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精准扶贫之路溯源

2017-10-09 00:28叶兴建
中国扶贫 2017年19期
关键词:宁德市宁德贫困户

叶兴建

一、宁德市扶贫开发的历程与成就

(一)宁德市扶贫开发历程

1.20世纪80年代,以解决温饱为基本任务。该时期的扶贫被形象地称为“输血式扶贫”(“救济式扶贫”),即采取送钱送物为主,对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个人与家庭进行救助为主要扶贫方式。特别是80年代末,习近平总书记担任地委书记以后,大力提倡因地制宜和扶贫扶志,大唱“山海田经”,基本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户的温饱问题。

2.20世纪90年代,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工作主线。在此期间,国家明确提出“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宁德市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精心组织“八七扶贫攻坚”在福建省率先开展“造福工程”,采取“抓两头带中间”超常规发展措施。

3.2001-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新世纪头12年,宁德市以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为主要幫扶对象,除继续推进前期的“造福工程”搬迁扶贫外,还认真组织整村推进扶贫、小额信贷扶贫、技能扶贫等,形成综合开发扶贫的态势。

(二)宁德市扶贫开发主要措施

1.传承思想,咬定开发。习近平总书记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把脱贫致富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大力倡导“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弱鸟先飞”的进取意识、“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组织“经济发展大合唱”,大念“山海田经”,带领宁德市人民艰苦创业,矢志摆脱贫困,掀开了扶贫开发事业的新篇章。20多年来,宁德市始终把摆脱贫困放在重要位置,一任一任接着干,一年一年持续抓,不断推进扶贫事业。

多年来,宁德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的扶贫开发思路,充分发挥山海优势,使农业、工业两个轮子转起来。宁德市着力构建沿海现代蓝色农业产业带、山区现代绿色农业带和城郊平原现代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的农业“两带一区”,大力推进“茶乡、菌都、药城、果竹与水产大市”建设,逐步形成支柱产业突出、特色产业鲜明、新兴产业崛起、外向产业强劲的独具宁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在宁德市主政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和推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地委、行署几套班子成员都建立了固定的扶贫挂钩点,地直各部门派出扶贫工作队,入村入户开展调查摸底和“蹲点”搞扶贫开发,“一竿子插到底”帮助贫困村农民脱贫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践行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一直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此后二十多年,市、县机关扶贫工作队驻点贫困村的扶贫制度一直延续不变,从未中断。

2.融入融合,协调开发。宁德市扶贫开发的又一重要特点是把扶贫开发融入“三农”工作、产业发展、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扶贫开发促进脱贫致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也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宁德市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水果、食用菌、茶叶、水产养殖等产业。据统计,全市农民50%以上的收入、贫困户60%以上的收入来自农业特色产业。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宁德市注重依托景区,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以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和家庭手工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第二、第三产业经营收入水平,带动贫困户脱贫。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多年来,宁德市注重在包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残疾人服务等八个领域的81个项目的农村农民生活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投入。随着中央政策对新型城镇化的调整,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3.聚焦难点,专项开发。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度贫困问题,宁德市在上世90年代初即开始探索搬迁扶贫之路,为全国的搬迁扶贫开了先河。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和福建主政期间,宁德市造福工程主推“农村茅草房改造”和“连家船民上岸定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扶贫、脱贫”的工作思路,宁德市持续推进造福工程向“整村搬迁、集中安置”阶段提升。

宁德市在金融扶贫成效显著,已成为金融扶贫的典型范例。当地政府通过“政府搭台、金融参与、社会管理、市场运作”模式,引入社会企业机制,实施组织创新,促进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实现金融扶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多户联保制度与“两权抵押”等方式,实现小额信贷风险有效管控,为贫困人口发展生产提供资金支持,化解了贫困群体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同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点,提供生产技术指导,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宁德市扶贫开发成就

1.贫困率的降低。宁德市扶贫开发成就明显,贫困发生率从31%下降到2012年的5.9%,及当前的2.1%。

2.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经过长期的扶贫开发,宁德市农村人口经济收入水平明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明显变化,贫困人口精神面貌发生变化。

3.形成扶贫开发“宁德模式”。宁德市扶贫开发的成就还表现在初步形成了对其他地区有启发意义的“宁德模式”。该模式的精神内核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宁德期间所倡导的“弱鸟先飞”意识,“滴水穿石”精神,“久久为功”态度和“四下基层”作风。

二、十八大以来宁德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践创新

十八大以来,宁德市继承以往的扶贫经验,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方略,形成了精准扶贫的新局面。通过“六到户”“六到村”“四到县”的分层推进,创新精准扶贫,丰富了“宁德模式”的内容,扶贫工作成效更加显著。endprint

(一)精准扶贫新局面的形成

1.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2012年12月5日,在宁德市召开的全省贯彻十八大精神、助推科学扶贫学习研讨会,认真探讨了如何加强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这一课题。宁德市要求各级领导、各部门对如何打好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深入思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来闽考察重要讲话和对赤溪村重要批示精神,把扶贫开发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形成更具闽东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2.开创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新局面。在精准识别上,确立“不下指标、不限规模、应进则进、应扶则扶”的工作方针,在贫困户认定上以收入为主要标准的同时,兼顾医療、教育等“刚性支出”。在精准帮扶上,依据贫困户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帮扶,大力实施“四个一批”。在精准管理上,宁德市不断加强精准扶贫队伍建设,充实组织力量。

(二)分层推进,全面精准

1.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六到户”。干部包户,龙头带动到户,造福搬迁到户,信贷扶持到户,能力培养到户,社会保障到户。

2.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六到村”。领导包村,资金项目扶持到村,扶持集体经济到村,农业龙头企业结对帮扶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到村,党建扶持到村。

3.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四到县”。资金扶持到县,山海协作到县,交通改善到县,城镇化推进到县。

(三)构建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机制

1.产业就业稳定脱贫。宁德市的产业带动贫困户的模式:一是特色农业带动。二是引导龙头拉动。三是路径创新促动。宁德各地积极探索“三变”路径(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探索盘活农村资源,积极发展电商扶贫等精准扶贫新路子,带动贫困户脱贫。就业稳定脱贫机制的建设,一是加强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培训,二是引导劳动力“走出去”,三是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第一、二、三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潜力和作用。

2.激发内生动力。一直以来宁德市在扶贫过程中十分注重思想道德等内在因素与技术技能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注重通过党建扶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带头人,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核心堡垒作用。为引导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宁德市出台了多个综合性扶持政策文件,成立了扶持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高度重视村财增收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3.构筑社会安全网。健全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推进养老、医疗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在加大医疗扶贫力度,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方面,宁德市霞浦县已出台了相应措施,主要做法是:重大疾病救助;医疗新农合保障;办理女性安康险;慢性疾病救助。三、宁德市精准扶贫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一)基本经验

1.因地制宜。首先,根据区域实际,大胆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地方后发优势,实现产业就业稳定脱贫上有成效;其次,结合国家政策,根据实际,地方政府大胆作为,通过推进“造福工程”赋权予民,创新小额信贷普惠金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扶贫开发长效机制。第三,传承传统,创新科学扶贫精准脱贫“六六四”模式,把群众脱贫与贫困县、贫困村发展结合起来。

2.精神动力。脱贫致富,离不开人的精神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脱贫与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脱困,既要从物质上因地制宜,谋求发展,更要从精神上摆脱贫困意识。广大干部群众思想上不脱贫,脱贫工作难以主动有力地进行,脱贫成效也很难巩固持久。“扶贫先扶志”,广大党员干部要先做到。广大干部始终坚持传承和弘扬“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意识、“四下基层”作风,久久为功推进精准脱贫,是宁德市脱贫攻坚取得成效的又一基本经验。

3.凝聚合力。在长期的扶贫过程中,宁德市逐步形成了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例如,在山海协作上,宁德市通过内引外联,一手从外部接力,一手从内部做起,形成了多层次的对口帮扶格局。连续28年与福州、莆田、三明、南平等开展闽东北五地市经济协作,连续16年与福州的长乐、福清、晋安、苍山等市(区)开展山海协作。

(二)主要启示

宁德市广大干部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关注群众的积极性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重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培育;加强党领导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扶贫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所有这些说明,宁德取得的扶贫成就最根本的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思想为根本遵循,同时也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的思考实践对担任总书记后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重大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宁德市宁德贫困户
同享好时光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The wav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multi-layer vertical perforated thin plates *
宁德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Effect of the PTO damping force on the wave pressures on a 2-D wave energy converter *
老区情深人未老——记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会长叶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