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岁,你就完了吗

2017-10-10 01:56林特特
哲思 2017年7期
关键词:演播室油污数学题

◎林特特

二三十岁,你就完了吗

◎林特特

多年前,在家乡,他是一名汽车修理工。一天中最惬意的事,莫过于收了工,躺在床上,拧开半导体的开关,在美好的声音中,展开无垠的想象。

他有一副好嗓音。如果不是初中毕业就开始工作,他大概会一直读书,最后考上大学,学播音,最终坐在主播台前,向听众说着城市的车水马龙……这些,也是他每天晚上乘着想象的翅膀,终会抵达的地方。

一天清晨,他在一片空地练声。说是练声,其实,他只是凭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找本书,挑喜欢的文章去读,他也确实读得很好。刚好有电台的工作人员上早班,路过他,问:“小伙子,你要不要来我们电台试一试?只是没有钱。”对方感到抱歉,而他已忙不迭答应。

为此,他必须起得更早—早点去修车,下午3点前就要结束一天的工作,也睡得更晚。做了一段时间兼职,小城电台便给他一个时段,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听众。“即便在新疆,晚上12点到1点,也已经很晚了。”他对我说。

一次,他在这档夜间节目中提到,白天的他,满手油污,与汽车零件为伍,还透露了他修车的地方。第二天,竟真有人来找他。

很长一段时间,他做两份工作,处理得很好。除了一次,他听说邻市有一个短期的播音培训班,为时一周。请不了假,他便豁出去了,当月的奖金不要了,旷工去参加,待走进教室,他才发现他是求学者中年龄最大的。

那时,他26岁,在小城,大部分人已结婚生子,而他,还深藏着一个“不切实际”的主播梦。

突然间,他发了一笔“财”。企业倒闭,16岁就上班的他,被买断工龄,拿到36000元的补偿。他的工友们拿着钱或买房或做生意,他则买了张车票,去北京,学播音。

他仍是年龄最大的。后来,他考进一所女子大学—只有这所大学肯招他,读播音系的成人大专。

“你知道当时我是怎么准备成人高考的吗?”他问,轮到我摇头。“很多年没上学了,别说考试,阅读都有障碍,于是我每天4点起,在路灯下读英语,那是北京冬天的早晨,路灯外一片漆黑。”

“我再用一整天做数学题,抽空练声。下午就在食堂上自习,这样晚饭才能抢到最便宜的菜。室友们都劝我,考上又如何?考的是成人大专,毕业后已经30岁了,又能如何?可我顾不了那么多,我就想坐在主播台上。我有一副好嗓子,但不能只有它,我想好好学播音,哪怕30岁才开始。”

他坐在窗前和我说这些时,导播在一旁调试,9点节目开始,此刻8点半,我们还没进演播室。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演播室。

他坚守在此地已13年了,眼下主持一档读书类节目《品味书香》,今天,我是他的嘉宾。

我好奇:“你年龄最大,学历最低,主考官看中了你什么?”“我的声音、经历,我求学期间不断兼职、四处配音的练习,”他顿一顿,“它们代表我适合这份工作,热爱这份工作,事实上,那8个人中,现在还坚持做主播的只有我一个。”他不解释,我也明白了,他的名字总绑定“D J”,因为,这身份,来之不易,他最珍惜。

他坐在主播台前,清嗓子,提醒我把手机收起来,提示我离话筒近点儿。“今天,我们来分享林特特的新书《仅记住所有快乐》。我们的话题也是这本书的主题:走过的岁月中,你坚持了什么,放弃了什么,为什么?”我有种错觉,他在问自己。

问十几年前的夜里,躺在床上,收听广播,展开无垠想象的他;问清晨在家乡空地练声的他;问洗净满手油污,赶场去电台做一份无薪兼职的他;问4点多起来读英语,做数学题,只为得到正规的播音教育,哪怕30岁才开始的他。

节目尾声,他总结:“只要坚持,终究会有些不同。功名,或许从来都只是眷顾愿意付出的人。”他是在对自己说吗?对那些和自己一样,普普通通却默默坚持,循着陌生的芬芳,捂着胸口一块热石头,出演自己波澜壮阔的人生大戏的人。

猜你喜欢
演播室油污数学题
演播室跨系统级联在《跨越时空的回信》中的应用
电视新闻演播室的环境设计探讨
灶台清洁的窍门
感到头疼
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多种解法オ
滴在心里的油污
为什么洗手要用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