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起于身体过用

2017-10-10 03:47华荣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医健康养生 2017年10期
关键词:解郁国医肝郁

文/华荣 广东省中医院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偏头痛起于身体过用

文/华荣 广东省中医院 主任医师 副教授

59岁的陈女士,一直被反复发作的左侧头痛所困扰。最近,时常失眠且头痛加重,以涨闷痛为主,时发时止。其实,类似陈女士偏头痛症状的人不在少数,偏头痛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以女性多见,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

偏头痛起于身体过用

偏头痛的好发部位为肝胆经的循行部位。偏头痛先兆症状如眼前闪光、暗点、黑蒙,或伴随畏光,与肝开窍于目息息相关;肝藏血,肾藏精,肝肾阴虚或肝血不足,脑络失其滋养,不荣则痛;“气为血之帅”,气滞血瘀或气虚血瘀,瘀血阻滞脑络,或肝风挟痰闭阻清窍;或寒凝肝脉;均可引起偏头侧肝胆经脉不利,诱发偏头痛发作。

精神刺激是偏头痛重要的始动因素,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郁滞、逆而上冲,发为头痛。

偏头痛发病虽然与肝相关,然而大多数伴发脾胃系统的症状,伴发焦虑、失眠、健忘等。这是因为肝气犯胃导致反酸、嗳气频频。 同时,“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腑”,头痛的病机多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有的患者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之品,胃脘部胀痛不适或便溏,也会诱发偏头痛发作。还有一些白领,长期从事脑力工作,工作时思考时间很长,思则气结、劳倦熬夜,有的甚至经常加班,十分容易损伤脾胃,导致中焦枢机不利,升降失常,进而影响头部气血正常运行,而导致头痛发生。

《黄帝内经》曰“生病起于过用”,现代生活方式脑力劳动越来越多,思虑劳倦伤脾,或饮食伤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气机运化之枢纽。

脾不化生气血则肝血不足,夜卧血归于肝,如长期熬夜、劳逸失度,饮食不节,以致脾失健运、痰浊内阻,妨碍全身气血的运行,最终导致脑脉不通, 发为头痛;或因脾虚失运化,气血生化乏源, 脑失清阳、精血之充,脉络失养, 不荣则痛。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与偏头痛伴随症状相契合。

华 荣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师承国医大师李振华和国医大师张学文,擅长治疗脾胃病、中医脑病头痛、眩晕、失眠、中风、癫痫等疾病。

治疗偏头痛:解郁和中汤加减

国医大师李振华认为,脾胃病发病过程中脾常虚,肝常郁,胃常滞,很少单独为病。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发现:偏头痛与肝、脾、胃密切相关,三位一体相互影响。岭南地区受气候潮湿炎热、饮食影响,脾胃损伤者众,故偏头痛者亦多发。盖久病不愈,多加重肝郁,横逆伤脾胃;痰湿内生,复碍脾胃;脾胃既伤,不能化生气血以养肝,形成恶性循环,此时,非健脾调肝和胃之法不能运转枢机。

基于对偏头痛病机认识,治疗以健脾和中,疏肝止痛,调畅气机为法,使脾胃升降出入气血和顺则头痛减轻并治愈。

治疗用自拟解郁和中汤,方药:

依据临证脾虚、肝郁、胃滞各自的偏重,头痛部位等原则适当加减。如:经前期加郁金、菊花;经后期加当归、仙鹤草;脾虚为主加党参、黄芪;肝郁甚者,加郁金、香附;食少胃胀,胃气上逆者,加莱菔子、麦芽、丁香、柿蒂;泛酸者,加左金丸;便秘者,加火麻仁。临床观察,在发作期服用,常1周内即可见效;缓解后坚持治疗1月~2月,发作频率及程度可明显减轻,治效者众。

陈女士的偏头痛,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以健脾疏肝,解郁和中,调畅气机为治法,给予自拟“解郁和中”汤,共服6剂,二诊时,患者头痛缓解,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胃口可,睡眠改善,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增加三个疗程。半年后随访头痛无发作,睡眠、精神皆好。

在生活方面,预防发作也很关键。要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工作压力,劳逸结合,生活饮食起居有节,不熬夜,减少咖啡、巧克力、烟酒等摄入,以防止诱发偏头疼。

猜你喜欢
解郁国医肝郁
冯明教授解郁化痰法论治月经后期经验初探
“我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国医大师金世元的养生经
重庆举办第十五届国医名师大讲堂
解郁消痞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
健脑解郁黄花菜
国医大师忘记年龄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呃逆验案1则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疏肝益肾汤治疗肝郁肾虚证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