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分析

2017-09-23 02:26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推卸责任缝隙次数

张 娅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0)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分析

张 娅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0)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急诊-ICU转运中采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在急诊-ICU转运中采用无缝隙管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电话咨询次数、推卸责任次数、危急值漏交接次数及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电话咨询次数、推卸责任次数、危急值漏交接次数低于对照组,且工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管理提高急诊-ICU转运交接的质量,降低安全隐患,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无缝隙护理管理;急诊-ICU转运;应用

危重症患者在急诊进行各方面的抢救和护理后,根据病情进展和其他多方面的因素转入ICU进行更进一步的治疗。在急诊-ICU转运中容易发生各种问题,例如转运护士对重要危急值的漏交接、各自推卸责任,甚至发生医疗纠纷,严重影响患者治疗和医院的形象[1]。对于急诊-ICU转运中的护理管理非常重要,无缝隙护理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对各种现存和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以专业理论为基础形成的决策、监督、执行和咨询等为一体的护理管理系统,在急诊-ICU应用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2]。对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转运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100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其中女62例,男38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7.35±3.42)岁,所有急诊危重症患者均经急诊-ICU转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急诊-ICU转运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急诊-ICU转运中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方式。①急诊-ICU一体化护理管理:调整急诊和ICU护理管理工作管理方式,成立急诊-ICU一体化管理,成立急诊-ICU护士长,形成急诊-ICU的行政架构。②完善急诊-ICU的转运流程:由医生和护士共同评估患者目前的病情状况,确定转运的可行性和风险因素。转运中携带抢救仪器,例如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气囊,便携式氧气等,转运中人员配置上要求1名医生和护士,护士需年资5年以上,途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面色,医生和护士应有较强的病情判断能力和处理应急问题能力。③规范交接内容:制定交接单,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病历资料,达到急诊病房时间、到达ICU时间、目前神志情况、所用药、诊断、急诊处理。ICU护士确认患者所携带的物品,与护送护士确定患者病床,并将患者送入病房。两者共同确认患者目前的静脉通道、皮肤情况、确定监护仪、呼吸机和氧气等数据。ICU护士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急诊科护士则在记录单上填写相关数据,最后两者签字确认。记录单一式两份,由急诊科和ICU共同保管。

1.3 观察指标

记录电话咨询次数、推卸责任次数、危急值漏交接次数以及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评分(交接时间、转运设备、电话询问、生命体征以及贵重物品),其中护理人员各项评分表总分为100分,每项评分总分为2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工作的有效性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电话咨询次数、推卸责任次数、危急值漏交接次数

观察组转运中电话咨询次数、推卸责任次数、危急值漏交接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电话咨询次数、推卸责任次数、危急值漏交接次数比较

2.2 护理人员各项评分

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各项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人员各项评分情况比较(±s,分)

组别 n 转运设备 电话询问 生命体征 贵重物品 交接时间对照组 50 12.06±0.21 14.06±0.24 13.25±1.02 13.57±0.53 14.68±1.62观察组 50 16.24±1.21 18.63±0.23 15.36±1.34 15.77±0.27 16.84±0.39

3 讨 论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应用中针对现存和潜在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监督,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整理护理质量[3]。在急诊-ICU转运中加强急诊和ICU沟通,对转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得到及时的反馈。成立急诊-ICU护理管理一体化是促进转运有效进行的重要措施,一体化的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急诊-ICU转运中的各种障碍,对交接内容进行规范化,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使得急诊-ICU转运的无缝隙连接[4]。加强急诊-ICU转运的流程化时确保患者在转运期间的安全,使得转运中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判断,防止转运中发生意外。急诊-ICU交接规范化,通过制定交接记录单,确保交接中重要的病情不被遗漏,使护理人员在交接中有护理流程参照,保持清晰的思路,确保急诊和ICU交接中患者各项病情得到无缝连接。护士在转运患者和交接中能够清楚的明白自身的职责,确保转运工作的连续,同时两科室护理人员信息共享,促进急诊-ICU转运中各环节的无缝隙连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转运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其护理工作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的优势(P<0.05)。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转运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在转运中的安全,同时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推广价值。

[1] 顾 琴,张 红,黄 华,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109-110.

[2] 董建兰,居 伟.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的有效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11(12):162-164.

[3] 于 舒,杨红云.急诊-ICU承接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评价研究[J].吉林医学,2016,37(3):705-707.

[4] 付三英.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85):183,185.

本文编辑:张 钰

R47

B

ISSN.2096-2479.2017.23.168.02

猜你喜欢
推卸责任缝隙次数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为何我的孩子总是“推卸责任”?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雨的缝隙
自我心灵的解脱
是家长教会了孩子推卸责任
中职学生学业自我妨碍量表的编制及结构探索
依据“次数”求概率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