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过高考现象讲好中国故事

2017-10-09 10:32强力静任丽颖
对外传播 2017年7期
关键词:作文题目高考作文作文题

强力静+任丽颖

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无数人的命运因高考而改变。高考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选拔方式,助力了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智慧和动力,这是国内读者耳熟能详的话题。但是如何让这个人尽皆知的国内议程进入海外读者的视野,并由此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兴趣进而有更深入的了解,是我们在选题策划和执行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从近期的外媒报道中我们发现,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路透、法新、美联和德新四大主流外电开始关注中国的高考,但以往的话题都主要集中在参与高考的人数之众、竞争之激烈,近年来开始关注与高考相关的政策,比如高考作弊入刑、中国动用高科技手段来严肃考场纪律等新闻动态。既然海外媒体日益关注中国的高考,作为对外传播的“国家队”,我们在策划时的一个主要考量就是如何利用好海外舆论对这一选题的关注,跳出新闻动态,透过高考现象,从更新颖、更具可读性的角度,讲好中国故事,呈现好中国人的梦想。

调研的力量

在明确选题之前,我们就可能的报道角度进行了讨论,一直认为在高考的科目当中,语文写作是唯一一个能同时反映学生和出题人主观想法又与时代紧密相连的题目,于是便有了对历年高考作文选题进行调研的想法。

通过整理收集过去四十年的题目,我们发现了很有趣的现象:这些题目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发生着改变,每一个题目都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或者是当时某些社会现象的缩影。

从最初的“又红又专”,例如1977年的高考北京卷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8年全国的作文题《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到八十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作文题开始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如1981年高考作文题《毁树容易种树难》和1985年的以化工厂排放毒气为材料写一封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等。

九十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资源的逐渐丰富,高考作文题目也开始更加关注人们的性格和道德层面,如1998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到了二十世纪,高考作文题继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和人的内心层面,如2001年的《诚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2004年的《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等。

近些年的考题则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例如,2015年的考题直接取自微博的真实案例:女大学生通过微博举报父亲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引起多角度讨论的话题。而今年的高考题目更加贴近时事热点,比如有一组高考题目为选取几个关键词,例如“大熊猫”“一带一路”“高铁”等向海外青年介绍你认识的中国;另有一组高考题目直接关注高考本身,题目为《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以纪念中国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

经过梳理,我们越来越有兴趣从历史的角度来强化这次报道的特殊性,不仅因为高考40周年這个时间节点,还因为在基础资料调研中,我们就高考的变迁产生了很大好奇,提出了很多问题,这就为后续采访描绘出一个大致的方向。

细节的分量

为了落实好这个策划,我们从人的命运变化入手,广泛采访,收集到了关于高考作文的许多有趣的小故事。

《高考作文题目折射中国社会变迁》开篇提到的甘福保,参加了1977年“文革”结束后首次恢复高考的第一届考试,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收藏高考试卷。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甘福保,仍然保留了收集高考试卷的习惯。他不仅喜欢收藏试卷,更喜欢研读这些试题,尤其是高考作文。这位老人的故事非常感人,在采访时提起高考,老人滔滔不绝,对高考感情很深。当我们辗转联系到这位老人,对他进行深入采访后,激动不已,因为从他的身上看到,中国社会的变迁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充满生命力的细节。

另一个采访对象刘相也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那年他的作文题目是《难忘的一天》。他写了四人帮垮台的那一天,在作文里阐述了粉碎“四人帮”的历史意义,用上了广播里经常说的“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挽救了民族”这样的字眼,并联系到自己,表达了得以参加高考的“幸运”。

我们还在稿子里提到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山东1994年的作文《尝试》,一个学生写到了自己早恋的经历,那时候早恋在中国并不被社会广泛接受,因此作文起初只得了25分(满分50分),后来阅卷组组长认为作文写得很好,并称“恋爱正是人生中最大的尝试”,就给了作者满分。这个例子恰好体现出中国人思想的转型和解放,更加强调个性主张的社会价值取向。

虽然穿插了很多案例,我们在稿件撰写时还是坚持了以时间为主线,从最初恢复高考的题目逐渐自然过渡到近年的题目。由于时间匆忙和文章篇幅所限,关于近年的题目,笔者只是列举了一两个有代表性的能体现近年更加贴近当今时代这一特征的作文题目,一个是2015年新媒体盛行的时代,选取了来自微博的案例作为高考题目;另一个是在发稿当天及时补充了当日上午新鲜出炉的2017年的作文题目:包括“一带一路”“共享单车”,甚至“高考40年”这个选题本身。

当我们把成稿在高考首日交给外国改稿专家时,外专第一反应就是“有时效,有意思”,但是如果没有深入的资料调研和采访调研,在高考当天是很难写出这样一篇文章的。

应该说,这篇文章无论选材还是写法都引起了新华社外籍专家的极大兴趣,并被评为当周英文佳作。

作为稿件的第一外国读者,外专们对此文表达了一致的好评。有的评价说:“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报道,尤其喜欢其中有趣的分析。”也有的认为:“这篇关于高考的文章非常有时效性而且添加的背景都很有趣。”还有的评价说:“文章以非常吸引人的历史角度看高考作文并延伸至看中国,文章紧扣考试这个主题,但是用全新的角度来讨论这个原本看起来已经令人审美疲劳的话题。”

权威的解读

在舆论引导过程中,除了呈现新闻事实和故事,我们也注重引用专家的点评,以便在打动读者的同时,鲜明地亮出我们的观点和态度。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援引了山东省社会学学会会长李善峰的观点。他认为,高考作文是社会变迁的一个镜像,恢复高考40年,既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40年,也是各种价值观不断碰撞的40年,更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40年。反映在高考作文中,从提倡集体主义到张扬个人主义,从一元价值观到多元价值观,从以社会为中心到以个人为中心,从抒发政治理想到解决现实问题,高考作文一步一步记录了时代的足印。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人物故事,我们翔实地展现了不同时代高考作文题目背后所反映的中国社会现实,这是海外媒体很难驾驭的写作角度,也是我们作为国家通讯社的记者理应担负的责任。

围绕今年高考,路透社播发了一篇题为《中国多地教育部门采用“人脸识别”、无人机等技术预防作弊》的文章,详细说明了中国应对作弊手段的技术升级,比如有的考场采用了目前比较先进的“人脸识别”、指纹验证身份、无人机等新技术。但这个选题我们的通稿线路也已经覆盖。

有意思的是,路透社的报道在后半部分也关注了中国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包括北京市的高考作文题,另外九个省为了考察考生对经济发展趋势的把握而选择的作文题,以及高考竞争激烈的人口大省江苏和邻省浙江的作文题目。

路透社翻译了这些具体的作文题目,并用一贯凝练的语言稍加总结,向海外读者传递了中国政府选拔人才时希望考察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知识以及价值取向,从而反映出中国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潮和价值观。

路透社稿件的播发时间晚于我们的报道,这种不谋而合的关注令人欣慰。

记得有一位长期从事对外报道的老前辈曾经说过,没有对外不能写的话题,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回顾这次报道实践,我们的感受是没有完美的报道,但是却可以有一次次激动人心的探索。正是这些持续不断的探索,让我们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信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文题目高考作文作文题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你眼中的我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