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桥下违建区 来日居民后花园

2017-09-29 01:16钟金花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7年9期
关键词:临湘市烟花爆竹违法

文、图 本刊记者 钟金花

昔日桥下违建区 来日居民后花园

文、图 本刊记者 钟金花

“经过两个多月的整治,长湘高速公路(望城段)桥下搭建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到位,重大隐患已消除。”6月26日,望城区人民政府向省安委办提交的一份隐患整改情况报告中写道。这意味着被省安委会挂牌督办的“长湘高速公路湘江特大桥下违法建筑安全隐患治理”,比规定期限提前两个月完成。

数月之前,长湘高速公路K135~K141的湘江特大桥下还被违法建筑占据,不但设立了停车场、垃圾焚烧站、休闲农庄,热闹非凡,而且还成为了堆场、加工场、饲养场,隐患不绝。如今,经过整治,昔日的违法建筑已经荡然无存,湘江特大桥下恢复了安宁。

△ 未拆除前的桥下违法建筑

桥下空间成“香饽饽”,滋生重重隐患

近年来,高速公路高架桥下空间占用问题成为令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头疼的问题。高架桥下通畅、空旷、平整,周边多为村镇,人口密集,部分群众产生了“靠路吃路”的错误思想,桥下空间常常被沿线群众违法占用。2012年12月23日长湘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后,受经济利益驱使,湘江特大桥桥下空间逐渐成为当地村民、企业及外来人员的“香饽饽”。大家将桥下空间“占为己有”,擅自在桥下修建房屋、堆放杂物、养殖牲畜、挖坑取土等。整改之前,湘江特大桥下可谓“别有洞天”——桥下共有违法建筑12处,绵延数里,占地两万多平方米,其中既有私人经营的规模较大的休闲农业场地,加工制作水泥空心砖、门窗的加工场,也有当地村委会搭建的垃圾分拣中心、农村大舞台。

“这些场所均违规搭建有水、电等附属设施。桥下建设取土易引起桥梁路基下沉;违规搭建、私拉电线、堆放物品易引发火灾事故,威胁桥梁安全。”望城区安监局副局长杨文广告诉记者,“而且由于高速公路车祸引燃高架桥下违法搭建构筑物,造成群死群伤的双重事故曾在外省发生过。”

另外,桥下有一段两幅桥梁中间的空地上建设了一条长约2km的沥青道路,供当地车辆通行来往,其中不乏大型的载客大巴车、大型卡车以及大型割谷机。该沥青道路路面两侧紧邻湘江特大桥桥墩,未对桥墩做任何防护,一旦发生车辆剧烈撞击桥墩,有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而且在桥下活动的人员易受到桥面物品掉落的危害。

在高架桥下修建房屋、挖坑取土、私拉电线……这些违法行为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严重威胁着高速公路的结构物安全和群众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整改刻不容缓。

“顽疾”久治不愈,省安委会挂牌督办

隐患胜于明火。自长湘高速公路投入运营以来,湖南省高速管理局长沙管理处曾针对湘江特大桥下违法建筑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拆违工作。长沙管理处乌山路政中队对违法建筑物依法立案进行处理,下达了相应的法律文书,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和消除安全隐患。但违法单位(个人)找种种借口拒不执行;在依法强制拆除过程中,多次阻挠围攻路政队员。

2015年6月,长沙市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要求望城区人民政府负责协调,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采取联合行动,对湘江特大桥下违法建筑物依法整治,一次性彻底拆除清理。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湘江特大桥下违法建筑这一“顽疾”引起了省安委办、长沙市人民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望城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2月28日,省安委会将“长湘高速公路湘江特大桥下违法建筑安全隐患治理”列入2017年第一批省级挂牌督办重大事故隐患清单,明确湖南省长湘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望城区人民政府为治理责任单位,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长沙市人民政府为协调督办单位,整改时限为2017年8月31日。

接到交办函后,各方迅速行动起来。在前期进一步摸底调查的基础上,3月29日上午,各相关单位在望城区高塘岭街道办事处召开湘江特大桥桥下空间整治工作会议。会议对湘江特大桥桥下空间违建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整治工作的开展达成了一致意见。湘江特大桥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由此拉开序幕。

区安委办主任、区安监局局长周宏杰介绍,望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挂牌隐患的整治工作,第一时间组织安监局和相关街道、村(社区)等单位进行现场核查,举一反三对辖区桥下空间占用情况进行了摸排,除了省安委会挂牌督办的8处违法建筑,还自行排查出了4处。并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邹特任组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订了隐患整改实施方案和拆违、复绿等配套方案。

此次拆违涉及的高塘岭街道、铜官街道和乌山街道,也分别成立了由书记、主任为组长的整治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和现场办公会,推动相关工作按照时间节点落实到位。

专项行动中,区安委办分阶段组织现场督导,并及时进行调度,协调解决隐患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3个街道落实属地责任,督促引导违章户开展自拆;区城管局联合街道反复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台账,制定具体的拆违方案,并配合街道进行现场拆除;住建、国土、农林等其他职能部门和相关村(社区)抽调精干人员配合开展工作。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属地负责、分级推进”的原则,一场拆违整治的硬仗打响了。

循法理、顺人心,自拆违建成主流

高塘岭街道是此次拆违工作的“大户”,省安委会挂牌督办的8处违法建筑全在该街道六合围村、湘江村境内,包括1个水乡生态种养基地、1个生态农业休闲园、3个空心砖加工场、1个门窗加工场、1个垃圾分拣中心、1个农村大舞台。此外,街道还自行排查出1处。

“拆除难度很大,违法建筑既有私人的,也有集体的,老百姓意见很大。”高塘岭街道办常务副主任陈望福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高速公路高架桥下禁止私搭乱建、侵占公路用地,否则会给路桥及行车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但是沿线村民法制观念不强,缺乏对高速公路法律法规的了解,普遍认为桥下空间空着可惜,利用起来不仅节省空间,还可以遮风挡雨。有些村集体修建的违章建筑还是公益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挂钩。拆违工作一开始很难得到村民的理解与支持,对立情绪很大。

“我们的思路是先自拆、再强拆,不到万不得已不搞强拆,尽量引导违章户自拆,因此关键是要把人的思想工作做通。”陈望福说,“街道、村组干部多次上门走访、劝导,并采取挂横幅、贴标语、出动宣传车、发放资料等形式,宣讲政策法规,告诉群众占用高速公路桥下空间不仅违反了相关法规条例,还可能引发坍塌、火灾事故等,引导群众关心、理解和支持整改工作。”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条例、明利害,5处制作水泥空心砖和门窗的加工场地最先按要求拆除到位。而剩下的金成水乡生态种养基地、宝丰生态农业休闲园、农村大舞台、垃圾分拣中心等违法建筑拆除工作仍然遇到不小的阻力,需继续做工作。

农村大舞台是六合围村一名退休老村干部组织修建的,用作村民唱戏、跳舞。当地人爱唱戏是出了名的,花鼓戏、皮影戏……是百里乡间有名的“戏乡”。要拆掉村民进行娱乐文化活动的场所,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而垃圾分拣中心也是这位热心公益和环保的老村干部为了根治乡村“脏乱差”问题、美化乡村环境,出钱出力修建的,前期投入好几十万元。

“老人家一开始想不通,他认为修建这两处建筑是有利村民的好事,而且既然城里的桥下空间可以使用,那么农村的桥下空间也可以使用 ,死活不同意拆除。”陈望福说,“街道、村干部反反复复做工作,后来街道党工委书记还请了一位与老人相熟的长辈出面劝说,终于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同意拆除。”

金成水乡生态种养基地占用公路(桥下空间)用地6156平方米,作为种养、餐饮和休闲场所,固定木质房屋占地面积255.7平方米。该基地在2003年就已经营,在高速公路2009年启动建设时,与湖南省长湘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明确在确保桥梁安全的前提下,优先使用红线范围内土地。“经营主前期投入几百万元,原来又签订过协议,现在一下子要拆除,肯定想不通。”陈望福说,“拆违工作不能一刀切,方法要灵活一点。像这种情况,除了说明利害,也要站在对方角度考虑,我们帮助选址重建,带着跑相关手续,人家心气顺了,工作也就好做了。”

为了有序推动专项整治工作,高塘岭街道从人员、机械设备、资金、服务等方面做到了保障到位。“街道抽调精干力量专门抓这项工作,机械设备随喊随到,拿出200多万元用于补偿,并做好服务工作,帮忙转运财物等。通过多方努力,违法建筑的经营者都主动按要求拆除了违法建筑。”陈望福说。

同时,铜官街道、乌山街道辖区内的违法建筑也有序拆除。

△ 高塘岭街道组织拆违现场

△ 如今桥下违法建筑已经全部拆除

综合治理,未来桥下绿意盎然

目前,湘江特大桥下违法建筑清理已经告一段落,但如何巩固治理成果,防止死灰复燃是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特大桥周边村民集居,地方道路与特大桥交叉路网发达,桥下遮风挡雨的空间、低成本的建设条件、高难度的管理整治,多年来为当地居民、企业及外来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若只是拆除违章建筑,将无法保障以后类似占用情况的再次发生。

为长期有效地解决桥下空间被占用难题,保障运营期间桥梁结构安全,降低因桥下空间占用引起的事故风险,长沙管理处路政、养护部门将加强桥下空间的巡逻,防止违建情况再次发生。同时按照“绿化为主、隔离为辅、因地制宜、防护结合”的原则,制订了桥下空间治理的整体方案。设计方案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日常娱乐及人员通行已和桥下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采取强制性的隔离措施隔绝桥下一切人员活动,从隔离的持续性、后期管理等方面来说,是不适宜的,因此采取绿化和隔离相组合的方式进行桥下空间治理,并与望城区政府“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三年造绿行动” 相结合,对桥下进行全面绿化改造,预计投入197.7万元。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湘江特大桥下将是一片绿意盎然。□

2016年12月29日,记者跟随省安监局副巡视员龚伟兵督查临湘市烟花爆竹企业生产安全时,安全隐患随处可见,违规作业时有发生,甚至连附近的农户家门口都摆满了纸筒,用“乱象丛生”来形容毫不为过。

2017年8月15日,记者再次来到临湘市烟花爆竹企业采访时,昔日热火朝天的作业工房已是人去厂空,所有生产企业已全部退出市场。

是什么原因导致短短8个月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原来,2017年2月28日,湖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挂牌督办的10个重大事故隐患名单,临湘市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隐患赫然在列。为促进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和遏制群死群伤事故发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一单四制”制度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的通知》要求,临湘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在去年已经退出7家企业的基础上,决定将剩余的26家企业全部退出。2017年4月30日,临湘市所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平稳顺利退出,隐患成功销号摘帽,提前两个月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工作任务。

岳阳瑞安爆破公司副总经理杨立新(右)在指挥工人对涉药工房冲洗后再进行铲毁

壮士断腕定决心

说起临湘市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隐患治理,该市安监局局长柳德皇向记者介绍,由于早些年国家对烟花爆竹生产要求没那么严格,只要达到基本的条件便可以开工生产。所以,很多家庭式作坊稍微扩大一点规模,都纷纷办起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

从2004年开始,临湘市烟花爆竹产业逐渐规范,壮大发展。从最初的10家企业发展到33家,并都通过了行政许可,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一时间着实解决了部分农村就业,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出台后,临湘市烟花爆竹企业转包分包,多股东独立组织生产的问题更显突出。

一边是打着“要吃饭要生存”幌子的众多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村民们,一边是国家、省市的严格政策要求,作为全国烟花爆竹重点县市之一,是全部退出还是保留一部分?临湘市委市政府一度很难取舍。

就在当地政府左右为难之时,

阵痛之后迎生机

——临湘市烟花爆竹企业关闭退出记

本刊记者 宋智慧

文、图周边邻市接连发生了好几起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这给临湘市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不仅仅是当地政府官员,很多烟花爆竹企业主们也感到害怕。“他们都说,这种‘火药桶’上的辛苦钱不敢再挣了。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从长远考虑,也为了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定决心全部退出!”临湘市政府负责人说。

多措并举退企业

如何让这些企业主们心甘情愿退出?临湘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份退出方案。

财政奖补,鼓励退出。早在去年,临湘市就多次召开退出会议,并制定出相关方案。由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9000万元,用于奖补主动退出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并明确规定:2017年底自愿退出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除享受湖南省、岳阳市奖补政策外,临湘市按合法建筑面积每平方米50元给予奖补;2017年4月30日前自愿退出的,额外奖励30万元;安全生产许可证在2017年4月1日止未到期的,每提前一个月申请退出,每月奖励2万元;对企业存留的危险品,由临湘市政府按成本价予以补偿。对2017年12月31日前自愿退出烟花爆竹生产的企业,全额享受省级奖补(爆竹企业50万元/家,烟花企业100万元/家),岳阳市级奖补10万元/家,临湘市级奖补合法建筑面积50元/平方。2017年12月31日以后,对符合烟花爆竹退出条件,又不主动申请退出的,将依法强制关闭且不享受任何退出相关政策。

上门劝导,帮助退出。临湘市书记、市长亲自抓烟花爆竹退出转型工作,一周一督查调度。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指挥长,政法委书记、宣传部长、公安局长任副指挥长的临湘市烟花爆竹清理整顿指挥部,抽调市级领导和部门单位党员干部、属地乡镇干部组成10个工作组,派驻到每一个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联企包干负责,按期交账。组织市、镇、村三级干部进企入户,耐心细致地宣传湖南省、岳阳市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退出工作总体方案和落后烟花爆竹企业退出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帮助企业老板和群众算经济账,算环境账,算生命账。烟花爆竹清理整顿工作重点单位桃林镇组织党员干部106人驻企宣传引导,“我们把副科及以上的干部分到各自所生长的村组,劝导老家的那些烟花爆竹企业主们,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他们和言细语讲政策,剖利弊。不到10天时间,19家企业全部签订了退出协议。”柳德皇介绍。

提高门槛,淘汰退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原来办企业的门槛非常低,那现在就提高门槛,必须要有八九个部门的盖章证书才能开工生产,否则便视为无证的非法生产企业。”临湘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烟花爆竹企业必须符合“三个一律”(拒不整改重大安全隐患或整改无望的一律依法关闭;发生死亡责任事故且重新审查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的一律依法关闭;经停产整顿后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依法关闭)、“五个严格”(严格执行税收政策、产品质量、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规定、环境保护规定、危险爆炸物品道路运输许可和流向管理)、“八个必须”(建设选址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土地使用必须取得合法用地手续;工程建设必须依法审批备案;安全设施必须通过“三同时”审查;建筑消防必须取得消防行政许可;水土保持等方面必须取得水利部门相关许可;环境保护必须获得环评审批;林地占用必须办理许可手续)的要求。

联合执法,倒逼退出。安监、公安、质监等部门组建烟花爆竹领域打非治违执法大队。去年以来,全市没有新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已到期的不再续期,证照不齐的不再补办手续、不得继续生产经营,并采取约谈问责、“黑名单”管理等办法,倒逼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按期退出,转型发展。先后开展集中执法行动10余次,拘留10人。严厉打击了湘北花炮厂证照到期、签字退出后非法生产的行为,对法人代表及3名当事人给予刑拘处罚,起到了很好的震慑警示作用。

柳德皇介绍,上述四种退出方法出台后,便召集所有烟花爆竹企业老板开会,“老板们听完之后,多数人主动打报告退出。对于个别‘不开窍’的企业主,我们把出事故的警示教育片反反复复播放给他们看,让他们从内心产生触动,主动退出。在劝导的同时对其进行录音,免得他们反悔不认账。”

“这样的大行动需要工作做到位,思想做到位,真心实意为企业主着想,他们才会心甘情愿退出。如果采取野蛮高压的方式逼他们退出,势必会造成社会动荡和上访,老百姓也会怨声载道,对政府产生对抗情绪。”临湘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认为。

政策扶持保稳定

33家烟花爆竹企业全部退出后将何去何从?如何安置众多的就业者?临湘市委市政府竭尽所能招商引资,大力帮扶企业成功转型,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

8月15日,记者在临湘诚信花炮厂原址看到,大量的牛蛙幼苗在昔日烟花爆竹工房改造而成的水池里欢快地跳跃。“我们这厂子有13000平方米,自4月11日正式退出后便转型搞牛蛙养殖,投入130多万把以前的工房改造成养牛蛙幼苗的池子。” 诚信花炮厂原法人代表尤庆龙坦言,“做了10年的烟花爆竹生意,又累又怕,以前员工关重了门都吓得半死,现在终于放松了,晚上也能踏实地睡个安稳觉。”

这仅是临湘市烟花爆竹企业成功转型的一个缩影。

临湘市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立足桃林、长塘、忠防三镇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优势,启动了桃林河流域特色小镇建设。投入资金500万元,在桃林河沿线栽种桃花树1.6万株,“十里桃林”景观基本成型。并采取“一厂一策”的办法帮助企业转型发展,桃林镇原三星花炮厂利用厂区土地和水域发展水上休闲娱乐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目前,以美食、民宿、农家乐、瓜果采摘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正在形成镇域经济新动能。

该市聂市镇党委、政府为了不让转型后的企业受到经济损失,决定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措施,由镇安监站帮助乘风花炮厂转型,安监站工作人员采取网络通信和直接面向社会招商的方式,很快招引两家投资企业与该厂合作,采取股份加提成的方式办厂。一家竹筷生产加工和畜用饲料生产企业已签约,于今年5月份正式投入了生产,生产进展非常顺利,经济效益也很可观,年生产能力达40万吨,产值可达12亿元,年创利税可达6000万元,两厂的人力需求可将原厂的160多名员工全部安排就业。湖南宏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该厂的实地考察、洽谈,已正式启动办理相关手续和前期基础性工作。

△ 成功转型后的筷子厂和牛蛙养殖厂

为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临湘市人社部门牵头,摸底调查市内民营企业用工需求和群众就业意愿,分期开展免费就业培训,在相关村组张贴公布企业用工、就业培训信息宣传单1500份,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4月21日,组织兆邦陶瓷、鹊福鞋业、一叶舟钓具等14家民营企业参加“临湘市烟花爆竹企业转型暨精准扶贫就业援助招聘会”,现场解决就业300人。

为防止退出企业非法生产“死灰复燃”,确保余药销毁后续退出的平安顺利,临湘市组织公安、安监、国土等职能部门全面排查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证照不齐、非法占地等问题,清理分散在各村组的危险源、效果件和半成品。开通了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属实的,每次给予2000-5000元奖励。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全面退出后,全市共存有350吨亮珠、2000万米引线、21吨军工粉和100万饼药饼等危险物品。临湘市拿出1.2个亿高于成本价收购这些危险物品。“就是防止这些药物外流后滋生非法生产的机会,同时也是给退出企业一个交代,更是保证后续安全。”柳德皇说。

对余药的销毁,临湘市聘请了专业的爆破公司——岳阳瑞安爆破公司制定销毁方案,已销毁全部亮珠和1000万米引线、99万饼药饼,剩余危险物品近日可全部销毁清除。

记者在现场看到,瑞安爆破公司作业人员先对一排排空荡的涉药工房进行冲洗,然后开着大型的铲车一间一间铲毁。尘土飞扬的同时,曾经的工房瞬间依次倒塌。“之所以先冲洗,主要是怕残余药粉与铲车发生摩擦后引起爆炸。另外,彻底铲除工房,也是为了防止个别业主进行非法生产。”瑞安爆破公司副总经理杨立新介绍道。

此外,针对烟花爆竹企业退出后留下的土地合同纠纷、劳资纠纷和“三角债”等问题,由相关乡镇成立调解工作队,全面摸底排查,积极协调处置,将所有矛盾问题都处理在萌芽状态。□

猜你喜欢
临湘市烟花爆竹违法
刑事违法所得追缴的两元体系构造
一起多个违法主体和多种违法行为案件引发的思考
丰县建立四项机制 强化烟花爆竹监管
这份土地承包合同是否违法?
临湘市水稻生产形势浅析
四部门联合部署烟花爆竹旺季安全监管工作
青春校园行之临湘六中
临湘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如何有效查处“瞬间交通违法”
销售旺 安监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