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火不能忘却的世纪警示

2017-10-12 02:09许传升
城市与减灾 2017年5期
关键词:消防队员楼梯间消防队

许传升

伦敦大火不能忘却的世纪警示

许传升

许传升,原山东省东营市、泰安市消防支队支队长,从警2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后获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硕士学位,长期在消防基层一线工作,对火灾防控、灭火抢险救援作战、消防信息化、消防科普等均有较深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曾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消防科普十佳工作者,并荣获首届“火凤凰”奖杯;曾参与编写《中国消防手册》和部分标准,发表多篇关于火灾防控和作战方面的论文;研发的消防部队大数据作战记录分析系统,获得2项专利和5项软件著作权。

1666年9月2日,伦敦发生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火灾。凌晨1点左右,伦敦普丁巷(Pudding Lane)一间面包铺失火,由于风大,火灾迅速蔓延,大火烧了4天,伦敦80%的城区过火,烧毁13200间房屋、87座教堂、44家公司,5人死亡。

350年后,2017年6月14日凌晨,伦敦再一次发生了令全球关注的高层建筑火灾。

图1 正在熊熊燃烧的大楼

那个熊熊燃烧的大楼

很多晚睡或早起的人,在现场,或通过电视直播,都被那个像火炬一样的大楼惊呆了。看起来,整栋楼都在燃烧,巨大的黑烟,猩红的火舌(图1)。

这栋大楼就是格伦费尔塔。

廉租公寓

起火的格伦费尔塔(Grenfell Tower)大楼,是一栋政府福利保障公寓楼。大楼位于伦敦北肯辛顿区(诺丁山附近)格伦费尔路(Grenfell Road),北侧毗邻肯辛顿奥尔德里奇学院(Kensington Aldridge Academy),南侧毗邻兰卡斯特西部地产(Lancaster West Estate),西侧为拉提姆路(Latimer Road)(图2)。大楼于1974年建成投入使用,24层、高度67.3米,其中居住单元20层,有公寓120套、大约350人居住。除普通住户外,大楼底层有社区共享空间4层,设有拳击俱乐部、托儿所等场所。

图2 格伦费尔塔的地理位置和周边情况

图3 大楼重新装修后的外貌

图4 大楼外墙结构示意图

重新装修

2015至2016年,当地政府投资大约1000万英镑,对大楼翻新装修(图3),主要是增加保温层,并更换了窗户和公共供热系统。为了使大楼更漂亮,整个外墙贴上了铝制的装饰板。装修使用的保温材料并非不燃材料,是产自于美国Arconic的一种含有聚乙烯材料,具有可燃性。并且大楼保温墙体和漂亮的外覆层之间未完全填充,形成了可供空气流动的空腔(图4)。装修还在2~4层新增加了7户公寓,装修之后,大楼的公寓达到了127套(也有资料说是129套)。

消防设施

从设计和装修的图纸来看,大楼的每层大约有376平方米,有6户。在住宅部分,每层的中心位置是两部电梯。另有一部封闭的楼梯,这部楼梯也是大楼所有人唯一的内部逃生通道。由于建设的时间较早,大楼内部没有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仅有部分家庭在户内设置有燃气报警器。

早在2013年2月,该公寓楼的住户组织发现大楼里的灭火器超过12个月没有检修,有的甚至从2009年后就没有检修。2016年11月,住户组织发表公开声明称,公寓楼在2013年曾因电路布线错误,发生了一段时间的大范围电力故障,并警告公寓管理者,消防通道严重堵塞,但公寓管理者并未给予回应。还有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就是大楼周边的消防车通道极其狭窄,有些方向不能通行,能够通行的也很难停靠。

疲于奔命的消防队

14日凌晨,在0时50分左右,火灾发生了。起因是住在四楼的一户家庭,冰箱起火,户主手忙脚乱地扑救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火灾迅速在室内蔓延。

火灾来了,出发

0时54分,伦敦消防局接到格伦费尔塔火灾报警。

1时0分,离得最近的消防员到达现场,很多被困人员正在逃生。1时19分,火势迅速蔓延至顶部。1时32分,云梯车到达10层楼。……

6月15日1时14分,火灾得到彻底处置。

在整整一天多的时间里,有250名左右的消防员和45部消防车投入作战。伦敦消防局的局长表示,这是她29年来消防经历中从未见过的火灾。

高温,浓烟,内攻,救人,搜索……消防队员累的精疲力尽(图5)。

图5 连续作战后席地而坐的消防队员

捉襟见肘的力量

目前我国很多地级城市可轻松派出300名消防员和50部左右消防车,相比之下,如此大火,伦敦调派到现场的消防警力之少,让我们感到吃惊。

媒体披露了其中的一些细节:近年来,由于伦敦火灾防控工作卓有成效,伦敦市政府认为可以裁撤部分消防队站。2014年1月9日,将成为伦敦消防史上重要的一天,从上午9时30分开始,10个消防站被永久关闭,552名消防员被解雇,从而使伦敦的消防队站减少到102个,消防员减少到5800人。

即便如此,在一场大火中仅仅调出250名左右的消防队员,也还是显得太少了。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外控扑救,需要配备登高类和举高类消防车等。在这方面,伦敦也显得准备不足。由于资金的原因,他们仅仅配备了举升高度32米的消防云梯车,在这次火灾中只出动了3部。有一辆从伦敦西南的萨里州增援的举高车,也只有42米高。

力不从心的外控

在建筑起火时,英美国家更多注重于内攻灭火。

这是因为建筑火灾蔓延的主要通道是建筑内部的房间、楼梯和各类管道的缝隙。内攻灭火可以直接打击起火点和燃烧区域,可以阻止内部的蔓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战术。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建筑火灾通过建筑外窗外墙向上蔓延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在外墙上缺少可燃物的支撑,很少能够扩大成灾。所以一直以来,内攻灭火,外控辅助,就成了消防队作战的基本战术。这样的作战理念和习惯深深地影响着消防队员。大楼起火后,第一出动的消防队员迅速进入建筑,到达四层,并扑灭了冰箱和室内的火。但遗憾的是,由于第一时间没有外控,或者在消防队到达时,火灾已经通过外窗,引起了外保温材料的燃烧,在外保温层和外墙体装饰层的空隙产生的烟囱效应影响下,15分钟左右,火灾就蔓延到了最顶层。

这是一场特殊的火灾。时间,定格在大约1时19分。

图6 外控的作战阵地和作战部署图(图片来自橙SIR)

初战出动的消防队也许并没有配备举高类的消防车,即使配备,此时也势单力孤。通常的水枪射程,大概是15米,只能到5层楼。初战的消防队在内攻灭火的同时,难以兼顾外控,他们携带的水和能够使用的消防队员远远不能满足多线作战的要求。

1时32分,32米云梯车举升到达10层。此时,大楼的多个方向、多个房间已经进火燃烧,由于大楼周边消防通道狭窄,车辆进入和停靠较费周折,同时云梯车的供水要求极高,并且一部车最多只能控制大楼的一个侧面(图6)。控制火灾蔓延、挽回危局的努力宣告失败。此时,猛烈的燃烧导致大楼外墙的材料不断掉下,在大楼底部除了消防车之外,消防队员都无法接近,外控阵地难以设置(图7)。

伦敦消防局继续升级火警,不断调兵遣将。陆续增援到来的3部云梯和举高车在大楼的四面形成作战阵地,在大楼周围部分较低楼层的顶部,消防队员也架设了水炮向上射水(图8、图9)。

图7 燃烧掉落物严重影响地面战斗展开

图8 实施外控保护

图9 在这辆举高云梯车的保护下,火灾的蔓延得到局部控制

图10 经过大火洗礼,大楼最终定格成的画面

图11 疲惫无奈难过流泪的消防员

部分消防队员甚至在底层架设了消防梯,试图进攻室内火灾和救人。

这些努力并没有白费,我们发现火灾后大楼的低层,有些是10层以下的部分,外墙仍然是完好的,并且还有部分房间并未过火(图10)。

艰难的内攻

在扑灭冰箱火灾之后,消防队员发现,事情正在越来越糟糕。越来越多的房间着火,到处都是等待救援的人。由于封闭楼梯间只有一道门,从燃烧房间里面窜出的烟气,不时地进入楼梯,从楼梯间进攻和疏散人员变得十分困难。

消防指挥官在判断形势之后,派出100余名消防队员轮番进入楼内,展开内攻灭火和搜索救援。

此时较为有效的作战战术,就是尽可能排除楼梯间内的烟气,关闭楼梯间的防火门,营造一个救生安全通道。要达成这个目标,首先要消灭掉楼梯间和各公寓户门公共空间可能的火灾,防止烟火威胁消防队员。接下来要确认所有燃烧的室内是否有人待救,对无人待救的关闭其房门,避免烟气溢向楼梯间。搜索所有未燃烧的房间,将被困在户内的人员营救出来,通过楼梯输送至地面。

整个的内攻作战行动,工作量非常之大,并且需要密切协同和配合。因为要清理20多层的楼面,需要排烟,需要灭火,需要铺设水带,需要供水保障,需要破拆,需要营救人员,需要保护好消防员自己不受伤。在初期,消防队员还要随时中断行动,救助已经跑入楼梯间,或者已经在户外空间受到伤害的人们,将这些人救助护送到地面。

进入室内搜救非常危险。在破拆房门之前,必须判断室内火灾发展的情形,避免开门时发生轰燃。这就需要水枪手的准备,楼层越高,水枪的准备越消耗时间。并且破门也是个缓慢的过程,特别是有些门受到高温和烘烤之后,已经有些变形。在高温和有烟的建筑内部,在楼梯间上下往返,在着火的房间内外穿梭,背负着沉重的空气呼吸器钢瓶,外加厚重的消防员战斗服,头盔和靴子,这使得作战极其艰难。

持续近25个小时的作战,这是伦敦消防史上最为艰难的一天。所有参战的消防队员接受煎熬,接受极限体力的挑战。面对那些悲惨的场景,甚至有消防队员崩溃落泪(图11)。

自救和逃生

突如其来的大火,楼内的几百名住客,瞬间经历了生死考验。

在家呆着,还是开门逃生?

在格伦费尔塔楼内,每层都贴着一张醒目的告示(图12)。这是全英国都有的发生火灾之后的行动指南,最上面的英文是这样写的:There is “stay put” policy for residents unless the fire is in or affecting your flat.也就是说:如果火灾不是发生在你自己的户内或有可能影响到你所在的屋子,那么,呆在原地会更好一些。

从告示本身来讲,这句话相当科学和合理。但是相当多的人,包括大楼的管理人员,甚至包括消防队员,都没有注意到那个“或”(or),没有思考“或能影响到你所在的屋子”这段话。他们凭经验认为,类似这样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一户发生火灾不至于影响到全楼。火灾发生后,消防队员和火警受理中心对大多数报告火警的人员的建议是:呆在室内,等待消防队员灭火和救援。

但是最新的装修,使得火灾从楼外墙壁迅速蔓延。这是一场大家都没有料到的火灾,最初的错误判断和错误引导,使得很多人呆在家里没跑。当火灾从外墙过来,轻而易举地烧破窗户,突入室内,引起大量房间着火的时候,人们几乎完全懵掉了。

从10楼扔下来一个孩子……

有幸运的人,还有不幸运的人。

一位绝望的妈妈为了让孩子活命,将他从9层或10层扔下,被楼下一名男士接住。

还有一名幼童被家长从5楼窗口扔出逃生。

一对来自埃塞俄比亚夫妻带着孩子一起逃生,然而其中5岁的儿子在逃离时失踪……

现场“宛如地狱”,到处一片凄惨叫声,有人亮手电筒求救,直到火焰将其吞噬。

火灾发生之后,住在22楼的台湾女孩李闹米,在屋内坚持了90多分钟之后,凭自己的冷静,从楼梯间用了5分钟成功逃生。

有个妈妈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她带着6个孩子跑下楼梯,但到地面时,有2个不见了。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

与350年前的伦敦大火相比,这次火灾造成了至少80人死亡(图13)。

对许多消防队员来讲,这都是他们此生中遇到过最难忘,最惨烈,最无助的火灾。

无数人在质疑,政府应对不力,首相也被追问和声讨。

这是全新的情况,火灾从大楼的外墙大规模快速蔓延,而全英国还有数以万栋这样的大楼。

人的生命极其脆弱,在火灾面前,犹如一张燃烧的纸片。

全世界的人们,通过电视观看了这场火灾,给我们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象,火灾无情,人命关天。

图12 大楼内张贴的火灾逃生指南

图13 大楼各层遇难人数

警示

这既是对伦敦的反思,也是对世界的警示,更是对自己的警醒。

在发生火灾时如何正确应对,如何保护自己并帮助他人?

高层建筑的火灾,到底要如何控制和扑救?

建筑的外保温层,从材料到施工,应如何加强管理?

消防队的作战水平,应如何提升?

每一个住在高楼里面的人们,是否知道哪些是必须掌握的消防常识?

我们的消防环境,安全吗?我们应该为之做些什么?

警钟长鸣,消除火灾隐患,刻不容缓!

感谢泰安消防支队长赵振国博士、感谢网络好友特勤中队长橙SIR,他们为本文提供了大量资料并提出宝贵意见。

猜你喜欢
消防队员楼梯间消防队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楼梯
更正
地下疏散楼梯间防烟设计探讨
淬炼铁血丹心 践行使命担当——天津港集团公司企业专职消防队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厦门的“奶奶”消防队
楼梯间 要小心
消防员救火
微型消防队
积极探索专职消防员纳入事业编制管理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