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28 02:21汤水华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IP地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

汤水华

微课作为现代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已逐步应用于教学中,而且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特别是在创新教学模式上,微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探讨在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课前、课上以及课后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微课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改变学生上课玩手机、玩游戏等不良行为,如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技能。

一、教学中采用微课的原由

1.《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的现状与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对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建立、培养相应的操作技能有著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常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基础较差、听不懂、学不会;部分学生厌学、懒散现象严重;感觉学习内容较抽象(如OSI七层模型、IP地址和配置路由器DHCP服务等)、学起来困难;理论性较强、实操缺乏直观性(如交换机划分vlan、静态和动态路由配置等);缺少趣味性、枯燥无味;也有相当多的“低头族”沉迷于手机、游戏等。针对以上现象,笔者在进行专业知识讲授时,积极结合思想教育和实际应用(情景导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语言的风趣性和幽默感,尽最大努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教学效果上看,还不够理想——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究其原因,主要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尽管教师想办法去改变,但学生仍处于被动的或者说是在强制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显然不如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快乐地投入到学习当中的效果好。

2.微课的特点及在教学中的优势

微课是教学中应用的微小视频。所谓“微”是指信息的微小化,教学活动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的小视频。虽然微课短小精悍,但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却不可小视,微课的最大特点是主题突出、交互性好、应用面广,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微课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其作用是“营造”出一个主题式的应用“小环境”,而且这种“小环境”学生喜闻乐见、非常欢迎。这恰好符合“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参与的“填鸭式”“机械式”“灌输式”教学;还改变了“低头族”的习惯——学生在课上和课后充分利用手机来完成微课学习任务及相应作业。

微课与以往的教学课件主要有以下不同之处:①微课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情境、资源及课堂活动而设计的,具体说就是微课将已经脱离社会的学习活动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将书本上的知识回归到鲜活的生活中,将学生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学习方式还原为丰富多彩的、灵活的学习方式;②微课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学习途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具有主动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更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③微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具体表现在:人们利用手机进行娱乐和学习已经成为社会时尚,这种“移动学习”也深受学生的喜爱。因为微课短小、适合用手机传送和观看,而且方便灵活,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微课具有的以上优势决定了微课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学生们的青睐。

二、微课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以“微”促教 便于学习

在现代生活中,学生以“微”为伴、以“微”为乐,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微信”“微视频”“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等在人们生活中已司空见惯、广泛应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微时代已经到来。如何以“微”促教,成为教育教学的新课题。笔者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充分利用“微信”、QQ群平台进行“微课”资源的共享以及学习交流,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利用手机来进行学习。一方面学生在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中,更方便地掌握“微课”内容,完成相应“任务”;同时也体会到无线网络和手机的便利,更加增强了学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决心和欲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在线答疑和指导。师生共同体味到“微信”、QQ平台、手机以及无线网络给我们的学习和交流带来的便利与快捷。

2.微课的课前运用——让学生学得更主动

(1)前置“任务”,培养兴趣

中职学校的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兴趣不高是客观事实。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投入到学习当中是专业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握的关键。微课是利用声音、图像、情景等以视频、游戏的形式来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在观看、玩乐中去完成“学习任务”,为课上学习做好准备。在此期间,教师要认真思考、准备出适合学情的问题,并设计、制作出相应的微课提供给学生。而且这些微课要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启发性,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参与其中。另外要注意,前置“任务”不宜太多、太难,主要是让学生对即将上课的教学内容有大体了解,以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

(2)弥补“差距”,增强自信

教师也可以把“学习任务”通过“微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利用微课来预习、通过生生交流或师生交流来弥补之前的知识欠缺,扫清学习障碍。另外在师生交流中,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遇到的疑难及存在的问题,课上更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做好“课前准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自信——我愿学,学得会;我能行,我会做。

【教学案例】

在讲授“交换机划分vlan”之前,教师通过微课(学习资料),让学生课前进行预习——为什么要划分vlan?怎样来划分vlan?并要求学生在提供的“前置任务”中,完成相应的练习。(如:①VLAN作用是什么?②VLAN号的应用范围。③默认情况下所有的端口属于哪个VLAN?④划分VLAN的步骤。)另外,教师在微信或QQ群平台上,根据具体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伺机给出解答及辅导或提供答案,让每位学生都能感觉到老师无时无刻的关注和帮助,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endprint

在进行“制作双绞线”实操前,教师将事先录制的“实操”(录像)制作成微课(视频)提供给学生,重点讲解:①双绞线的应用场合;②A、B线序及其区别和不同用处;③实操中的“注意事宜”;④如何测试双绞线连接的正确性等。让学生在课前观看、交流,教师在微信或QQ群平台上,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答疑。这样可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实操做到“心中有数”(怎样做),又能掌握实操过程中必要的理论知识(为什么这样做)。

3.微课的课上运用——让学生学得更深入

(1)创设情境,激励兴趣

创设一定的情景,营造出有效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發挥学生主体性的关键环节。微课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能够创设出更好的情景,为吸引学生、激发其积极参与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微课时间较短,其声音、图像、情景等视频(多媒体信息)能更好地引发学生观看和思考。微课的特点恰好适合中职学校学生,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其思路,启发其思考。同时教师再巧妙地引导,不断深入,这样教学状况就发生改变——学生乐于学习,教师乐于施教。这样的教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教学效果也就日益显现出来了。

(2)释疑解难,启发探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学内容(如IP地址,静态、动态路由配置等)较抽象难懂,枯燥繁复。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不易教、学生不愿学。针对此类教学内容,教师则利用微课对知识点进行分解,一个微课完成一个知识的构建,把抽象繁复枯燥的知识及操作形象化、具体化、可视化、生动化。并找准学习“引擎”,让学生一个个“突破”,这种“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教学方式很实用,而且教学效果又好;另外学生在课堂上(为寻求问题的解决)自觉地相互学习、交流和研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达到了厚积薄发、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目的。教师利用微课在落实了“知识点”的同时,也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而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受到了启发,学会了与同学的沟通与互助。

【教学案例】

在讲解IP地址时,教师首先进行情景导入——我们生活中“快递员”是如何投送快递到你手中的呢?(是利用家庭地址或联系电话与客户建立起对应关系的)之后再介绍IP地址的作用——标识不同网络以及某一网络中不同的客户机。其次讲解IP地址的组成、分类以及与域名的关联、IP地址在互联网中的应用等。这样学生在学习IP地址时,既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产生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其求知欲望,积极参与学习。

在“制作双绞线”实操时,在学生课前观看微课、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课上以“小组”为单位重点完成相应实操。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制作出“合格”(能用)的双绞线。教师不断巡视、辅导。最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实现知识拓展——光纤、无线介质等在网络中又有哪些作用?如何制作光纤连接?双绞线和光纤各应用于何处?无线介质都包括哪些?无线介质应用于何处?

在教授OSI七层模型过程中,利用微课(视频)将网络数据传输过程形象而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并把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直观演示后加以讲解,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便于理解。同时把TCP/IP协议组以及TCP/IP模型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使学生把OSI参考模型与实际数据传输紧密结合起来,更加便于学生理解。

4. 微课的课后运用——让学生学得更扎实

(1)查漏补缺,完成“作业”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笔者采用“互联网+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效果不错。“互联网+微课”即是在线学习、在线复习、在线练习及在线测试。本人利用问卷星来制作课后“练习题”“测试题”及“考试题”。该软件的特点是简单实用、易于操作,很方便地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知识点和重点操作以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而且这些练习、测试以及考试在学生操作后可设置成显示“正确的答案”与“测试后存在问题的分析”,而且可以将以上“练习题”“测试题”及“考试题”制作成“题库”,学生既可以在电脑上“自由选择”所需要的学习和测试内容,也可以利用无线网络在手机上完成。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随时随地对学过的知识和操作进行复习、练习和测试。在此期间,学生也可以把课堂上的重点、难点,利用微课进行“重播”,从中找出差距、弥补不足,还可以通过生生交流、互相帮助来完成 “课后作业”,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2)拓展学习,强化技能

教师利用微课可以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及知识的拓展,即接受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通过“晋级”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可以观看、学习“更高层次”的微课内容并完成相应的“作业”。当然教师制作的微课应具有知识拓展性、延伸性和点拨性,使学生在深入的学习和师生互动中,学会更加全面的知识或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复杂的应用。通过不断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都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增强自信、完善自我。

【教学案例】

微课在课前和课上的作用“不可小视”,同样在课后微课的功效也“不可低估”。学生完成IP地址课后作业(包括进制换算)后,仍可以通过“进阶”形式的微课来学习,既能较轻松地完成任务,又能巩固和扩充知识,学生不再对IP地址“望而生畏”了。

在学生完成“配置动态路由器OSPF协议”作业时,笔者是这样实施的:自主选择作业,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微课来自主选择并完成“作业”。基础稍差的学生,可以只完成略简单的单区域OSPF配置操作及相应的“作业”——掌握单区域OSPF配置命令;而掌握较好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拓展、完成多区域配置命令,并要求灵活使用这些命令进行网络故障诊断与检修。基础稍差的学生,也可以“晋级”后再学习和完成“第二部分作业”。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学习潜力。

5.学生能力拓展endprint

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较好的、虚心好学的学生,笔者尝试和鼓励他们学习Camtasia studio和问卷星软件,而且指导他们来制作简单的微课和课后“练习题”“测试题”。这样,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拓展了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减轻了(制作微课及“练习题”等)工作负担,缓解了工作压力。师生都“乐在其中”。

三、微课应用的感悟及反思

1.感悟

微课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将以往手机给教学带来的“困惑”——学生上课时只顾玩手机、玩游戏,根本不听课的现象,转变为现在学生充分利用手机,进行学习、交流及完成“练习”“测试”和“考试”等操作。笔者认为:这些转变正是微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微课有效运用的结果,也是网络和“移动学习”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变革。而且微课应用也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得更好、更快乐,教师也乐于施教,其教学效果显著。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并非所有的学生对微课都感兴趣,也不是所有学生都按照课前、课上、课后这样的顺序来学习对应的微课内容。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習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如何深入浅出、分解难点、突出重点,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这是微课应用于教学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教学设计中的首要问题。

2.反思

微课的制作并不轻松,特别是一个好的微课,从策划、选题、设计,到视频制作、练习、作业以及测试等一系列工作,仅凭一位教师的辛勤付出是很难完成的。而且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去陈出新”,这样微课制作的工作量就更大了。因此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应该是聚集体(同科目的老师或同教研组成员)的力量和智慧,同时还需学校财力、物力上的支持,另外微课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改、完善,这样才能使微课成为我们教学中的有效资源。

综上所述,我们正处在大数据时代,要求学生掌握网络技术及相关技能,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学工作者的使命。那么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微课有机整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里,以微课的形式带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使抽象的知识和复杂的操作直观化、简单化,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学得轻松快乐;教师也由传统的教学模式“解放”出来、乐于施教。微课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从总体上也提升了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陈春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IP地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1)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
《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
计算机的网络身份IP地址
轻松明白网络IP地址以及子网划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