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在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7-09-23 02:26贾红英马明会安雪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胃脘肝气饮食

刘 婷,贾红英,赵 燕,马明会,安雪莹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医辨证施护在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刘 婷,贾红英,赵 燕,马明会,安雪莹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目的 对临床胃脘痛患者进行辩证施护,针对不同病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9月我院消化科诊断为胃脘痛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中医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中医辩证施护的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

胃脘痛;辩证施护;中医护理

胃脘痛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以胃脘部疼痛为主,常伴有脘腹痞闷胀满、吞酸嘈杂等症,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本研究以中医护理为切入点,从辩证施护的角度针对胃脘痛进行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9月我院消化科诊断为胃脘痛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中医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24~72岁;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27~75岁。两组性别、病程、年龄、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参照《中医内科学》将患者进行辩证分型,即寒邪客胃证、食滞胃脘证、肝气犯胃证、湿热中阻证、淤血停胃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根据其分型采取不同的调护原则和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施护。

1.2.1.1 调护原则

寒邪客胃证以温胃散寒、理气止痛为原则;食滞胃脘证以消食导滞,和中止痛为原则;肝气犯胃证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原则;湿热中阻证以清化热湿,理气和胃为原则;淤血停胃证以化瘀通络、理气和胃为原则;脾胃虚寒证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为原则;胃阴不足证以养阴益胃为原则。

1.2.1.2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实验组患者进食、呕吐、腹胀、腹痛、二便以及舌苔、脉象等情况。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疼痛发生的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若有胃出血的患者,应着重观察出血的量、色、质等,关注面色、神志、舌脉变化及出血先兆等。观察症状,判断相关证型重点在于观察患者的脉象,通常在患者平静,无治疗时进行,脉弦紧多为寒邪客胃,脉细数多为胃阴不足,脉弱多为脾胃虚寒。

1.2.1.3 生活起居护理

寒邪客胃证患者因遇寒而发,因此患者保暖措施要时刻谨记。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病房的温度,通风换气外,需要室温要高,患者最好居住在阳面病房,有利于患者晒阳光,促进钙吸收,增强身体免疫力,另外,向阳病房温暖,室内温度较高。患者应注意腹部的保温,可以领暖水袋等敷到腹部。食滞胃脘证患者生活上也有加以注意,饮食起居等要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也不可吃辛辣刺激的事物,早睡早起,为病情的恢复提供更为良好的体质。同时要保持大便通畅,可试用探吐法,使患者将积食吐出,胃痛有所缓解。肝气犯胃证患者病室环境要安静、整洁,可适当在房间内放置一些花草或盆景,这些花草或盆景,既可以改善房间空气质量,又可以为室内的环境增加生机与活力。湿热中阻证患者病室环境要干燥凉爽,同时环境宜安静,清净。淤血停胃证患者病室环境宜安静、整洁、且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光线充足。胃阴不足证患者病室居住应向阴、清净、温度偏低,凉爽湿润。

1.2.1.4 饮食护理

寒邪客胃者宜饮食温热汤液,可多食温热性质的食物,如桂圆、红糖、大枣等,平素菜肴中可适量多家生姜、胡椒等辛温调味之品。忌食生冷寒凉之品。食滞胃脘者应严格控制饮食入量,少食多餐,必要时暂禁食,待症状缓解后,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可适当食用山楂、萝卜、荞麦等理气消食之物,忌食壅滞气机、难以消化之品。肝气犯胃者宜进食清淡饮食,不宜食用土豆,红薯之类易致肠道胀气的食物。湿热中阻者宜进食清热化湿之品,如赤小豆、冬瓜、薏苡仁等,忌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及酒类,以免助湿生热。淤血停胃者饮食以细软,以行气活血,忌辛辣肥腻、粗糙、硬固之品。脾胃虚寒者饮食宜温热,平素菜肴中可加入生姜,大蒜、胡椒、花椒等温热之品,忌食油腻及生冷瓜果,可用牛奶、鸡蛋、羊肉、大枣等,还可服用吴茱萸粥,以助驱寒理气。胃阴不足者宜使用滋阴生津润燥之物,如甲鱼、银耳、梨、甘蔗等,可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宜用冬麦煎汤代茶饮,忌辛辣、煎炸等伤阴耗精之品。

1.2.1.5 情志护理

中医学认为“思伤脾、怒伤肝”,脾与胃相表里,肝气郁结可以犯胃,即情志因素可以加重胃脘痛的发作,所以对于肝胃气滞型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其心理疏导,及时做好宣教,让患者了解本病的发生、治疗及预后情况,向患者分析情绪不良的危害让患者懂得过度紧张,忧郁及燥怒会导致机体气血运行阻滞、脉络不通、加重病情等,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告知患者在郁怒悲伤时应避免进食。淤血停胃的患者会因出血而紧张,且多见于青壮年,因其工作、生活压力较大,会表现为明显的急躁和焦虑,故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保持情绪稳定,耐心的作解释工作,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胃阴不足的患者一般病程较长,患者易产生悲观的情绪,这样会影响病情的恢复,所以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解释情绪与疾病的关系,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如用药指导及心理安慰等支持。

1.3 疗效观察

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胃脘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痊愈(近期临床治愈):证候全部消失,半年~一年内不复发,相应的主项理化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或有好转,参考症状及体征恢复如常人。(2)显效:主要证候消除,半年~一年内不复发,相应的主项理化检查好转,参考症状、体征改善。(3)好转:主要证候基本消除,半年~一年内虽有发作,但疼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相应的主项理化检查改变不大。(4)无效:主要证候无变化,相应的主项理化检查无改变。

2 结 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实验组:痊愈27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95.6%;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4%;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 论

胃脘痛为慢性消化道疾病之一,属于消化道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临床观察,胃脘痛多与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及药物损害等有关,该疾病主要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泛酸,泛恶,暖气,大便失调等症状。治疗多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为原则。由于引起胃脘痛的原因较多,常规护理起不到一定的作用,故要辩证施护,对于每一位胃脘痛的患者,在调护方面,首先要弄清其致病因素,然后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特别是精神和饮食上的调护。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少食辛辣刺激,油腻、过冷的食物,戒烟限酒;精神上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勿动怒生气,保持心境平和、心情舒畅;起居有常,安排有序,如此,对治疗胃脘痛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组的患者在辩证的基础上根据其病因确定不同的护理原则及方法,将病情观察、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使治疗更有针对性,其效果优于一般常规护理,运用辩证施护不仅使病情得到控制,而且能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舒畅,缩短疗程,使患者早日康复。

[1] 徐桂华,刘 虹.中医护理学基础[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99-400.

[2]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胃脘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S].400-401.

[3] 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83.

[4] 张 萍.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2016,31(1):50-52.

[5] 王 宏,郑 红,欧秀华,等.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中医治疗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3,8(11):1377-137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248

B

ISSN.2096-2479.2017.23.149.02

猜你喜欢
胃脘肝气饮食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春季养肝食何“味”
春节饮食有“三要”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何为清淡饮食
68例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术后中医护理的分析研究
健康饮食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