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顶系统工程

2017-10-10 17:57苏航
中华家教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明水平大脑

苏航

了解人脑的学习原理

人脑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脑是人体上最奇妙的器官,它大约由1亿个神经细胞和1000亿个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脑具有这样一个特性:人们越使用大脑,脑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越快,衰亡速度也就越慢,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脑越用越灵光”。由此可见,人脑的潜能非常巨大,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所以“学太久、容易学傻了”这句话,理论上并不成立。

学习就是人的大脑获取并存储信息和技能的过程。事实上,从一个人出生之前的一个月开始,在清醒的每一分钟,人都在进行学习。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在出生前就早已开始,一点一点地搭建了整个世界的模型,学习过程也是大脑自我编程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中的一些部分,尤其是海马体,还会长出新的脑细胞。

孩子的大脑是怎样发育的

刚出生时,孩子的大脑是成人大脑的25%,到3岁的时候是85%,5岁的时候是90%,6岁能够达到95%。这时候,孩子可能看起来什么都不会,但其实已经具有了一颗大小类似成年人的大脑。我们作为人这种灵长类动物,跟其他哺乳动物在出生时并不一样。其他动物出生时大脑已经发育完全,出生不久就可以站起来。为什么我们出生的时候大脑这么小,只有成年人的25%?

这是因为,母亲产道尺寸是有限的,一方面孩子需要有一个很大的大脑,一方面受到产道限制。

出生后,孩子的大脑发展是一个疾速的过程。不光是大脑的大小,也不光是指脑细胞的数目,而是脑细胞之问的连接。因为大脑的运算全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这些连接有一个特点:在0到3岁之间连接的数目是增加的,3-6岁时就达到峰值,数目甚至超过了成年人,这就是为什么学前教育很重要,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正处在生长的关键期。大脑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有的连接被剪切了,剩下的都是有用的连接,整个神经元连接一剪切的过程,其实就是家庭环境养育塑造孩子大脑的过程。

这样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教养很重要

想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首要一点就是:孩子是否是自发性的、发自内心地去完成某件事情。一个自主的人,做事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激情、价值观、人生意义、自我认同,所以他的生活中充满积极情绪。做事时,可以得到更多的积极体验,得到积极体验后他就更喜欢做这些事情,由此就形成了一个正面循环,事情做得越来越好,生活感觉越来越幸福。自主教养就是以培育孩子的自主性行为为目的。家长在进行自主教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减少自身对孩子的“心理控制”,更多的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

在我儿子报兴趣班的事情上,我一直是尊重他的意愿,比如,有门课叫小小主持人,他上了一学期后不喜欢,我在第二学期就没有给他再报。但是,有门课我也没有做到取舍自如,就是跆拳道。我儿子在这学期初,说不想上跆拳道了,我一听就急了,立刻运用各种心理技巧,最终还是说服他去上了。丈夫在旁边冷眼旁观,没有说话,后来晚上单独跟我说:“你这也是双重标准,对其他课,孩子说不想上你就不给他上,对跆拳道,你就一定要他上。其实你和其他家长也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其他家长更看重文化课,你更看重运动课。”

我的大脑立刻自动生成了一堆大道理,什么儿童发展期啊,什么运动与智力发展啊,但话到了嘴边,又都咽回去了,因为我知道,他说的是对的。我从小学习成绩较好,但是运动能力较差,所以就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运动能力增强一些,算是补一补自己当年的缺憾。所以,虽然是打着运动发展的旗号,但其实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我内心的情感因素。当然,我并不是说,让孩子多运动就错了,而是提醒父母:在让孩子做事时,分清楚哪些是出于确实为他考虑的理智因素,哪些是自己的情感因素,会对孩子更有利。孩子生出来,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心愿的。

多感官、多途径的体验式学习

对12岁一下孩子来说,应以体验式学习为主,鼓励孩子用脑袋去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表达,让身体和心灵共同去体验、去感悟。

朵朵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在一节艺术领域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先让孩子们观看视频和图片,观察、欣赏一年四季不同花朵的形状、颜色、生长特点等,并请一些孩子和大家分享生活中看到的、了解到的花朵是怎样的。之后,带着孩子们去到学校后面的花园中近距离感受花儿的丰富多彩。孩子们一边闻着花香,一边追逐着花丛中的蝴蝶,非常开心。回到教室后,老师让孩子们把自己眼中的花朵,画在纸上,孩子们根据所见所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在纸上绽放。

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孩子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知觉,让孩子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更多的自主体验和感悟。

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儿童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指出,孩子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帮助下孩子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问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父母和老师要善于准确发现孩子的现有发展水平,对孩子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之后在这个“最近发展区”中进行我们的引导。逐步给孩子挑战,从最近发展区的下限,慢慢提高到最近发展区的上限。这个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立竿见影的,所以父母要有耐心。

如,小明和小刚年龄相仿,都是7岁,他们同时开始学钢琴。学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都通过了钢琴一级考试。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和观察,发现小明接受比较快,而且记忆力非常好,那么她就給小明一年以后的考试定的目标是四级。一级是小明的现有发展水平,四级是一年后小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从一级到四级之间的发展区就是“最近发展区”。老师要想办法通过训练帮孩子提高钢琴水平,这个过程对小明来说,有挑战性,但也是可行的。endprint

小刚也通过了一级考试,表面现象是,小刚和小明一样,都是一级水平。但是,老师根据他的特点和能力,认为一年以后他的考试目标是二级。如果父母没有了解到孩子的特点,认为别人是一级,你也是一级;所以别人要考四级,你也要考四级。这样孩子就很痛苦,因为四级不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从一级到四级的这个距离不是他的最近发展区。如果父母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是不断强迫、加码,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引导孩子走出“舒适区”,进入“挑战区”

其实孩子们比较喜欢做一些有挑战的事情。很多父母说,我们家孩子挺聪明,其实各方面表现也都挺不错,但是我知道他没有使出全力,没有做到最好。这是因为有些孩子喜欢待在安全区里,这保护了他们不必承受失败带来的痛苦,也免遭追求成功的压力。

我家大宝辰辰,今年7歲半,孩子爸爸平时喜欢健身,热爱运动,一次我们去商场购物,看到娱乐区有儿童室内攀岩设备,辰辰虽然跃跃欲试但内心深处还是有些害怕,不住地说“爸爸、爸爸,你陪我一起吧,我怕摔下来。”

这时,我采取的是鼓励政策,对孩子说:“你可以先试试不要爬那么高,爸爸会在下面一直接应你。”之后,爸爸把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都和孩子讲清楚。刚开始爬的时候,孩子爸爸在下面托举着他,爬到大约垂直高度1.5米的距离,辰辰觉得没有看起来那么危险,胆子也慢慢大了起来,开始脱离爸爸的帮助,自己手脚并用地往上爬。就这样在我们的不断鼓励,以及孩子的不断努力下,他完整的攀到了5米的高度。下来之后,他兴奋地对我说:“妈妈、妈妈,我是不是很厉害”,我在表扬了他之后紧接着问道“刚才妈妈看到你爬到一半的时候,停下来了,之后爬得越来越好,为什么呢?”,辰辰兴奋地说道“妈妈,我发现身体越贴着墙壁,爬得越快,所以我就紧贴着往上爬。”

整个过程中,孩子由开始的需要大人帮助到后来的克服内心恐惧、自主攀爬,体现了他的勇敢和独立,在攀爬的过程中能够动脑思考,并把想到的方法应用到实际中,这说明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并且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

除此之外,当孩子有挫折的时候,要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这个事情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哪里可以再提高,怎么提高,把孩子悲伤或者郁闷的心情转移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上,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会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当他们获得进步以后,称赞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和具体的一些方法、行为,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及要获得成功背后需要哪些品质和行动,而不是泛泛地说你很聪明、你很努力这类空洞的话。

当今社会,终身学习的思想已成为时代主流,父母在要求孩子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自身的修养和成长,做到与孩子共同砥砺前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明水平大脑
张水平作品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做不到
做不到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