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朱光潜《诗论》中的“我们的表现说”

2017-09-25 05:45魏灵佳
文教资料 2017年35期
关键词:克罗齐诗论朱光潜

魏灵佳

摘要:朱光潜《诗论》提到与克罗齐表现说相对的“我们的表现说”,本文拟结合朱光潜的其他著述对“我们的表现说”的概念进行解释和梳理,并探讨其理论优点和局限,研究其学术影响。

关键词:朱光潜 表现说 克罗齐

一、“我们的表现说”的概念梳理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并未单独对“我们的表现说”进行单独论述,而是将其与克罗齐的表现说进行差别比较。因此,当我们想对“我们的表现说”进行概念梳理时,势必要先对克罗齐的表现说有所了解。

“直觉即表现”是克罗齐的核心思想。他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克罗齐认为客观世界即精神世界,这是一种主观的唯心主义。根据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的观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五个肯定、五个否定。五个肯定:(1)直觉即抒情的表现;(2)直觉即艺术;(3)直觉即欣赏;(4)直觉的成功表现即是美;(5)语言就是艺术。五个否定:(1)艺术不是物理事实;(2)艺术不是功利活动;(3)艺术不是道德活动;(4)艺术不是概念或逻辑活动;(5)艺术不能分类。

朱光潜早期最推崇的理论家就是克罗齐,因此“我们的表现说”在理论结构上基本接受了克罗齐的主张。但在具体的理论论述方面仍与克罗齐有着不小的差异。克罗齐的表现说实际上也存在很多问题,朱光潜在《诗论》中将“我们的表现说”与克罗齐的表现说做了三个方面的区分,简单来说就是传达媒介的重要性,“表现”和“传达”并不是孤立的,创造性的“传达”和无创造性的“记载”的差别。

在我们知晓了克罗齐的表现说和克罗齐与“我们的表现说”的差别后,我们便可以概括出“我们的表现说”的基本含义。首先,表现论的基本含义是作品如何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而在“我们的表现说”中,思想、情感与语言是一个完整联贯的心理反应中的三方面。其次,传达媒介在艺术创造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语言作为传达媒介也具有艺术性,“表现”阶段含有一部分传达,传达媒介是沟通两阶段的桥梁。此外,在“我们的表现说”中分清了以文字符号记录语言的记载与有创造性的“传达”的区别。简单的抄录并不是表现,但当一个文本经过翻译家的精心翻译。表达出了独有的意境,这种具有创造性的“传达”亦是表现。总而言之,“我们的表现说”是注重思想、情感与语言的联贯性,承认创造性的传达不同于简单的记载是属于艺术活动的。

二、“我们的表现说”的理论优点与局限

一个理论必然具有两面性,而朱光潜先生的“我们的表现说”也必然有其理论优点与局限。当然,我在这里指出的优缺点有我个人的局限性。但我还是想在下文中谈一谈“我们的表现说”的理论优点与局限。实际上,朱光潜早期的美学思想和他晚期的美学思想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这里我们仅讨论他在《诗论》中所论述的“我们的表现说”。

“我们的表现说”有如下理论优点:

一、“我们的表现说”吸收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并对其进行了科学的理论改造,且它的理论改造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是对西方理论有创造性的科学吸收。朱光潜先生在早期是全盘接受克罗齐的观点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克罗齐的表现说存在许多明显的缺点。因此《诗论》中朱光潜试图去发现这些漏洞,弥补这些漏洞,并形成自己的理论。朱光潜先生批判了克罗齐对艺术“传达”的解释。克罗齐认为艺术传达本身不是艺术活动。而朱光潜先生则在“我们的表现说”中指出,传达对于艺术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尽管每个人都能用直觉,都能在心目中想见种种意象,但并非每个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家除了能“想象”外,还要能把他所想象的东西通过一定的传达技巧表现在作品中。因此,创造性的传达在艺术表现中至关重要。

二、“我们的表现说”中认为情感、思想和语言具有联贯性,“表现是用在外在后的语言去翻译在内在先的情感和思想”。这是对“主客二分”思想的突破。“主客二分”就是把审美世界的“我”和世界分隔开来,把主体和客体看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存在,去追寻所谓美的本质。现代西方哲学表现出来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都是“主客二分”思想的体现。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使人将对“美学”的研究和对“美”的本质的研究混淆,使人从对美学的思考上误入对哲学的研究。朱光潜在后期提出了“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的特点”,从根本上上否定了“主客二分”的观点。但在写作《诗论》时,他还没有明确的“主客观统一论”。在《诗论》中他强调了情感、思想与语言的统一,语言是客观存在。思想和情感则是主观映像,承认三者的统一性与联贯性,便是将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看。可以说,朱光潜先生在“我们的表现说”中。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西方“主客两分”观点的桎梏。

三、朱光潜更加注重美学与生活的联系。他批驳了克罗齐关于“直觉即表现”也即是艺术的命题。区分了其和“我们的表现说”的不同之处。克罗齐认为艺术具有单整性,实质形式不可分离。心理直觉到一种情绪饱和的意象,便已算完成。而朱光潛先生却从“诗”,“画”,“音乐”的特性出发,证明了传达媒介的重要性和差异性。在介绍“情感、思想和语言具有联贯性”时,会从生活中的情景如私塾学童的背书出发,用生活到理论,这样理论有了生活的依托,便也不会脱离实际。

当然,作为一个理论,“我们的表现说”也有局限。朱光潜的“我们的表现说”并未完全摆脱“主客二分”的思想。也并未摆脱克罗齐美学思想的框架。朱光潜着重了语言思想和情感的联贯性以及实质和形式完整性的“表现”概念。但朱光潜并未对克罗齐文学最为核心的本质进行批驳。克罗齐认为:“心灵活动等于真实世界”,把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等同起来,是一个坚定的唯心主义者。而朱光潜则虽然对克罗齐的美学进行了清理,但仍然未摆脱唯心主义。虽然他在解释思想时将它与脑,全部神经系统和全体器官联系起来,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已经认识到传统认识论“把身体造成支配感觉和行为间的规律,换言之,从精神上构造身体”,在获取情感传达的意义的过程中。把身体层次的生成经验排除在意识的中心之外的问题。他只是根据西方自然科学的观点将之联系,但涉及到具体的理论阐述时,他仍是用移情作用去阐述直觉的。因为他并没有像克罗齐一样完全否定物的存在,但也不能完全摆脱克罗齐的影响,只能借由他人的“移情说”等学说去解释物与心的沟通。他对克罗齐的批评是不深入不彻底的,因此在“我们的表现说”中也常见其对克罗齐具体观点的批驳,却不见对最根本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

三、中西方美学思想对朱光潜“我们的表现说”的影响

在探讨“我们的表现说”的理论优点及局限时,我们发现“我们的表现说”实际上是中西方思想灵活融合的产物。我们明确了“我们的表现说”是建立在克罗齐表现说的基础上的结合其他几种美学思想的全新理论。

朱光潜在继承克罗齐理论的基础上,也还继承了叔本华的一些观点,朱光潜所认知的“直觉”比之克罗齐的“直觉”,倒更像是叔本华的“直观”。叔本华在《意志世界与意象世界》中曾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凭心的力量,丢开寻常看待事物的方法。不受充足理由的控制去推出诸事物中的关系条理,这种推求的最后目的总不免效用于意志,如果他能这样地不理会事物的何地何故以及何自来,只专心观照本身:如果他不让抽象的思考和理智的概念去盘踞意识,把全副精神专注在所觉物上面,把自己沉没在这所觉物里面,让全部意识之中只有对于风景、树林、山岳或是房屋之类的目前事物的恬静观照,使他自己失落在这事物里面,忘却他自己的个性和意志。专过纯粹自我的生活,成为该事物的明镜,……”这其中的观照也与朱光潜自己作出的对“直觉”地解释中的“一种聚精会神的观照”极为相像。用于对思想的活用。朱光潜看到了克罗齐的直觉概念和叔本华的直观概念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排斥理性,消除物我(主客体)的界限等,因此当他在解释克罗齐的“直觉”时会倾向于用叔本华的“直观”取代。不可否认地,朱光潜也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朱光潜在晚年接受采访时说:“我还受到一些近代中国美学家的影响,主要是蔡元培和王国维……王国维写过一本小书《人间词话》,我从中受到很多的启发。”在《诗论》的第三章中,朱光潜先生在写“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中。便在王国维“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基础上加以补充的。此外,朱光潜先生还间接借鉴了尼采、康德和黑格尔等人的思想和中国道家的思想。

朱光潜将西方文艺理论系统、辩证地介绍到中国,结合心理学、美学、哲学、物理学等领域的知识,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机融合。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谨严有序的科学实证,建立起《诗论》科学的理论体系。

四、朱光潜对中国美学发展的贡献

朱光潜作为一个美学家,对中国美学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朱先生翻译了大量西方美学经典,如莱辛、黑格尔、柏拉图的著作,还撰文介绍西方美学思想,如《文艺心理学》、《谈美》、《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等。朱光潜先生将西方美学带人中国。系统引进和介绍了西方美学。为中国美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开创之功。

在此基础之上,朱光潜完成了他最具有影响力的著作《诗论》。《诗论》的出版打破了中国只有诗话而无诗学的格局,是中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诗学专著。《诗论》中处处有中西文学的比较,朱光潜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实现了中西文论中具体问题中具体问题的交流与阐释。如在“我们的表现说”中,朱光潜主要是在克罗齐的表现说的基础上进行阐释。朱光潜诗歌美学观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克罗齐的直觉主义。他辩证地吸收了克罗齐的美学学说,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在克罗齐美学的基础上,朱光潜融合了叔本华的“直观”,尼采的“日、酒神精神”以及“移情说”和“距离说”等思想,对它们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形成自己的美学观点。此外,朱光潜先生善于“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形成一种中西理论的贯通。在介绍莱辛的学说时,通过举中国古典画和古典诗歌为例,辩证地接受了莱辛的美学思想。而在证明“诗画同质”这一观点的普遍性時,同时列举了中国的苏轼和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的言论。

总而言之,即使朱光潜先生自己构筑的美学体系有着它的局限性,但是作为一个中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对美学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猜你喜欢
克罗齐诗论朱光潜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克罗齐和马克思历史观的比较
浅谈克罗齐表现说
克罗齐后期美学的若干变化
论艾青《诗论》的研究价值
徐志摩的诗论
“表现即艺术”不是克罗齐的美学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