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急诊观察室患者的影响

2017-09-23 02:26缪艳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评量研究组措施

缪艳霞

(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急诊观察室患者的影响

缪艳霞

(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急诊观察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11月在我院急诊观察室接受治疗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表法将其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50例,对参照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上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急诊观察室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急诊观察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

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急诊观察室

通常情况下,进入急诊观察室接受治疗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例如,一些患者对报销问题较为关注,住院费用等使其心理负担加重。还有许多外地来我院就医住院的患者,由于医院床位紧张,使其暂时留在观察室接受治疗,这些患者会产生不安、焦躁等不良情绪。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若是未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干预,不利于良好医患和护患关系的建立和维护,继而影响治疗效果。本文针对300例急诊观察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详细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11月在我院急诊观察室接受治疗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50例。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1,平均年龄(40.47±1.42)岁;研究组男女比例约为2:1,平均年龄(40.98±1.63)岁。参与本次研究的300例急诊观察室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另外,两组急诊观察室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参照组急诊观察室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对研究组急诊观察室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1)环境护理。主要包括人文环境护理和空间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以及亲切、柔声的话语向患者介绍急诊观察室的空间环境。同时,做好日常室内卫生工作,保证室内环境清洁。另外,在急诊观察室内需要做到开关门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并通过标识管理,提醒患者及患者家属做到上述“4个轻”,降低环境噪声,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感[1-2]。(2)心理护理。重视与医生的沟通合作,告知患者在观察室的治疗与住院同步,使患者明确某些专科疾病是按照专科会诊意见诊治的,不会对其疾病的恢复产生影响,同时,给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促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3)早期康复的积极跟进。针对一些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锻炼,促使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切实感受到病情的好转。(4)加强护理技术。通过加强护理技术,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护理费用[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前,两组急诊观察室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没有明显差异,组间差异不明显。经过不同护理后,研究组急诊观察室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诊观察室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急诊观察室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s,分)

组别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150) 80.98±9.82 40.27±6.99 74.24±6.96 35.73±6.21参照组(n=150) 81.44±10.41 70.39±6.68 74.98±7.21 66.38±6.44 t 0.3937 38.1536 0.9044 41.9594 P 0.6941 0.0000 0.3665 0.0000

3 讨 论

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对急诊观察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研究组急诊观察室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0.27±6.99)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5.73±6.21)分明显低于参照组(70.39±6.68)分、(66.38±6.44)分,前者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明显更为明显,研究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明显的消减。反映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急诊观察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急诊观察室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使其情绪稳定下来,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治疗工作,就需要对急诊观察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加强对急诊观察室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其心理状态保持稳定,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1] 胡晓宁.心理护理对急诊观察室患者的影响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6,6(9):298-299.

[2] 赵丽芬,赵锦英,詹淑春,等.急诊观察室创伤患者心理舒适护理的调查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31):136-138.

[3] 李 梅,朱 敏.心理护理对急诊观察室患者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8):128-12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

B

ISSN.2096-2479.2017.23.155.01

猜你喜欢
评量研究组措施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