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个性化导师制的现状及策略

2017-09-23 02:26高文静刘钱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姚 倩,陈 靖*,谢 健,高文静,刘钱梅

(川北医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护理本科个性化导师制的现状及策略

姚 倩,陈 靖*,谢 健,高文静,刘钱梅

(川北医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个性化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选取南充市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305名学生,对导师制实施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约45%对本科生个性化导师制基本了解,另外认为导师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意识,提高专业价值观等方面有帮助分别占比84.4%、93.5%、93.8%、94.5%。其中指导时间少是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 个性化导师制实行以来取得较大成果,但同时存在较多问题,需引起学校、导师、学生的共同关注。

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影响因素;建议

导师制是高等学校以制度的形式要求专业教师负责对一定数量的本科生进行学习研究及发展方面的指导[1]。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旨在加强对学生思想、学习、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引导,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所学的专业,制定自己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计划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南充市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实施本科生实施个性化导师制的学生305名,其中女284名,男21名,平均年龄20.65岁。

1.2 方法

305名学生采取自行设计的个性化导师制调查表对大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填报前对学生进行统一宣读和讲解,并进行现场回收。共发放问卷305份,收回300份,经过对问卷的初步处理,其中有效问卷288份,有效回收率为94.4%,其中女267份,男21份。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学生调查问卷中相关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同时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统计分析法。

2 结 果

2.1 本科生个性化导师制实施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约93.9%的学生对导师制基本了解,约53.1%的学生与导师关系亲密融洽,导师制的实施取得较好成效,学生的科研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意识,专业价值观有提高分别占比84.4%、93.5%、93.8%、94.5%。然而导师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约73.5%的学生认为与导师见面次数少,师生联系较少,此数据说明尽管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却没有发挥导师制的全部作用,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导师制的发展,因此学校应该加大落实力度,形成真正的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化导师制。

2.2 导师制实施的影响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导师太忙、学校的支持力度以及学校配套的硬件设施不完善是影响个性化导师制发展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比77.8%、42.7%、53.4%;另外导师指导内容要求模糊、学校管理不到位、导师资源少也有一定影响。见表1。

表1 影响导师制发展的因素(n,%)

3 讨 论

3.1 个性化导师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本次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在本科生导师制中收获不匪,通过导师的引导,学生的科研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意识,专业价值观均有提高。但同时也存在有不足之处,导师的指导时间以及学校对于导师制的支持力度严重影响个性化导师制的发展。由于本科生个性化导师制对护理专业来说是一新制度,面对未知领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探索和发现,也需要更多时间适应和完善。另一方面,学生对导师制情况的了解程度不够,学习不够主动,对科研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学生与导师交流次数和深度不够。导师指导方式不利于学生个体情况发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面还有不足,导师自身能力需要提高。学校支持力度不够,配套设施不健全。

3.2 完善个性化导师制的对策

3.2.1 拓展本科生导师队伍。导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现身说法和榜样作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对学生形成稳定的专业思想学好理论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因此,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师资结构,合理制定出导师的任职资格及聘任方式等[4],除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师资外,还要多方面拓展导师资源。

3.2.2 学生要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与需求,找出自身需要导师帮助的方面,并积极主动地与导师联系,寻求帮助[5]。

3.2.3 加强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导师要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个体化指导。同时导师也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给学生在学习,情感,就业,社会实践,科研水平,人际交往方面进行指导。另一方面,现代教学论要求将教学的重点也要转移到学生的身上,同时也要重视和提倡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6]。

3.2.4 减负。学校对导师减负,让导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指导学生,对导师工作加强考核,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固定的场所,以方便导师与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

3.2.5 建立良好的测评与激励机制。目前高校的教师考核制度并不利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4]。为充分调动导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要建立规范的导师管理测评体系,可以将导师工作量与职称评定、绩效等结合起来,并给予导师一定的活动经费等。对导师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加强管理,可以规定导师与学生见面次数,增进导师与学生感情,加强学生的科研和学习能力培养。同时也要从学生的专业思想、人生态度、道德观念等方面来评价导师的工作成效。

本科生个性化导师制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但对于护理专业来说也是一新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建议学生,导师与学校一起,共同完善个性化导师体制,促进护理本科导师制的发展。

[1] 张慧玲,赵要松,李云霞,等.护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366-368.

[2] 缪卓慧,王惠珍.实施护理本科生导师制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6,20(165):1-3.

[3] 林细吟,张美芬,赵飞英,等.导师制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实施及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2,9(3):109-111.

[4] 石荣传.本科生导师制:类型、实施现状及完善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6,157(3):70-73.

[5] 王欣鹃.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调查及对我国高等学校护理教育的启示[J].护理研究,2013,27(7):2084-2087.

[6] 解超芳.护理本科实习生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R].重庆医科大学,2015:1-51.

本文编辑:张 钰

R47

B

ISSN.2096-2479.2017.23.180.02

陈 靖(1970-),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急危重症护理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