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孩子,改变着的“我们”
——探寻幼儿园户外晨锻的问题和对策

2017-10-12 12:59丁雅雯江苏省太仓市新区幼教中心香花幼儿园
幼儿100 2017年27期
关键词:分区设置区域

文/丁雅雯 江苏省太仓市新区幼教中心香花幼儿园

行走中的孩子,改变着的“我们”
——探寻幼儿园户外晨锻的问题和对策

文/丁雅雯 江苏省太仓市新区幼教中心香花幼儿园

背景

我园的户外分区晨锻以年级组为单位,分两块场地开展。其中,南场地地形较不规则,作为大班的活动场,场地上有种植园、玩沙地、两个大型玩具、攀爬墙、小车区等共11个游戏区;北场地大而规整,作为中班的活动区,场地上有旱溪、山坡、木质组合玩具、拓展类大型玩具、投掷区等共10个区。每个区域都有老师和保育员定点负责,并且每个区都提供20个手圈用于规定人数。

第一阶段:“善于观察,这样的标识合适吗?”

我们的问题:

为了方便教师观察幼儿对游戏区域的选择,购买了大量手圈。幼儿活动时,要把手圈带到相应的场地。但是使用过程中,幼儿反映,“用手圈太麻烦!”

我们的讨论:

用“手圈”来标识选择的活动场地并不是最合适的,主要表现在:

1.老师会忘记把手圈带到活动场地。

2.有的幼儿会忘记取或者还。

3.幼儿手里有桶,拿圈的时候造成桶扔的到处都是,很拥挤,甚至妨碍到他们的游戏。

我们的做法:

幼儿的桶就是可以用来标识的工具。在场地上画上点子,幼儿只要把桶放到点子上,就说明选择了该区域,这样既方便幼儿明确规则,又有利于桶的整理摆放。那么点子的位置如何确定呢?最终,以“方便幼儿取放、不干扰幼儿活动、不占用活动面积”为原则,确定了各区域点子的位置。

第二阶段:“乐于发现,幼儿不喜欢怎么办?”

我们的问题:

新材料投入以后,幼儿不感兴趣,怎么办?

我们的讨论:

原因:

1.有的老师不敢让幼儿玩。

2.材料单一,缺乏辅助材料进行变化组合。

3.老师不应该只是旁观者,要通过观察幼儿的活动来发现问题,提供支持。

我们的做法:

1.重新整理材料。我们对幼儿园现有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归类。

2.园部在材料上给予支持,解决材料缺失的问题。

3.设置公共材料区,完善材料的使用。幼儿可以根据需要去挑选材料。

4.根据幼儿需要和年龄特点,老师对于自己负责的区域预设一定数量的游戏内容,以便更有目的地组织幼儿活动。

第三阶段:“敢于倾听,我就想去那里玩!”

我们的问题:

1.来自幼儿:由于中大班运动场地的划分,晨锻时间,有些运动场地变成了“禁区”。

2.来自教师:材料如果能够再多一点就更好了。

我们的讨论:

原因:

1.同样是平衡区或者钻爬区,运动器械分在了南北场地,数量少了,没有发挥最大价值。

2.因为分年级组分场地活动,导致幼儿在晨锻时不能自由选择幼儿园的空间,有较多限制。

3.我们的户外面积很大,但从分区晨锻图上很直观的看出:我们利用的面积仅仅是一部分,没有用好场地资源。

我们的做法:

考虑到中大班幼儿在晨锻时间上基本吻合,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我们明确了下一步的改变——中大班混龄分区晨锻。

第四阶段:“追随孩子,我们还可以做这些!”

一、从大处着眼规划,关注区域的合理性

在开展混龄分区晨锻前,我们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全园的活动场地进行全面规划:哪些场地可以用起来?这些地方适宜设置哪些区域?需要多大的空间?周围的环境设施怎样利用?……我们充分挖掘本园的环境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将周围环境和运动区域进行有效结合。

(1)墙面变没用为有用。

我们幼儿园西面和北面有两块空墙,我们把一块墙变成了壁虎墙,一块变成了投掷墙。

(2)草坪变好看为好玩。

我们幼儿园除去小山坡,还有四块草坪,这三块草坪因为不大,之前都是作为景观绿化。我们这次充分利用草坪资源,把原来在北场地的木质玩具组合放到了大门口南面的草地上;又在壁虎墙边上的草地上布置上 “穿越火线”;在南场地攀爬墙边上的草地上固定上了螺旋形的梅花桩;把景观墙和边上的草地结合,摆上轮胎、小木房、梯子等,变成一个综合游戏区。

(3)汽车道变低利用为高效用。

沿着我们幼儿园教学楼的一圈,正好是一条环形的柏油汽车道。之前,我们只是截取了其中的两段作为小车区。这次,我们把两个小车区进行了整合,变成一个大型车类区,幼儿骑行范围不再是一小段的距离,而是整个幼儿园柏油道路的大循环。

(4)塑胶场地变空间大为价值大。

作为足球特色幼儿园,怎么可以没有足球运动区。但是足球场需要相对大的场地。而我们幼儿园正好有一块四四方方的场地。之前,这块场地被各个游戏区划分的七零八落,但是经过区域设置的改变,比如投掷区、木质玩具组合区等的撤离,这块场地正好空出来作为足球场,把这块场地大和规整的价值发挥了出来。

(5)户外运动场地变局部为全部。

综上,可以看出,我们的户外运动区域设置的场地范围从原来的南场地和北场地,扩大到了整个幼儿园户外场地。当然,也包括我们的中庭。

二、从小处入手创设,关注活动的全面性

(1)区域的设置是相对稳定,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幼儿身体的发展是全方位的,而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只能锻炼某一种或几种动作技能。因此,我们需要提前预设。设置的运动区域既有锻炼量大的区域,也有活动量小的区域;既有上肢的锻炼,又有下肢的活动;既有基本动作的锻炼,又有综合素质的活动,从而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幼儿获得多种运动体验,身体得到全面锻炼。

但是单一高结构的材料容易使幼儿失去兴趣,不能长久坚持。因此,我们在确定好基本的运动区域以后,在材料的提供上尽量选择一些低结构、多变性的材料,这类材料玩法不固定,幼儿可以自主探索、组合。例如,我们有一个区域里面都是自制水管运动器械,有高高低低的跨栏架和钻爬架,幼儿完全可以自由拿取,设障碍、摆迷宫。再如,我们提供大小不同的多层攀爬架、直梯、人字梯,等等,这个区域里的这些材料也完全是能够自由搭配的。另外,我们把一些低矮的固定梅花桩变为活动型,充分发挥现有材料的作用,玩法多样有趣。

(2)区域的材料是面向全体,但又不是没有挑战。

考虑到是混龄户外分区晨锻,所以在游戏材料的设置上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同一个区域中设置不同层次的材料,以满足全体幼儿的需要。以投掷区为例,我们投放高度不等、大小不一的投掷对象,投掷线距离不同,投掷物轻重不一,可满足不同水平的幼儿根据自己能力来选择。这样,能力弱的幼儿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能力强的有了挑战自我的机会。层次性的材料成为提高幼儿动作能力的催化剂。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满足幼儿喜欢刺激和挑战的需要。我们利用运动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创设具有挑战的运动环境,在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的同时,培养他们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品质,促进幼儿的健康。譬如,我们在紫藤架下挂上绳梯和长绳,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进行挑战。我们的攀爬墙有着力点大的轮胎墙,有着力点相对小一点的木制墙,还有着力点相对不稳的绳网,幼儿可以挑战不同难度的攀爬墙。我们还提供了高高的梅花桩,在小车骑行道上设置各种障碍,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刺激。

(3)区域的内容是注重锻炼,但又不是没有趣味。

户外分区晨锻的内容在满足幼儿体育锻炼的同时,在设置运动区域的时候,我们更多地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创设有情境的游戏内容。我们把一些运动活动融于生动有趣的游戏情节中,充分调动幼儿运动的积极性。譬如我们在小车区里设置了快递员的情境。孩子们戴上头盔,背上小包,选择小车就可以出发了。在整个环形车道上一共有六个信箱,幼儿需要把包里的小贴纸,也就是快递送到各个信箱,每送掉一个快递,就需要在记录卡上做一个标记,在这样逼真的场景中,孩子们情绪高涨,百玩不厌。再譬如在玩沙区,孩子们可以进行种树、种花游戏,也可以进行藏宝挖宝游戏,相对于单纯的玩沙子,带有游戏情境的玩沙游戏更受孩子的青睐。

三、从细节进行调整,关注环境的隐性作用

首先,分区晨锻具有愉悦性、开放性的特点。这种活动更需要将安全原则贯穿始终。场地的安全、材料的安全、游戏的安全、幼儿的安全都是成功开展活动的先决条件。我们将这些安全因素融入到场景设置中,充分运用人员资源,进行区域承包制,即每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另外,统筹安排保育员,确保孩子不离开成人的视线,为幼儿的安全做好周密的保障。另外,不同年级组的幼儿提供颜色不同的置物桶,利于区域教师分年龄段指导。最后,我们在音乐中设置换区信号,在保障幼儿自主的同时,关注一些能力相对弱的或者不愿意换区的幼儿,让幼儿在分区晨锻中玩得更充分、更快乐。

后续研究:“孩子在行走,我们还将做哪些?”

⒈ 加强对幼儿的调查或者访谈,通过孩子的表现,根据孩子反应,及时分析原因,继续调整我们幼儿园的混龄分区晨锻环境。让户外分区晨锻变成 “行走着的区域”,而不是停滞不动。

⒉ 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成为一个好的观察者,从而支持孩子的行为,让自己的“包干区”一直保持活力。

3. 作为中大班混龄分区晨锻,在材料、游戏情境的层次性上面还需要继续挖掘、体现。

⒋ 参照《指南》,进一步调查分析现有区域的动作技能、发展目标等,继续完善分区晨锻内容,比如投掷。

⒌ 往科学性的混龄户外分区晨锻发展,在运动的均衡性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猜你喜欢
分区设置区域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分割区域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浪莎 分区而治
区域发展篇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