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姚玉兰与宋美龄的交往

2017-09-30 20:48杜维善董存发
世纪 2017年5期
关键词:宋美龄唱戏官邸

杜维善+董存发

出入士林官邸清唱京剧,和宋美龄一起做礼拜

我母亲(姚玉兰,又名姚谷香,杜月笙四太太——编者注)到了台湾以后,除了与我父亲原來的那些老朋友有些来往,比方讲,顾嘉棠、万墨林、陆京士等,出入最多的应该是蒋介石夫妇的士林官邸,我母亲每周都与蒋夫人一起在官邸里的教堂做礼拜。

在台湾有个规矩,称蒋介石为“老总统”“前总统”“总统”,从来不直呼其名;对蒋经国,则称“经国先生”。在这些地方,台湾保留了这些老规矩,在社会上也很提倡重视这些规矩。蒋介石欢喜听京戏,在1972年5月庆祝蒋介石第五任期,以及1978年5月庆祝经国先生就职国剧联合大公演中,我母亲和其他著名京剧演员,亲自登台演唱《四郎探母》《精忠报国》《喜封侯》等传统经典剧目。

京剧是国粹,在大陆叫京剧,解放前叫平剧,台湾也称呼平剧。京戏在当年的上海滩和台湾都很受人尊重喜爱。我母亲就是在上海唱戏开始出名的,30年代的上海,是东西方文化汇合的城市,号称 “东方的巴黎”和“不夜城”,各个夜总会通常流行的是百老汇舞台剧,而上流社会和有身份的人都喜欢听京戏。

到了台湾以后,京剧依然备受推崇,受到老一辈人的喜爱。通常“总统府”在重大节日,比如蒋介石生日和结婚纪念日,都会请人来清唱京剧庆祝。有时京剧团也有专业演员来演出。通常这个时候,官邸就会请我母亲去清唱,也会请其他夫人,比如关颂声、徐柏园的夫人一起来唱戏,这两位夫人可以称得上是票友,因为她们能够唱,在必要的时候还能上台唱。还有其他政要夫人一起来听戏,如陈诚夫人、洪兰友夫人,辜振甫夫人和盛夫人。盛太太,是盛宣怀的儿媳妇,是哪一房的就不晓得了,盛太太是我的干妈,她不唱,喜欢听,陪着蒋夫人听戏。

能够进入官邸的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除非官邸特别邀请,否则很少人能参加。比方讲,孟小冬戏唱得好,但是她不参加,从来不去。孟小冬比较特别,她不喜欢政治,也从不与当政人员来往。所以,“总统府”和其他国民党高官的活动,她从不参加。他们也知道孟小冬的脾气,也不邀请,以免尴尬。我母亲信仰基督教,蒋夫人也信仰基督教,因为教会的关系,彼此往来比较多。“总统府”官邸有一个专设的教堂,每周我母亲都去那儿做礼拜。蒋介石比较传统,佛教信得很厉害,是个佛教徒,到了后来也信基督了。我觉得主要是蒋夫人的原因,蒋夫人是真信基督教,后来蒋介石信了基督教,估计是为了避免麻烦。

台湾的“空军司令”王叔铭将军,在祭奠我母亲的时候,告诉了我们一件不为人知的事情。蒋介石退居台湾后,曾经发誓“不回大陆,永远不进戏院!”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只有回到大陆,才会进戏院子听戏,他一定要从台湾回到大陆。回不到大陆,他绝不在戏院听戏,回到大陆始终是他的一个未了的心愿。

可是,反攻大陆遥遥无期,甚至不可能了,但蒋介石心里面还是想着念着京戏。所以,蒋夫人为了让丈夫能够听戏,就把这些会唱戏和喜欢听戏的太太们召集来,在士林官邸给蒋介石唱戏。一些特别的节日,比方生日或结婚纪念日,王将军也会派大鹏剧团的学生来,大鹏剧团就是空军京剧团办的戏曲学校,一起到蒋介石官邸,陪同我母亲和其他会唱戏的太太们一起,演唱京戏,一直到他去世为止。

这种清唱,也不叫堂会,堂会是过去个人为了庆祝生日或重大活动,请当时的名角来家里专门为他们登台演唱。在官邸的清唱只是大家的聚会,平时的活动就简单些,逢年过节时就比较庄重些。

通常唱戏时,我母亲和其他夫人只是清唱,不上妆、不着服,唱几段经典段落,不太唱全本。蒋夫人也陪同一起听戏,但是她并不真喜欢京戏,只是陪同而已,她也听不懂。蒋夫人喜欢西方音乐,蒋介石不喜欢,他还是喜欢传统的中国京戏。所以,蒋介石的这些私人活动,从来没有举办过西方的音乐会、西方的演唱会的,他平时就喜欢穿长袍马褂,也穿中山装,或者军装,从来不穿西装,甚至连外国音乐都不听。

我父亲不仅喜欢听戏,而且会亲自登台演唱。但是蒋介石只是认真地听戏,从来不唱,更不披挂上场。在台湾,我们常常听蒋介石讲话,他讲话时,带着一口浓重的浙江口音。他在外面的形象是非常严肃的人,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早睡早起,坚持几十年写日记。

每次我母亲从官邸回来,她不会讲清唱会的细节,也不讲官邸里的事,就说老先生很开心,说吃什么啦等等。这些旧事已经过去几十年了,现在看看照片,很多事情仍然历历在目。

蒋介石看到生日礼物哈哈大笑

在外面,很少看到蒋介石哈哈大笑的照片,这种照片没有,外面也不许有,因为要保持他的威严。但是,我母亲有本照片集里,就有这种哈哈大笑的照片。蒋介石喜欢穿长袍马褂,喜欢太太们也穿这种传统的衣服,就是传统雕花绣凤的旗袍,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这张照片是蒋介石宋美龄结婚周年纪念册中的一张,笑得很开心,这是真实的情景,那天他一定是很开心的!

士林官邸的这种活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参加的人都是夫人,除了蒋介石一位,几乎就没有先生参加的。蒋介石对待他身边的那些高官、将领、侍从们,从来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严肃得很,有时还训斥他们,他有这个威严,下属们还是有点惧怕,即使请他们参加,他们也不敢去。蒋介石一天到晚看到他们也烦,也想在自己的单独私人空间里,自由自在、开怀大笑。所以,先生们都不参加,他们干脆就回避不来了,躲得远远的,蒋介石夫妇也乐得他们不来,希望是在家里的感觉,如果那些人来了,就和处理公务没什么差别了。一般情况下,都是夫人们参加,没有先生的陪同。唯一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张学良,只有张学良参加,别的人都没有参加。我还有很多母亲在官邸的照片,张学良与我母亲、蒋介石夫妇在一道,这些照片,都是蒋介石非常随意、放松的样子,笑得很开心。

母亲的照片集中有一张蒋介石拆看礼物的照片,他打开礼物看到一个写祝福语的字条,蒋夫人也在旁边侧看,他笑得特别开心,蒋夫人也是如此。这样的活动,最主要的就是逗老先生开心,让他高兴。蒋介石到了晚年,变得慈祥,一般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也不像以前那样发脾气,甚至骂人。人老了,什么事情都想得开了,很少发脾气了。有的时候,他会让司机停下车子,与路边的人、周围的人聊聊天什么的。endprint

蒋介石夫妇生日、纪念日的照片是专门有人进去拍照的,普通人不能进去拍,是军队里专门的几个人可以拍照。他要保持他矜持的形象。我保存着我母亲在官邸唱戏的照片,是蒋介石银婚和生日两次纪念日的照片集子。这两本照片是官邸的摄影人员专门制作的影集,作为纪念送给我母亲和其他参加的人。另外,蒋介石夫妇特别送给我母亲两张照片,一张是他们夫妇合影,有大十六开本大小,照片的衬纸已经褪色泛黄,但是照片依然保存完好,右上题头为“姚谷香女士存念”,左下角落款是“蒋中正、宋美龄”。另一张是宋美龄的惠照,题头是“谷香同志”,落款为蒋宋美龄。蒋夫人是黄君璧的学生,学山水画,曾经送给我母亲一幅画作为纪念。

据官邸的人叮嘱,这些蒋介石夫妇开怀大笑的私人活动照片不能流出去。我记得那些照片我母亲拿回来之后,给我们看了一次,就把照片收起来了,我们没有看过第二次,一直到她去世以后,才在箱子里翻了出来。现在这些照片由我保存着。

信基督是为了接近蒋夫人

蒋夫人与我母亲关系很好,不仅仅是因为我母亲常常在总统官邸唱戏助兴,还有更深的一层原因,蒋夫人是虔诚的基督徒,我母亲也信基督,她们是有着同样的宗教信仰。蒋夫人有一次在美国写文章,用英文介绍当时的中国,就曾经提到我母亲,说 “带领自幼在佛教背景、全无信仰根基的杜月笙太太信主,杜姚谷香女士生长于戏剧世家,信了基督教后,她那卓越的嗓音常在聚会中唱诗,生色不少”。

我母亲信基督教,其实是我父亲要她信的,是为了与蒋夫人接近。我母亲在大陆的时候就信基督教了,在上海没有接触到蒋夫人,因为他们基本上都在南京。抗战时期,我父亲母亲在重庆,开始接触到蒋夫人。

我父亲去世后,我母亲决定去台湾,到了台湾,我母亲才正式进教堂礼拜,也就是在“总统府”官邸的教堂,常常陪着蒋夫人一起查经礼拜。我母亲病重的时候,蒋夫人身在海外,对我母亲仍然很关心。蒋夫人听说我母亲因为身体发福,可能会带来一些病症困扰,就托人从美国带来了减肥药品,并嘱咐怎么服用。

徐柏园的太太徐陆寒波是我母亲的教友,经常和我母亲一起在唱诗班唱圣歌,徐伯母说,我母亲是唱诗班里的台柱子,中气十足,嗓音洪亮,就是在所唱的圣歌之中,总是带着京腔京调的味道。

我父亲病重的时候,我母亲还专门请来赵世光牧师为我父亲祈祷。

送给蒋夫人的翡翠麻花手镯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介绍蒋夫人宋美龄的麻花手镯,据文章里讲这副手镯在1935年就值5000万(当时的货币),款式比较特别,就是雕刻成一圈一圈的弯儿,就像麻花一样缠绕在一起,所以叫翡翠麻花手镯。这副玻璃翠的手镯,原本是我父亲买的送给我母亲的礼物,后来,在一次聚会的时候,蒋夫人看到我母亲戴着这副手镯,就说“这个好好看呀!”拿在手里看,喜欢得不得了。我母亲讲:“蒋夫人啊,你喜欢就送给你吧!”于是,我母亲就送给了蒋夫人。这镯子我看见过,我母亲经常戴,戴了好多年的,那是很早的事情了。我太太没看见过,但是我太太听我母亲讲过。我母亲有一样,只要蒋夫人喜欢,她马上就会让出,我母亲有好几个手镯都是玻璃翠的种,都送给了蒋夫人,因为蒋夫人特别喜欢翡翠饰品。

蒋夫人没有回赠什么首饰给我母亲。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他们是高高在上的!这不是钱的问题,别人给他们送东西,没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无所谓的,他们认为合适就合适,只是送给了我母亲几张他们的签名照片,这也算是很高的回赠了吧!

就像前面提到的,蒋夫人写英文文章,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其中就提到了我母亲,说我母亲自从信仰基督后,嗓音都变得甜美了很多,戏唱得更好了。这是出于她的角度来说的,她有她的政治意义在里面。

我母亲与蒋夫人有这层信仰上的关系,一起去做礼拜,在官邸唱京戏,似乎看起来很风光,但没有什么好处的。蒋介石有空闲要听戏了,就把我母亲这些人叫去唱戏,就是这么一回事,其他没什么,反而花钱花得更多,唱戏置办行头,我母亲的一套旗袍衣服是很贵的,是一个很有名的老裁缝做的,蒋夫人的衣服也是这个裁缝做的。到了圣诞节,或过年过节的,官邸的上上下下,都还得送礼。

认识蒋介石夫妇,对我的兄弟姐妹们,也没有带来什么好处。我父亲去世后,我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刚刚到台湾的时候,生活上很艰苦,我母亲带着我弟弟杜维嵩去找王新衡,希望他帮助维嵩安排个差事,其实,就王新衡当时的地位来說,随便安排个差事很容易,但是,王新衡连我母亲都不见一面,更不用说安排工作了。当然,这跟王新衡的个人品行有关系,但也表明,我母亲跟蒋介石夫妇的亲密往来,并没什么帮助。

我对政治看得很清楚,我在台湾做事情是我自己做出来的,又不是蒋夫人介绍的。所以,我的分析与一般人不一样,你要认识那些有钱有势的人,那你也想有钱有势,你是有目的的。司马迁早就讲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是情愿我一个人,什么人我都不支持,什么人我都不反对,这是最好的。我宁愿自己安安静静地在书房里看书、做研究,我最不愿意应酬、最不喜欢别人打扰。

责任编辑 周峥嵘endprint

猜你喜欢
宋美龄唱戏官邸
姥爷的唱戏机
姥爷的唱戏机
宋美龄戒烟
母亲唱戏
爱上宋美龄,没有罪
唱戏保健
海外官邸制调查
“中国式官邸”的前世今生
爱上宋美龄,没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