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5年我国高职院校专利拥有量统计分析

2017-10-12 09:00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

周 源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南京 210023)

2012—2015年我国高职院校专利拥有量统计分析

周 源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南京 210023)

专利是高职院校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数据,从获得授权专利类型、授权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地区分布等不同维度,对2012—2015年我国高职院校专利拥有量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高职院校优势技术领域,结果表明,高职院校专利以实用新型为主,自主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方面差别大。为促进高职院校专利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应强化目标管理,提升专利意识,细化考核方案,彰显高职特色。

高职院校;专利;创新能力;聚类分析

Abstract:Patent is a significant indicator of the self-innovative abi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database of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fi ce of China (SIPO), the paper statistically analyses the authorized patent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erms of patent type, patent quantity, area distribution, etc. from 2012 to 2015. The paper employs the cluster analysis to analyse the technology area of strength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s utility models as the main type of innovation and vary greatly in their indigenous innovation, especially in the patent quantity per 10000 pers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patent innovation activ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raise patent awareness, specify appraisal programme, and highlight the special featur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 Patent; Innovative ability; Cluster analysis

专利是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指导下,从2011年起,我国首次将专利统计指标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的目标[1]。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又进一步完善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考核评价实施方案,指导全国各地将专利统计指标纳入政府核心考核评价体系。截至2015年底,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6.3件,远超“十二五”规划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的设定目标[2]。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应用型高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投入与建设已得到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高职院校总数已达1 334所[3],占当年普通高校2 553所的52%。目前,国内众多高职院校各类人才交融汇聚,专业设置门类众多,与企业一线结合紧密,鼓励政策比较优惠,技术创新条件较为优越,逐步具备了成为技术应用与技术创新领域中一支重要生力军的基础条件。专利作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体现了高职院校创新能力与绩效。本文选取2012—2015年高职院校所获得的授权专利,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分析高职院校自主创新能力,从获得授权专利类型、专利数、专利地区分布等不同维度评估高职院校创新情况。同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高职院校优势技术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高职院校专利技术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高职院校名称与数量采用教育部2015年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3]。2012—2015年高职院校数量呈现稳定并微量增长趋势。高职院校2012年为1 297所;2013年为1 321所,比上年增加24所;2014年为1 327所,比上年增加6所;2015年达1 334所,比上年增加7所。高职院校专利统计数据全部检索自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2015年各年度专利公布公告[4]。在检索专利数据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年高职院校的变化情况,对于已更名的高职院校,分别采用新旧校名进行检索;对于申请专利时使用校名有差异的高职院校,如天津职业大学申请专利时用天津市职业大学,则分别采用天津职业大学和天津市职业大学进行检索,以确保查询结果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二、高职院校专利数及分布

1.专利数

2012—2015年高职院校专利数共40 435件。其中,发明专利较少,但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以实用新型专利为主,且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外观设计专利增速为波浪形发展,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见图1)。

在2012—2015年高职院校专利数中,发明专利2 168件,占5%;实用新型专利30 123件,占75%;外观设计专利8 144件,占20%(见图2)。

2.专利分布

拥有专利的高职院校,2012年为256所,占19.7%;2013年为325所,占24.6%;2014年为398所,占30%;2015年为533所,占40%。高职院校拥有专利数与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从拥有专利的类型看,各年拥有实用新型专利的高职院校最多,增速最快;拥有发明专利的高职院校也从2012年的87所增加至2015年的205所;拥有外观设计专利的高职院校也逐年增加(见图3)。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示范院校,其拥有专利的情况也呈现极大的不平衡性,有13所示范院校在四年间未获得任何专利。

发明专利是三类专利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类。四年间有44所示范院校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按地区分布,44所示范院校分布在25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河南3所、黑龙江3所、湖北3所、上海3所、新疆3所、安徽2所、河北2所、湖南2所、吉林2所、辽宁2所、山东2所、四川2所、天津2所、浙江2所、北京1所、甘肃1所、贵州1所、江西1所、内蒙古1所、宁夏1所、青海1所、山西1所、陕西1所、西藏1所、云南1所。按示范院校建设时间划分,44所示范院校包括2006年示范院校9所、2007年示范院校17所、2008年示范院校18所。

图1 高职院校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数

图2 高职院校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数比例

图3 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高职院校

三、高职院校专利优势校

1.发明专利优势校

2012—2015年拥有发明专利的高职院校共274所,发明专利总量2 168件。对照国家知识产权发展“十二五”规划给定的“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可将全国高职院校区分为专利创新强校、专利创新贡献校、达标校、基本达标校和尚未达标校。在专利创新贡献中,2012—2015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苏州职业大学发明专利总量高达100件以上,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也达72件,在40~70件之间的有6所,在33~40件之间的有9所(见表1)。以每所高职院校人员当量10 000人统计,四年发明专利总量大于等于33件,即十倍于统计指标的高职院校定义为发明专利优势校。

在拥有发明专利的高职院校中,示范院校55所,骨干院校49所,一般院校158所,民办院校12所。按地区分布,拥有发明专利的高职院校分布为:江苏50所,浙江27所,广东26所,山东20所,河南18所,四川11所,福建10所,广西10所,湖南10所,重庆10所,河北9所,安徽8所,湖北7所,山西7所,天津7所,辽宁6所,内蒙古5所,陕西5所,上海5所,黑龙江4所,北京3所,甘肃3所,新疆3所,云南3所,海南2所,江西2所,贵州1所,吉林1所,宁夏1所。

2.实用新型专利优势校

实用新型专利是高职院校专利的主体。2012—2015年拥有实用新型专利的高职院校共588所,实用新型专利总量30 123件。

在拥有实用新型专利的高职院校中,示范院校83所,骨干院校84所,民办院校53所,其他院校368所。按地区分布,拥有实用新型专利的高职院校分布为:江苏62所,河南47所,广东45所,浙江39所,湖南38所,山东37所,黑龙江30所,安徽28所,河北24所,四川23所,湖北21所,重庆21所,福建18所,辽宁17所,广西16所,江西14所,天津12所,内蒙古12所,山西11所,陕西11所,贵州10所,甘肃9所,云南9所,新疆8所,北京7所,吉林6所,上海6所,海南4所,宁夏3所。

值得注意的是,由表2可知,高职院校实用新型专利优势校排名前十中,华东地区高职院校占9所,排名前三的均为非示范和骨干院校。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以1 187件实用新型专利雄踞榜首,该校曾获得全国高校实用新型专利年度冠军。

表1 高职院校发明专利优势校排名前十四 件

3.外观设计专利优势校

2012—2015年拥有外观设计专利的高职院校共207所,外观设计专利总量8 144件。高职院校外观设计专利优势校排名前十见表3。

表2 高职院校实用新型专利优势校排名前十 件

表3 高职院校外观设计专利优势校排名前十 件

在拥有外观设计专利的高职院校中,示范院校37所,骨干院校44所,民办院校18所,其他院校108所。拥有外观设计专利的高职院校分布为:江苏43所,浙江24所,广东22所,山东15所,河南13所,黑龙江13所,安徽8所,四川8所,重庆8所,广西5所,江西5所,辽宁5所,云南5所,湖南4所,陕西4所,上海4所,天津4所,福建3所,河北3所,北京2所,甘肃2所,海南2所,吉林2所,贵州1所,湖北1所,新疆1所。

4.专利创新综合实力优势校

综合评价高职院校的创新能力,应充分考虑发明专利授权经过实质审查,是质量更好、技术含量更高的专利,是衡量高职院校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也是高职院校的创新形式。根据三类专利创新程度的强弱及相关标准,将权重分配为:发明专利权重100,实用新型专利权重10,外观设计专利权重1。归一化计算后,得到高职院校专利创新综合实力优势校排名前十(见表4)。

四、高职院校专利领域

1.发明专利大类

按照发明专利内容聚类分析,将高职院校发明专利分别归入国际专利分类IPC的8个部,高职院校发明专利IPC各部数量见图4及技术领域分布见图5。

由图4和图5可知,高职院校发明专利A部(人类生活需要)的数量最多(占23%),其次是B部(作业;运输)占21%,C部(化学;冶金)占19%,G部(物理)占15%。高职院校发明专利占比较少的为D部(纺织;造纸),E部(固定建筑物),F部(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H部(电学),分别占4%、5%、6%、7%。

对高职院校发明专利细分,可归入103个大类,其中发明专利数大于35的专利大类有20项(见表5)。

表4 高职院校专利创新综合实力优势校排名前十

图4 高职院校发明专利IPC各部数量

图5 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2.优势发明领域

高职院校在某个专利大类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可认定这个大类为该校的优势领域。本研究采用3项发明专利为阈值,全国共72所高职院校拥有优势领域。囿于篇幅,本文仅给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发明专利优势领域(见表6)。统计数据可参阅周源《中国高职院校排名研究年度报告(首卷)》[5]。

由表6可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A43, B22领域拥有极大的优势,其发明专利总量已接近全国高职院校同大类发明的一半。而B23, C23, E01, H02大类也是该校重要的创新领域。

可见,利用发明专利数确定高职院校技术创新优势领域,说服力强,操作性好,可用于重点专业确定或创新领军人物遴选及高职院校的选优工作。

五、结论与建议

专利作为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志和体现,在衡量高职院校万众创新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专利数和高校排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6],可用作评价高职院校的相关指标。对2012—2015年高职院校专利拥有量进行统计分析,可定量掌握高职院校自主创新状况,帮助高职院校开展目标管理,了解本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的专利创新位次;挖掘高职院校发明专利优势领域,可应用于发现与评价创新型人才,确定特色与重点专业。目前,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以实用新型专利为主,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差别大。为促进高职院校专利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目标管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国际通用标准,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指标。高职院校应明确责任担当,奋力开创万众创新局面;强化目标管理,定时开展评估,实时进行监控,努力使指标达标。

(2)提升专利意识。通过举办讲座,开设选修课等形式,培养创新意识。在申报成果、论文发表、参加竞赛之前,要先想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不断强化对技术成果申请专利保护的意识。

(3)细化考核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建立有效的专利转化激励机制;细化资助政策,不搞一刀切。发明专利申报过程较为繁琐,申请费用高,取得发明授权时间长,要调动提高师生员工申请发明专利的积极性,提高发明专利的奖励力度,同时注重发明专利转化成效。

表5 高职院校发明专利大类

表6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发明专利优势领域

(4)彰显高职特色。高职院校创新成果适合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对于这两类专利,不能仅以专利授予量为评价标准,应开展二次评估,对于那些市场前景较好的专利,应关注其专利成果的转化,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1] 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专利统计指标首次写入5年规划,每万人3.3件专利[EB/OL].(2012-04-24)[2017-02-20].http://www.china.com.cn/news/2012-04/24/content_25220208.html.

[2] 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3件[EB/OL].(2016-01-08)[2017-02-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1/08/c_128607318.htm.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2015-05-21)[2017-02-20].http://www.moe.gov.cn/public fi les/business/html fi les/moe/moe_229/201505/187754.html.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公告查询[DB/OL].(2015-12-30)[2017-02-20].http://epub.sipo.gov.cn.

[5] 周源,陈国荣.中国高职院校排名研究年度报告:首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6] 沈淑娴,张晨琳.高校有效专利数量与综合排名的相关性分析—以江苏大学为例[J].科技视界,2014(31):118,287.

[责任编辑:吴赣英]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uthorized Patent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from 2012 to 2015

ZHOU Yua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Nanjing, 210023, China)

G718.5; G306.3

A

1671-4326 (2017) 03-0034-07

10.13669/j.cnki.33-1276/z.2017.052

2017-03-06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O4KJDS520088)

周 源(1955—),男,江苏泰州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科技评价、大学排名、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
关于同日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相关问题探析
专利
方大九钢新获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与专利
以色列新《外观设计法》8月7日生效
局部外观设计保护中的几个问题
德国实用新型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外观设计专利的后续保护及其限制
外观设计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专利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