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浙江美术—馆正大气象 第四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

2017-10-11 03:08本刊讯
中国画画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堂中国美术学院双年展

杭州·浙江美术—馆正大气象 第四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

开幕式现场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共同为展览揭牌开幕

2016年12月2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主办,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美术馆、浙江画院承办的“正大气象—第四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共同为展览揭牌开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唐中祥,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田宇原,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施大畏,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刁玉泉,浙江画院院长孙永等领导和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共同出席了开幕式。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作为参展艺术家代表发言。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马锋辉主持开幕式。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在开幕式上致辞说,“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的创办是有特色、有文化战略思考的,每一届推出一个主题,从册页、长卷到中堂等,围绕着传统的文化和艺术样式,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和中国文化精神,这是一个有深度的独特的构思。……中国画以独特鲜明的艺术形式与观念,置身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堂画,则是最具中国文化精神的绘画形式之一。本次展览既有传统格局的中堂画,亦有现代中堂意义的作品。如何在新时期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自觉,本次中国画双年展就是最好的践行。”

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田宇原致辞说:“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每一届的主题,既各有特色,又一脉相承。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的主题为‘意之大者’,是为弘扬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来凸显蕴藏在中国画当中的民族文化气质和内涵。第二届为‘长卷视界’,重视手卷的观览和营造,追问与山河同游、与胸壑同游的境界。第三届则为‘辑页掇英’,彰显‘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的视觉观感和品读哲思。本届为‘正大气象’,旨在不断探寻对中国画传统形制的重新演绎,在回溯文化源头中,继承民族传统。”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致辞说,“以刘大为主席为代表的策展组邀约了来自全国的代表画家,从家国之颂、诗画之雅、民乐之风三个方面来重访中堂绘画的意义之所,重构绘画与中国人的家族家风的心灵联系,由此来推出中国画的正大气象,可谓匠心独运、气象恢宏。本次展览专门设计了诸多独立的中轴空间,突出地演示了中堂绘画的拱卫之势,以此营造中堂现场的总体效果,让我们一次次地亲临正大气象的心灵和身体感受。……我们衷心祈望通过中堂绘画,中国画能重建正大之气,中国家庭能够重建其观念与品位的传承,中国社会能够重建绘画的公共价值与传播。”

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秉持“回眸世纪发展之路,标新国画学术话语,重建当代文化联系,再造东方艺术高峰”的学术宗旨,自201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学术性和影响力的中国画展览。

根据第四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策展人刘大为、孙永的初步推荐提名,并经第四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艺委会第二次会议各位艺术委员的进一步推荐和审议表决,共有41位在当代中国画画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获得第四届双年展的邀请。他们分别是:“风”篇13人:张道兴、陈永锵、韩书力、冯大中、方楚雄、梁占岩、刘云、徐勇民、郑军里、杨晓阳、刘金贵、余昌梅、潘汶汛;“雅”篇14人:丁中一、江文湛、王涛、戴卫、闵学林、王镛、吴静初、朱道平、许钦松、孔维克、陈琪、陈辉、许俊、姚晓冬;“颂”篇14人:许勇、吴永良、杜滋龄、蔡超、王西京、程振国、赵建成、施大畏、白云乡、薛亮、何家英、王赞、马国强、刘泉义。

本次双年展所确定的“正大气象”学术主题,以“中堂画”为创作体裁,“中堂画”意即悬于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是由书画屏风演变而来,在清代至民国初年成为中国书画的重要样式。双年展试图展示“中堂画”的特殊文化价值和传统欣赏习惯,挖掘“中堂画”的精神内涵,梳理中国画传统样式对当代中国画的拓新发展,研究民族性绘画与中国文化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重现中国美术发展史的经典脉络,推进当代中国画的多元发展。

展览分为三个主题方向:

风·怀乡之风

“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民间形态的繁复多样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民间“中堂画”的山水、花鸟、人物都暗示着百姓对富庶生活的向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的价值观以及从生活经验生发的世俗哲学—“物我同一”的至高境界。这种植根于乡土气息之中的气象牵动着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之心。所以“风”篇描绘的是处在庙堂之高的正统书画艺术视野之外的怀乡之风、民俗之象。

雅·清韵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文人士大夫之雅,正直清幽,乃为君子风度,“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他们以礼乐精神为核心修养,联通个人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他们将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寄托于艺术创作,以此来升华自己的人格理想与人生境界。文人之雅在当今呈现的是崭新的气象、多样的形态、诗化的内涵,故而“雅”篇之“中堂画”展现的是当代新文人的清韵之雅、时代之风。

颂·堂正之颂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家与国乃是所有人心中的圣地,是“颂”的永恒对象,因此家国观念是中国人心中不变的烙印。从一个家族中的“中堂画”可以窥见其堂奥之深、堂正之气,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正是这样千千万万、经久不衰的家族生气,才铸就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天下观,云聚了泱泱大国千百年来的正大气象。因此“颂”篇用“中堂画”的创作形式谱写的是堂正之颂、家国之情。

当天下午,“正大气象—中堂画学术论坛”在浙江美术馆报告厅举行。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策展人高士名主持。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孔令伟,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视觉文化系系主任孙善春,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教授石宏超、副教授王欣,文化学者、时评家赵健雄,及参展艺术家丁中一、蔡超、吴静初、朱道平、孔维克、白云乡、梁占岩、刘云、许俊、刘泉义、姚晓冬、潘汶汛等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中国画中堂画的正大气象”“中国画与中国人的家风和家居”两个主题展开讨论。

展览展出了艺术家以“正大气象”为主题专题创作的中国画精品256件。

(本刊讯)

研讨会现场

猜你喜欢
中堂中国美术学院双年展
我写我心 书肇自然
——郎照玉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中堂龙舟文化元素在成衣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2020亚洲物流双年展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中堂的讲究
大连书家之于在池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