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维护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权益故事二则

2017-10-11 07:55刘向华
中国火炬 2017年10期
关键词:艾克妇女儿童维吾尔族

刘向华

五老维护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权益故事二则

刘向华

面对宗教极端思想对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权益的侵蚀、危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作用,五老在维权行动中走在前面,被誉为“维护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权益的卫士”。这里介绍两个这方面真实的小故事。

故事一:噩梦醒来是早晨

夏依旦·艾克热木是伊宁县一位年轻的维吾尔族离异单亲妈妈。由于婚姻失败的打击,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蛊惑,她断绝了和外界的联系,开始穿戴“吉里巴甫”服饰,认为女人出去挣钱不符合伊斯兰教,更不能和男人一起工作,还让6岁的女儿开始学习念经,甚至对上门做工作的乡村干部产生了抵触情绪。维吾尔族五老胡尔西代木·马合木,主动提出与夏依旦·艾克热木“一对一”结对帮教。胡尔西代木·马合木真心同她交朋友,向她讲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和危害,要她依法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还带她参加县里组织的“去极端化”培训班。她的思想观念有了根本转变,认识到宗教极端思想是以关心少数民族妇女儿童之名,行侵害妇女儿童权益之实。她回归了正常生活。回忆起那段痛苦的日子,她动情地说:“现在想想真是后怕,我差点亲手毁了女儿的未来!幸好五老在这个时候拉了我一把,让我从噩梦中及时醒来!”2015年3月,夏依旦·艾克热木被乡党委录用为阿勒屯村的村干部,负责村里的团支部工作,工作非常积极用心,女儿入学后思想上进,学习成绩优秀,是班里的“三好”学生,她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五老在农村妇女民族服饰培训班搞调研

故事二:“我也有了家庭‘话语权’”

伊宁县英塔木镇托万克温村一组,有一位维吾尔族年轻妇女,婚后做家务,在家中没有“财权”,也没有“话语权”,受到别有用心的人鼓动,在手机上传播非法宗教类文字图片,2014年被公安机关查获,以分裂国家罪被判处6个月有期徒刑。县关工委对这一违法犯罪案例进行剖析,感到在家庭没有经济地位是少数民族妇女容易受到宗教极端思想蛊惑的主要原因之一。于是,他们向县委建议,在伊宁县已实施3年的冬季劳动力培训中,启动“半边天”培训项目。县委采纳了这一建议,开设了服装、家政、园艺、林木种苗等17个适合少数民族妇女特点的培训科目。这名妇女刑释解教后,维吾尔族五老买买提江·艾沙对她倾情帮教,动员她参加了就业技能培训,学会了服装制作的手艺,在英塔木镇与3名妇女合伙开了间民族服饰制衣店,生意日渐起色。2015年春节前夕,伊宁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我要上春晚”文艺演出活动,她不仅积极参加,还带领村里的年轻人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由她组织编排的诗朗诵“赞颂祖国”和舞蹈“苹果园”,在演出中受到好评。如今,她不仅增强了自身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在家中腰杆也直了,小日子过得挺红火。她骄傲地说:“我也有了家庭‘话语权’!”

猜你喜欢
艾克妇女儿童维吾尔族
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调查
南平检察院妇联共建合作机制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爱箱常满
爱箱常满
浅析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表演
多措并举 泉港妇女儿童事业结硕果
省“两会”代表、委员 关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小丑鱼吞石记
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