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坑”

2017-10-11 09:16史宇
东西南北 2017年16期
关键词:辟谷王源资质

史宇

中国的现代养生保健市场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技术标准尚未健全。在这个背景下,巨大的需求催生出鱼龙混杂的市场,似乎人人身边都存在养生乱象。

辟谷养生:玄幻外衣下的暴利营生

在各种养生奇谈之中,辟谷拥有大量的追随者。辟谷养生班日渐流行,“大师”们通过“点穴”为学员止饿,并宣称辟谷不但能减肥,还可以治愈高血压、心脏病和癌症。

“辟谷”源于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式。俗话说“若要人体安、三分饥和寒”。從医学常理推断,适当辟谷确实有益于健康。可如今泥沙俱下的各类辟谷养生班大行其道,且收费高昂,而学员的感受却差强人意,难逃谋取暴利之嫌。

市面上的辟谷养生班绝大部分都属于成熟的商业运转模式。据调查,北京某辟谷机构收费标准为:3天基础班1380元,3天精品班2380元,7天班6380元。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辟谷产生兴趣,各类辟谷养生班也在潜滋暗长。

春晓是济南一家房地产中介的职员,作为辟谷的体验者,她曾享受辟谷带来的身体改观,“皮肤变好了,也不长痘痘了。”每年春分和秋分的时候,她会准时开启“辟谷之旅”,每次长达14天,一坚持就是两年。

春晓坚持的是全辟谷,前三天只喝矿泉水,后四天喝枸杞、桂圆、红枣煮的“三宝水”,最后一周喝山药水,每次都会减轻10斤。但她更看重辟谷带来的精神提升,“能让你跟自然链接,与身体对话,加强身体自我修复的能力。”辟谷之前,春晓也有过轻断食的经历,“饿得头晕眼花。”但她说,真正的辟谷并不是简单地断食,还需要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会“服气”,这样不仅不会饿得难受,还可以照常工作。“每天要‘服气两个小时,我第一次辟谷时正赶上去美国出差,别人在飞机上吃饭,我却在‘服气。”

对于“服气”一事,学员徐祥龙体会更深。“把气当成食物含在舌尖,然后咽下去,就是受惊吓状。”徐祥龙坚信“过午不食”,他感觉,随着“服气”调养的加入,他能自然进入辟谷状态,饥饿感也变得不再明显。

同样的事情对于王源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王源曾在去年参加辟谷养生班,之后隔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全辟谷,时间5到7天不等。因为动辄3到7天不进食,辟谷可迅速瘦身,不少爱美女士反复用它来减肥。王源所在的养生班里,女士占了大半。“男女比例2比3,班里有个女生为了减肥,两个月内辟谷3次,减了20斤。”

王源用“洗脑”来形容辟谷班的状态,在那里,她切实感觉到人的意念非常有用。“会讲爱心与善心的课程,也会进行意念方面的小实验。”但王源始终没有进入那种“服气”就不饿的状态,她几乎调动全身的脂肪来对抗饥饿,第一次坚持5天就放弃了。

“本身气血虚的可能不太适合辟谷,在培训班第二天就有人晕倒,老师给掐醒再接着辟谷,有的最后都虚弱得不能起身了。”在那个辟谷班中,有三成学员会中途“逃跑”。“有的花了5000元报的7天班,最后坚持不住跟着报3天班的学员一起走了。”

事实上,所谓的“辟谷养生班”,不仅大师们资质认证的证书和相关业务早已被国家暂停,而且很多学员通过辟谷养生后,也出现了虚脱无力、影响工作等不良反应。

养生馆里“养出”伤病

现实中,打着“中医养生”旗号忽悠、欺骗百姓的所谓“老中医”、“养生大师”早已有之,上当受骗者也大有人在。市场上存在相当多的养生保健机构及从业人员不具备从事保健服务的资质,由于缺乏服务技术标准和规范,养生“养出”伤病甚至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今年4月,山东济南的石女士花了8800元在一家养生馆购买了拔罐排毒的理疗服务,一个疗程8至15天,一天三次,每次40分钟。如此高频率的拔罐让石女士痛苦不堪。从第四天起,石女士开始发烧,背部因拔罐出现脓肿。而养生馆工作人员称这一过程正是在排毒,发烧也有利于排出毒素。第九天,石女士因昏迷被送进医院。医生诊断,其背部因拔罐出现二度烫伤,需住院治疗。

一位业内专家说,根本无法查清养生保健机构的总数,“注册的经营项目和实际从事业务不相符的太多了,有的工商注册是咨询服务机构也在干养生保健。”这些本就没有资质的养生机构的从业人员绝大部分也是没有资质的。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规定,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类服务应由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服务岗位人员应取得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开展的服务范围应与取得的资质相一致,同时应持健康合格证上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杨金生说,2015年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增加了保健调理师,2016年12月,人社部公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确定“保健调理师”是唯一一个保健类职业。

据了解,考取这一证书的约150万人,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北京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真正接受过正规培训考取职业资格的人很少,56.25%的从业者仅通过内部培训就直接上岗。

监管缺位的现实尴尬

云南省卫计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认为,利益驱动、监管缺位、标准缺失,以及错误的养生观都是乱象的原因。

云南省卫计委一位工作人员说,卫计委主要管医院和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对这些非医疗机构的养生馆没有执法与处罚权;工商部门主要负责企业主体资格审核、经营行为规范及消费纠纷查处,很难对其经营项目的专业性有效监管;而馆内的保健品药品归食药监部门管,但也不是所有养生馆都出售药品。

“看似谁都能管,但其实谁都没法真正管。往往是出问题了,才由卫计委联合工商、食药监等部门联合行动,但多部门执法还没有完善的机制,协调起来存在困难。”这位工作人员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组长陈其广表示,治理中医养生馆乱象首先要明确监管主体,其次要围绕中医养生保健出台一系列规范标准。

其实,人的体质各不相同,保健方法也是各有差异。养生重在一个“养”字,想要通过某种手段一劳永逸的达到养生目的,就难逃被“养生陷阱”绑架的厄运。

(马芳荐自《齐鲁周刊》)endprint

猜你喜欢
辟谷王源资质
意林2019年12月
像马云那样辟谷,有用吗
阳光不锈
2017年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备案申请名单
红包王
“辟谷”能治便秘吗?
神奇的辟谷养生术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工程转包给别人出了事故我承担多少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