基础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康复,具体实施如下:对入组乳腺癌患者进行疾病基本信息的普及,例如:医院的一般情况、科室的医务人员情况、患者病情程度、乳腺癌的一般知识、乳腺癌的一般治疗方法以及一般注意事项等;同时向入组乳腺癌患者施予住院期间、手术前后、化疗前后及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于乳腺癌治疗的信心;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间的沟通,发挥患者家庭和亲情对心理满足感的重要作用,实验组成员需尽可能地扮演提倡者、宣传者、护理者、倾听者的角色,让乳腺癌患者在感情上得到满足与支持,以及在精神上得到抚慰;需经常与入组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其获得尊重感,感受到不被忽视,使其在接受临床治疗时可以安心并配合治疗;同时在心理护理时通过组织患者做操、听音乐、下棋、读书等文体活动转移入组患者的注意力,使其对自身患有乳腺癌不要过分忧虑,驱逐其负面情绪;耐心解答入组患者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通过语言交流积极引导患者树立乐观的人生及生活态度,肯定其自身价值,改变以往负面、错误的观点;中医针灸康复的具体实施如下:选取阿是穴、百会、内关、涌泉等穴位进行中医针灸康复治疗;同时嘱咐并教导入组患者进行一定的行走锻炼,定期复查。

1.3 诊断标准

利用抑郁量表(SDS)与焦虑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定[2-3]。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化疗结束后,实验组的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第4次化疗结束后差异最为明显,实验组比对照组低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化疗前 第1次化疗后 第2次化疗后 第3次化疗后 第4次化疗后实验组 49.71±7.69 48.72±8.34 50.93±8.17 50.93±8.17 43.59±7.50对照组 50.01±7.98 53.19±7.61 50.93±8.17 56.97±7.71 58.91±7.41 p>0.05 <0.05 <0.05 <0.01 <0.01

2.2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SAS评分比较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化疗结束后,实验组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第4次化疗结束后差异最为明显,实验组比对照组低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化疗前 第1次化疗后 第2次化疗后 第3次化疗后 第4次化疗后实验组 45.89±9.31 44.85±7.91 47.69±8.11 46.10±7.21 46.09±6.19对照组 45.51±9.20 47.19±9.21 51.59±8.81 53.51±7.58 56.01±8.07 P>0.05 <0.05 <0.05 <0.01 <0.01

3 讨 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和放化疗期间,若不做好心理治疗与护理,接受过度的负性刺激后,常引发出抑郁、焦虑、恐惧、紧张、绝望、悲观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甚至出现精神疾患[3],其中心理问题以抑郁和焦虑最为显著,且此两种负面情绪多同时存在[4]。

国内外文献报道,显示有效的中医针灸康复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各种负面情绪的发生率及其程度,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良好的效果[3]。心理治疗与护理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及研究领域的热点[5]。

在有负面情绪的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的发病率显著较正常人高[11],其与乳腺癌的发生有着很高的相关度[12]。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其身体免疫系统活动密切相关[6],甚至可影响乳腺癌的进展。患者被负面情绪影响会对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进展造成负面影响。

中医针灸康复是综合采取中医针灸康复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心理学常识,与乳腺癌术后康复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沟通理解,从而缓解其负面情绪。通过积极的中医针灸康复以及心理治疗,树立其乐观豁达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其继续恶化。与此同时,中医针灸康复对加强乳腺癌术后康复患者的全身经脉流转,减少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后的不良反应[6]。

Bulotiene G等人研究改善乳腺癌术后康复患者的负面情绪证实中医针灸康复有明显的治疗效果[7]。中医针灸康复在改善住院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时有良好效果,对于患者的顺利治疗与康复意义重大。

[1] 刘德果,李姿蓉,刘 凯,等.乳腺癌(乳岩)古今文献用药规律数据挖掘[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4),70-73.

[2] Zabora J, Brintzenhofe Szoc K, Curbow B,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by cancer site[J]. Psycho-Oncology,2001,10(1):19-28.

[3] Peeraphon Lueboonthavatchai.Prevalence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J]. J Med Assoc Thai,2007,90(10):2164-2174.

[4] Burgess C, Cornelius V, Love S, et al.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women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five year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 BMJ,2005,330(7493):702-705.

[5] Skrzypulec V, Tobor E ,Drosdzol A, et al.Bio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of women after mastectomy[J]. J Clin Nurs,2009,8(4):613-619.

[6] Vilhauer RP.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experiences of women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 Palliat Support Care,2008,6(3):249-258. [7] Bulotiene G, Ostapenko V, Veseliunsa J.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J]. Acta Medica Lituanica,2006,13(2):92-96.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23.128.02

猜你喜欢
负面针灸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远离负面情绪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