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理论贡献

2017-10-09 04:50连佳蕙郭丽媛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9期
关键词:毛泽东国家

连佳蕙 郭丽媛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毛泽东生前的著作中虽然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过专门的、具体的论断,但是在其宏伟深邃的思想中处处泛着核心价值观的火花。本文主要从国家角度出发,试分析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毛泽东;理论贡献;国家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9-007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9.038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富强——人民富足,国家强盛

富强一词,就是指富足而强盛,既表示国家富,人民富;也同指国家强,人民强。富强是现代化国家标志之一,是人民安康幸福的物质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毛泽东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生活在国家政权动荡的战争年代,亲眼目睹了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成长经历在年幼的毛泽东心里刻下了难以抹去的烙印,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一个新中国,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中国。这就是我们的总路线。”第一次把建设富强的中国提到了总路线的高度。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时期指出资本主义妨碍了统筹兼顾,阻碍了国家的富强,号召全国各界,无论是各民主党派,还是工商界,都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的国家而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他曾意味深长得表达了对青年人的殷切期盼,希望青年们清楚自己祖国的现状,以此作为他们奋斗的目标,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祖国贫穷的状态,跻身富强之国。

通过对毛泽东著作的梳理,不难发现,他对新建设一个国家所必需的物质财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一再强调,社会主义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实现新中国的富强,中国人民的富裕,二者从本质上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二、民主——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是现代化国家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也是毛泽东毕生的追求的价值观念,他说“中国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民主。”

1936年《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也提到了民主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一个国家真正获得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力之后,才有国富民强,向现代化进军的可能性。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了创建民主政府对于实现民主的重要性,只有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政府,才能保护人民安全,保障人民权利,实现国富民强。对于民主和抗日的关系以及民主制度的重要性,毛泽东提出了“全民抗战”的思想,认为要想获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必须获得老百姓的参与和支持,才能促团结、求和平、争民主,否则不能保证抗战的胜利。抗战胜利后,在1949年确定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颁布了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明确规定了我国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从毛泽东的思想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处处闪烁着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始终强调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从毛泽东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人民民主和民主思想的论述,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民主思想,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

三、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毛泽东很早就注意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既无独立,又无民主,更谈不上富强和文明了,因此,在中国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心里一直惦记着广大农民的教育问题。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文中提出:“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经济上繁荣,政治上民主,更是文化上发展的文明国家,这三个目标是同时发展、齐头并进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同时,同样组织广大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提高了个人自身素质;在共产党内部开展整党整风运动,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及思想觉悟。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继续向前的内在动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实践而形成的,属于世界文明的一部分,也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毛泽东著作中关于文明的思想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源泉之一,对他的研究和探索,将有助于我们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审慎得看待文明问题。

四、和谐——以和为贵,生动活泼

和谐的政治局面主要表现在坚持民主原则,对外表现为建立和平友好的国际关系,对内表现为实行各项民主制度。既坚持民主原则,又把民主思想贯彻到具体实践当中,保障人民民主权力的同时,展现和谐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氛围。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以法律的制度的形式,确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这一庄严的承诺。在其以后的诸多著作中,毛泽东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各项具体政治制度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和谐的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正确处理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等方面。随着“一化三改”总路线的制定,为了保障社会稳定,维护经济秩序,国家提出对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决定,在具体实践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办法,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历史证明,正确处理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保持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将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改造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不仅不会改变我国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本质,而且为我国国有经济注入新鲜血液,增强了国家整体的经济实力,在转变资本主义性质的同时,对资本家自身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广大劳动者的一分子,可谓一举两得。最重要的是,阶级矛盾不再是最主要的矛盾,社会整体呈现出和谐的经济关系。

和谐的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促進文化繁荣的“双百”方针。“双百”方针具体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文化行业以人民群众生活为原型,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创造出文化繁荣的景象。在党的八大上又将其确定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总方针,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和谐的国际关系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就确定的外交理念,1949年,毛泽东在一份声明中指出:“中国愿意考虑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际关系。”在对待经济实力弱、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问题时,毛泽东坚决地站在各国完全平等的基础上,不轻视任何一个国家,也不会因此影响中国和各个友好国家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探讨和研究毛泽东的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贡献,有助于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干部的工作作风;有助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在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毛泽东的思想和著作已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过或多或少的描述,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不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理论贡献和现实启示,这一切将成为后人最宝贵的财富。endprint

猜你喜欢
毛泽东国家
国家公祭日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国家
1949,毛泽东点将
把国家“租”出去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