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鲁王》史诗民俗事象及文化意蕴

2017-09-28 07:48吴正彪
创意设计源 2017年3期
关键词:文化意蕴史诗

[摘要]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是一部以“亚鲁王”这个人物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多文本、篇幅长短不一的民间韵律体口头历史叙事长诗。这部史诗的内容浩瀚,民俗形态丰富多样,其中从史诗唱诵的民俗语境里透视出来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史诗的宇宙观、《鸡经》与鸡骨卦、苗族忌食动物心脏习俗在史诗中的呈现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同时还就文物民俗学与史诗文化的关系做了一些简要的梳理。

[关键词]《亚鲁王》史诗;民俗事象;文化意蕴

[Abstract]The hero epic King Yalu is an oral history narrative long poem in folk rhyme. And King Yalu is a center figure in this multi-text. The content of this epic is vast and in which the folklore is rich and varie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poetic folklore has a unique academic research value. In this article, the conception of universe in the epic, the the Book of Chicken and the chicken bone divination, the Miao taboo are under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lklore and the epic culture.

[Key words]King Yalu; Folklore; Cultural implication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史诗《亚鲁王》的搜集整理研究”(编号:13BZW172)的专题论文系列成果之一。

201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是在21世纪后新发掘整理的南方少数民族史诗。《亚鲁王》史诗篇幅浩瀚,最完整的史诗长达三万多行,版本较多,仅从苗语川黔滇方言的麻山次方言、川黔滇次方言、贵阳次方言和惠水次方言中就已经普查到20多个不同的文本,其他次方言的文本尚且有待进一步调查和搜集。有的是在丧葬祭祀中念诵,有的是在驱邪敬神时唱颂,而有的则是在婚礼或节庆的仪式中祝颂。无论是在何种语境下进行的《亚鲁王》史诗叙事,每一个层面都会有许多内容繁复的民俗事象在史诗中得到呈现。在此,我们试以史诗中的部分民俗事象为个案,就其文化意蕴做一些简浅的分析和探讨(图1)。

一、苗族宇宙观的空间观念在史诗及其民俗事象中的反映

《亚鲁王》史诗的唱诵,通常都是从宇宙万物的形成到祖先神创世的历史开始叙述:“火布当统领仲寞,/火布当统管达寞。/火布当来造十二个集市,/火布当在天外的中央建龙集市,/火布当到十二集市中间建蛇集市,/火布当在大路上的卜朵建马集市,/火布当到鸿琼造羊集市,/火布当在鸿莱建猴集市,/ 火布当到斡列造鸡集市,/火布当在榕瓤建狗集市,/火布当到榕喀造猪集市,/火布当在艾芭建鼠集市,/ 火布当到天外的中央建牛集市/ 火布当在盎哝建虎集市,/火布当到榕盎造兔集市。/ 火布当扶十二个太阳到十二个集市转动,/火布当抬十二个太阳在十二个集市轮回。/火布当造出勒咚白茫茫,/火布当造成天外空荡荡。/火布当造星星/火布当造月亮。/ ......那年月是觥斗曦的洼炳岁月,/那年月是觥斗曦的洼帼年代。/那年月造不了嘿,那年代造不成人。/那年月造出十二个太阳,/那年月造了十二个月亮。/天不降雨水,/地不长草木。/”[1]这些史诗唱诵的内容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宇宙观,同时从唱诵的语境,即史诗叙事时在丧葬仪式场景中与史诗相对应的器物摆设,以物化的民俗文化形态将苗族的生命伦理观充分地展现出来。篇幅较长的《亚鲁王》史诗一般都是在丧葬仪式中唱诵,出殡前,在停放死者的房屋外面摆有一张四方桌,桌子上面分别摆有五个或七个盛有酒的碗(出殡后有牛杀来祭祀死者的要摆上七个碗,没有牛杀的就只能摆五个碗),同时在桌子上另外摆有一碗糯米饭、一碗白豆腐和一个装有若干条小鱼的碗,在桌子靠外的一角捆有一把展开的布伞,布伞是用一根粗木棍或竹竿支撑,略高过人,伞架上挂有一张女帕(有的挂的是一件苗族妇女的传统服装),女帕或女装下面盖有一束小米,桌边摆有几支弓箭或火药枪,白天祭师就站在这张祭祀桌旁边念诵祭祀辞,晚上则在家中停放死者的旁边唱颂史诗。在田野调查时,当地苗族解释,布伞象征宇宙,女性服装或女帕表示蒙昧时代的人类祖先,糯米饭、米酒和豆腐是用来祭供祖神的食品,碗里面的小干鱼有两层意思,一是祭祀用的供品,二是表示其家族有着鱼一样的繁殖能力、家里永远人丁兴旺,小米是长在地上用来维持生计的粮食,弓箭或火药枪表示在开疆拓土过程中所经历的战争历程(图2、3、4、5)。

二、《鸡经》与鸡骨卦

在苗族的传统社会生活中,各种祭祀、交往礼仪都离不开用鸡作为牺牲或馈赠物品,因此在丧葬仪式和婚俗活动同样有一套与“鸡”有关的祭祀辞或祝颂辞。如贵州麻山地区苗族在宰杀祭祀用鸡时要念诵《亚鲁王史诗·鸡经》,以示对其生命的尊重:“…… …… ……是谁来造鸡和鸟?/是布璐布丹来造鸡和鸟。/她造了鸡跟随博莉嬞在天角,/她造了鸟跟随博莉嬞在海涯。/博莉嬞带一只,/去卖在姡布黛的中心集市。/我的先祖亚鲁王,/到那里去,/做大米生意。/你祖宗王昇兀,/来捡落在地上的碎米,/先祖亚鲁王见你祖宗好模样,/花了三钱银子,/把你祖宗带回了纳经。/你祖宗王昇兀走路慢,/在回到半路的时候,/你祖宗王昇兀贪玩贪吃,/在那里丢失了去向。/亚鲁王巡回疆域去了,/他在半路上,/遇到了你的祖宗。/绵羊生仔是在草原上,/山羊生仔是在高坡上,/你的祖宗生仔在草窝里,/老鹰看见了,/来抓你祖宗的娃儿吃,/你乞求亚鲁王说,/鸡不进笼里,/就会被老鹰吃,/猪不进圈里,/就会被老虎啃,/你带着我,/跟你回去吧主人。/亚鲁王才把你的祖宗带回了纳经,/用簸剩的碎米,/来喂养你的祖宗。/…… …… ……/亚鲁王和他部族离开的时候,/猪马牛羊和鹅鸭的祖宗都去完了,/你祖宗因为瞌睡大,/他们走的时候,/你的祖宗王昇兀还在睡梦中,/当它醒来的时候,/已经不见了亚鲁王他们。/从此之后,/你祖宗历经漫长追寻,/经历了很多苦难,/最后才找到亚鲁王的踪迹。/你的祖宗王昇兀在追寻的过程中,/来到了江边,/你祖宗不会浮水,/你祖宗渡不来江,/可是什么动物的祖宗,/都不愿意带你渡江,/最后你祖宗,/央求旱鸭祖宗带你祖宗渡了河,/才跟随着大家,/到达亚鲁王定居的地方樟经城。/亚鲁王看见了你祖宗王昇兀,/非常很生气,/他把你当成不吉利的动物,/骂你祖宗是预兆苦难和惹祸。/你祖宗王昇兀,/再三央求我的先祖亚鲁王,/诚恳的向他说,/大王哩大王,/你虽然有十种宝物,/但你没有我的这一宝,/你急用的时候,/就用我的蛋,/你缓用的时候,/就用是的仔,/用我来占卜,/用我来算卦。/就这样的乞求,/我的先祖亚鲁王,/才让你跟随他住在樟经城,/可是到哪儿,/你祖宗的姨妈姨娘多,/又把亚鲁王的菜园和里屋弄翻天,/亚鲁王充气涨了血,/亚鲁王他暴跳如雷,/抓起竹竿就把你的祖宗,/赶的四分五裂、各奔东西,/演变成了野鸡,/演变成了秧鸡,/演变成了喜鹊,/演变成了斑鸠,/演变成了锦鸡。/你的祖宗是呗嗓的幺儿,/脚杆短翅膀嫩,/走不得也飞不高,/被亚鲁王抓住了,/用绳子套在屋檐下。/你抓住呗嗓的幺儿再次恳求说:/‘大王哩大王,/你留我下来占卜,/你留我下来算卦,/我的舌条,/有十二十三道拐,/我的腿骨,/有十二十三个洞,/你寻找亲戚要用我,/你搬进新房也要我,/你占卜命运用到我,/你算卦行丧要用我。/亚鲁王才拿来占卜村寨,/亚鲁王才用来定夺疆域。”[2]endprint

在苗族家庭,每逢各种民俗活动都会根据不同仪式选择不同用途的鸡,如缔结婚姻关系时用的是“报喜鸡”,人生礼仪活动中用的是“开口鸡”,建新房时举行上梁仪式用的是“点梁鸡”,在建新房启动仪式上用的是“鲁班鸡”,丧葬仪式中用的是“发丧鸡”,敬供山神时用的是“买山鸡”,修建桥梁积德行善时要用“架桥鸡”,祭祀鬼神时要用“祭神鸡”,清扫村寨中的邪恶气场时要用“扫寨鸡”,祛除每个人身上的口舌或“污物”附体时要用“替身鸡”,苗药师治愈疾病后病人回敬药师时要用“药王鸡”,等等。此外,卜卦或杀鸡招待客人后,吃完的鸡肉要将鸡腿上面的骨头完整地保留下来,将两只鸡腿骨并列比较,观察其形状及鸡骨头上面所留下的孔大小、多少、角度、上下位置、方向等,作为评定卦象吉凶的依据。如卜算嫁娶,同一个卦象在男方家占卜得到的结论为吉,若是在女方家则为凶。苗族的鸡卦有阴卦和阳卦之分,苗语中称阳卦为“汪”、阴卦为“绕”。这里的“汪”代表的是顺时针方向,而“绕”则代表反时针方向。[3]从《鸡经》 到鸡骨卦,无论是原始宗教信仰,服饰图纹,各种艺术雕刻装饰,还是生活习俗,鸡从活体动物到艺术形态都一直贯穿在苗族民俗生活的各个层面(图6)。

三、“猪心”“龙心”与 部分苗族宗族忌食动物心脏习俗在《亚鲁王》史诗的叙事中,凡是涉及战争的文本,都会谈到“猪心”或“龙心”这一类主题。一些苗族宗族,如黔中地区的杨姓宗族,苗语麻山次方言区的金、德、林、梁等姓氏宗族都忌食所有动物的心脏,而其中的传说同样与史诗中唱颂的内容基本一致。有关禁食“猪心”的忌讳,在西部方言苗族古歌的叙述中均有涉及,如云南苗族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社会记忆是这样谈的,Yangx Laos Yeuf Nzeuf“亚鲁爷泽”(原书翻译为“杨劳爷孜”)应邀去“厦姑爷”家帮忙杀猪祭祀,“厦姑爷”心怀不轨,下套给“亚鲁”,以便寻找理由杀害“亚鲁爷泽”,从此两个部族结下仇怨。史诗这样唱道:“猪肉丢进锅里煮,/猪心丢进锅底熬,/煮到半夜天将晓,/厦家姑爷要端肉去祭客,/煮到半夜天将亮,/厦家姑爷要端肉去祭鬼。/厦家要端心去祭客,/猪心不见啦,/厦家要他们的猪心来祭鬼,猪心没踪影。/厦家把猪心煮得粘在锅底上,/就怪杨劳爷孜(谷能)的帮手偷吃了;/厦家把猪心煮得粘在锅底上,/就怪杨劳爷孜(谷能)的帮手偷来食用;/祖纽老下套索祖先受骗上当,/竖起耳朵来专心地聆听啊!/“为此”,厦家迅速把杨劳爷孜(谷能)抓来抵在埂子下,/很快就把杨劳爷孜(谷能)的肚子破了;/厦家把杨劳爷孜(谷能)抓来抵在坎子边,/很快将杨劳爷孜(谷能)拿来开膛;/一刀捅破杨劳爷孜(谷能)的腹腔,/掏出杨劳爷孜(谷能)的心来祭神,/一刀把杨劳爷孜(谷能)的肚子捅破,/将杨劳爷孜(谷能)的心掏出来祭鬼,/杨劳爷孜(谷能)活不成,/拼命站起随即倒下死去。”[4]正是这一事件之后,双方结仇,引发了战争。

在贵州中南部苗族地区盛行的《亚鲁王》史诗中,谈到亚鲁王因为猎获一头巨型怪兽,在吃完肉后动物的心脏一直煮不烂,而且很硬,放在家里,“从深夜到凌晨,/从凌晨到早晨,/亮得亚鲁王的宫殿白莹莹,/照得亚鲁王的王室亮晶晶”。这个“龙心”很有灵性,当外敌前来侵犯亚鲁王的疆域时,“龙心”在战场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亚鲁王把龙心放进水缸,/刹时雷吼三声,/瞬间大雨倾盆,/碎石冰雹一齐下,/狂风卷乱草碎屑纷飞弥漫三天整,/是碎石保住了亚鲁王的疆域,/是冰雹护住了亚鲁王的王国。”[5]后来,外族人装扮成商贩到苗寨去做生意,假装与亚鲁王的女儿谈恋爱,用假“龙心”换走了真“龙心”,再次出兵攻打亚鲁王的疆域,“龙心”灵性失效,亚鲁王战败,在大兵压境的危难中,苗族被迫迁徙,开始了一个民族艰难的发展历程。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历史记忆,让部分苗族家族形成了忌食动物心脏的文化传统,并以此习俗来纪念那段悲惨的社会变迁史。

四、结语:从史诗的叙事里所蕴含的习俗文化到苗族习俗对史诗文化的阐释

苗族史诗以口头文本的形式在传承一个民族社会记忆的同时,也以相应的民俗事象对苗族传统生活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行了外化的展示。在苗族的传统社会,很多史诗是与来自于具体民族母语文化的民俗活动紧密相连的。如苗族创世史诗中叙述到龙、蛇、虎、牛、雷以及人类都是由枫木树孕育出来的十二个“蛋”,然后再由蝴蝶妈妈孵化出来成为各种动物和人类的。史诗的这些叙事,又通过苗族的传统节日如鼓藏节、杀鱼节、苗族的服饰图纹、原始宗教信仰以及民间祭祀等多种民俗形式呈现出来。

事实上,亚鲁王史诗的唱诵也是在相应的民俗语境中进行的,苗语麻山次方言区的这一主题史诗是在丧葬仪式中演唱;生活在黔中一带的川黔滇次方言区苗族是在花山节里演唱;惠水次方言区的苗族是在进行“敲巴榔”祭祖仪式大典和婚姻祝颂辞中念及“亚鲁”这个英雄人物的;贵阳次方言苗族则是在隆重的祭祀活动中念到“亚鲁王”的英雄史迹。也就是说,没有哪一个次方言的亚鲁王史诗是脱离具体的民俗事象而存在。诚然,每种民俗活动中所表述出来的史诗,其文化内涵既有来自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共性,同样也因次方言的差别所表现出来的民俗展演形

式多样化特点(图7、8、9、10)。

总之,史诗的丰富性在苗族民俗事象中的多样性得到体现,同样,这些民俗活动的周而复始再现,正是对史诗内容中具体民俗事象的文化解释,其间所承载的文化意蕴,既是一个民族经过千百年的生产生活积淀建构起来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汉苗对照)[M].北京:中华书局,2011:31-34.

[2]曹维琼,麻勇斌,卢现艺.亚鲁王书系·苗疆解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324.

[3]班由科.麻山苗族鸡卜[A].吴正彪.黔南民族调查(第二集)[Z].都云:黔南州民族事務局古籍整理办公室编印.2001:137.

[4]杨照飞.西部苗族古歌·川黔滇方言(下)[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0:257-262.

[5]熊宗国.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第一部)[Z].豫州新内部资料(2011)第52号,第135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意蕴史诗
I love traveling 我喜欢旅行
从《中国史诗》里读懂中国
梵克雅宝再现艺术史诗
史诗
品读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及其文化意蕴
言外之意话“红”色
法语俗语、 俚语的特点及文化意蕴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文化意蕴探究
突厥语民族史诗《阿勒帕米斯》的产生和传播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