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

2017-09-30 19:04吴月生
文史春秋 2017年7期
关键词:国家主权一国两制香港回归

吴月生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前的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上空,悬挂了10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徐徐落下,中華人民共和国国旗冉冉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回归后,推行“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维护了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香港近代历史是中国丧失主权的耻辱史。中国自晚清以来,因为政府腐败无能,国家贫弱,累遭列强凌辱。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英国殖民者武力侵略中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T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1898年6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975平方公里的“新界”土地租借给英国,租期为99年。中国从而丧失了香港的主权。

香港回归谈判,中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纵观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整个过程,正是邓小平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坚守,致使英方彻底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谈判中,对于英方提出的“主权换治权”以及“中国要不要驻军”等问题,邓小平以铿锵有力的话语让对手振聋发聩。中英双方的谈判最终取得积极成果,香港得以顺利回归。

1997香港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保持了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一国两制”既维护了国家的权力也维护了香港的权利。20年来,香港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继续保持繁荣稳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起步,香港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本期编发香港特稿多篇,记述中国领导人和香港人民维护香港主权、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艰难历程,读来让人振奋和欣慰。《中国领导人在香港问题上的战略远见》回首过去,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中国领导人都对香港回归有着战略的谋划,毛泽东、周恩来的“平稳交接”设想为后来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奠定了思想基础。《他的雷霆之怒为哪般记邓小平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果敢与坚毅》彰显邓小平在处理香港问题上对国家主权的坚守和对推行“一国两制”的自信。《港九大队沙头角中队在香港的抗战救亡活动》为保护香港而战,1943年3月,侵华日军残酷“扫荡”香港沙头角,沙头角中队在中共领导下,奋力抗击日伪军,书写维护主权、反抗侵略的感人篇章。

回顾历史,为了更好前行: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七一”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始终依照宪法和香法办事;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继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为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创造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家主权一国两制香港回归
藏品见证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25周年
对香港回归二十年的反思
论国家主权维护与投资者保护的适当平衡
习主席:确保“一国两制”在港实践不走样
论国际法的人本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沁园春·贺香港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