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为牵引提升湖北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

2017-10-12 02:09毛以伟
城市与减灾 2017年5期
关键词:雨情气象局防汛

毛以伟

以需求为牵引提升湖北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

毛以伟

毛以伟,硕士,武汉中心气象台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服务工作。作为技术骨干,先后主持或参加多个科研项目,2014—2016年,连续三年参与主持中国气象局山洪工程建设项目子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降雨因子对湖北省山地灾害的影响分析》一文被EI收录,并获湖北省科协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参编图书3部。主持或参与的项目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成果二等奖1次、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及厅局级科技进步奖多次。

2015年“6·1”沉船事件,给湖北的气象服务工作敲响了警钟。在2016年防汛检查期间,中国气象局给湖北省气象局提出了“重大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不许出差错”的明确要求。为此,湖北省气象局全体工作人员都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为了达到气象服务工作要求,2016年我们一改以往过度强调预报预警质量的老常态,启用了以用户和服务对象“需求为牵引”的新常态。凡是服务对象和用户需要的,我们就千方百计地去满足去实现;凡是服务对象和用户不需要的、评价不高的产品,我们则坚决弃用。用户要求预测预报预警的提前量,我们就重点增加预测预报预警的提前量;用户要求加强产品的服务频次,我们就不论深夜还是白天,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坚持高频次全时段服务。正是因为湖北省气象局牢牢把握了服务对象和用户的“需求”这个第一要务,2016年汛期,湖北省气象局在面临98+(降雨强度超过1998年)的严峻防汛形势下,在气象服务上打了一场绝地反击的翻身仗,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和预报服务取得双丰收,向省委省政府、中国气象局和湖北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需求为牵引”引领气象服务工作新常态

(一)预测预报预警“敢报不惧空报”

湖北省委主要领导在防汛大会上有一句话年年讲,那就是“防汛是湖北天大的事,宁可备而无汛,不可汛而无备;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湖北省2016年的气象服务工作领悟到了这句话的精髓,实现了“敢报不惧空报”的担当。

1.气候预测“敢报”

2016年5月份,湖北省气象局向省委汇报汛期天气情况时,特别指出“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汛期要防范出现98+,防汛必须做好超出常规的准备”。在5月26日报送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气象信息专报上,明确提出“梅雨期降水将偏多明显,长江中下游出现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加强江河湖库的防汛工作,提前落实防御重大灾害的应急准备措施”。这样“敢报不惧空报”的气候预测在近十五年的同类材料中,十分罕见。

事实证明,湖北省气象局提出2016年要加强防范超过1998年汛情的气象预测是完全正确的。比较1998年与2016年汛情,2016年汛情在以下几个方面较1998年更为严峻:一是累计雨量大,为历史同期最高,30%县市入梅雨量超过1998年主汛期6~8月降水总量(图1)。二是降水强度大,多地出现历史极值。麻城等6县(市)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加密站出现日降水量702.6毫米(麻城天台山)和1小时158.8毫米(宜昌龙泉山村)极端值。三是强降水覆盖面广,大暴雨出现站次居历史第一。入梅以来,全省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分别达到104和6个县市(次),而1998年同期只有55和5个县市(次)。四是中小河流水位超历史最高纪录。全省6条中小河流均超过保证水位,其中4条河流水位超最高纪录。而1998年只有一条河流超保证水位。五是五大湖泊水位超历史最高水平。洪湖、梁子湖、长湖、斧头湖、汈汊湖水位平均值高出1998年同期1米。其中3个超保证水位,并超历史最高纪录。六是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多站超1998年(表1),螺山、汉口、黄石、城陵矶等站水位超1998年0.08~0.42米。七是罕见内涝。6月30日至7月6日武汉周雨量达582.5毫米,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城区出现大面积渍水,南湖、汤逊湖区有的小区积水一个多星期,为近30年少见(图2、图3)。荆门沙洋市7月18日至20日,48小时雨量850毫米,整个城市一片汪洋,万名群众转移安置。

表1 2016年7月10日长江中下游干流水情比较表

图1 2016年6月30日08时—7月7日08时湖北省累计降水量分布图

图2 武汉南湖雅园居民通过栈桥进出

2.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敢报”

2016年6月18日入梅以来,湖北省气象局重点加强了短期、短时临近及气象预报预警等业务的有机衔接,提前预报了入梅以来六轮强降雨过程影响的主要区域、重点时段以及可能产生的灾害影响。特别是6月29日在重大气象信息专报上预报“我省除十堰以外将有一次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累计雨量一般80~150毫米,其中,荆州、潜江、仙桃、武汉、孝感、黄冈北部等部分地区将达200~300毫米、局部400毫米以上,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此轮降雨中心可能出现在随州、孝感以及黄冈北部,需重点防范。”(图4)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7月1日,省政府主持工作的常务副省长及其他三位副省长、长江委主要负责人到省气象局召开省防指全体成员单位会议,要求各单位将“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作为头等大事,拉开了全省决战98+的序幕。7月4日上午,省委书记通过省委专线连线湖北省气象局,表示气象预报很准,称赞气象部门是千里眼。在重大气象信息专报上点出“400毫米以上”,在湖北省的决策气象服务中也是少见的“敢报”。

图3 2016年7月8日,武汉南湖片区抽水排涝

图4 2016年7月1日,荆门钟祥发生严重洪涝

3.气象预警上“敢报”

在预警上,2016年同样“敢报不惧空报”。7月19日09时56分,湖北省气象局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过去6小时,钟祥、沙洋、荆门局部降水已达200毫米以上,其中沙洋北部降水已达500毫米,预计上述地区仍有100毫米以上降水,伴有雷电大风,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等级很高,请注意防范。”红色预警不算特别,200毫米降水也不算特别,在已经达到500毫米降水时,果断及时发出还有100毫米以上降水,这绝对算是特别,在湖北省的预警服务上还是十分罕见的“敢报”。“敢报”带来了直接的减灾效果,荆门市救灾部门根据预警,及时紧急转移安置32637人,其中集中转移安置9350人,分散安置23287人,做到了无人员伤亡。

(二)实现了预警时效的超常规“提前量”

汛前,湖北省气象局开发了一键式预警发布系统、雷达资料共享系统、自动站综合显示分析系统,加强了基层技术培训,强化了县级短临预警业务能力,极大地提高了预警效率。特别是一改以往以预报预警质量为唯一标准的考核机制,提出了防灾救灾“时间就是生命,提前预警就是抢救生命”的预警新观念,2016年的气象预警实现了超常规的“提前量”。入梅后,全省共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2470期,其中县级发布的预警信号量占48%。据统计,梅雨期暴雨预警保持了78%的准确率,漏报率降到3%的新低,时间提前量达到3.7小时。较2015年提前了33分钟。同时,通过有关部门协调,实现了12379预警信息免费发送,加大了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预警、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提醒。例如:7月7日22时至8日凌晨2时,宜昌市夷陵区出现极端强降雨,龙泉山区域气象站1小时最大雨量达158.8毫米,下牢溪河水暴涨4米多,威胁附近居民安全(图5)。夷陵气象局及时通过国突平台将暴雨预警信息传至2025个防汛责任人,及时向县防指进行电话汇报,向乡镇领导电话通知“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等级高,注意防范”,当地群众800多人连夜转移,无一人伤亡。6月24日4时30分左右,建始县长梁乡广场坪村天鹅池煤矿周边突发山洪,武汉中心气象台于24日2时09分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24日04时03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对建始北部强降水提前进行了预警,提前量达2小时21分。

(三)实现了雨情信息等高频次快速上报

2016年5月7日,湖北省政府主要领导在湖北省气象局报送的第8期雨情快报上批示“请气象部门及时提供信息,请办公厅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省领导对气象部门情报服务工作提出了鲜明的要求。湖北省气象局相关处室多次召集有关单位开会,提出改进措施。一是加快与省委的信息传送,实现气象服务信息接入省委视频会商系统,同时,开通了与省委的通信专线,气象服务材料可以直接共享到省委办公厅。二是增加气象服务图片信息,有较明显降雨时,需及时制作雨量色斑图共享到省委办公厅,截至2017年8月,已经上传省委429幅雨量色斑图。三是在早上8:00雨情快报的基础上,增加降雨实况信息的报送频次:即全省发生大范围降雨过程后,早上6:00前增加一次雨情快报,统计时段17—05时;下午17时前增加一次雨情快报,统计时段08—16时。四是增加信息报送方式,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在原来报送的基础上增加纸质材料4份,分别送省政府相关人员。同时,重要气象服务材料电子版发送至上述人员的电子邮箱。另外,重要气象服务材料发布的手机短信提示群组也增加以上联系人员,使其能第一时间获得相关信息。此前,重要气象服务材料仅送达省委有关人员。2016年汛期,湖北省气象局共制作并及时传送雨情快报88期,其中仅决策服务人员早上5:00制作的就有28期,而2015年全年制作的雨情快报才27期。服务对象和用户的“需求牵引”带来的是决策服务材料数量和传送方式的巨大变化,为迎战98+提供了最及时有效快捷的服务。

图5 2016年7月8日,宜昌市夷陵区暴雨冲毁山庄

小结

2016年汛期,湖北省气象局坚持“以需求为牵引”的服务思想,转换了预测预报预警的考核思路,改进了决策服务信息的制作时间和频次,丰富了决策服务材料的表现形式,增加补充了决策服务信息的传送方式,建立了气象服务产品的退出与准入机制,实现了预测预报预警工作向“敢报不惧空报”的战略转变;实现了决策气象情报服务向全时段的转变;实现了信息传递方式向手机(含短信息)、电子邮箱、专人送达、通信专线、传真等全方位服务方式的转变,保证了决策服务工作的圆满完成,为迎战98+,夺取2016年防汛气象服务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雨情气象局防汛
夏季防洪防汛
闽江雨情
黑龙江省气象局组织参观黑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
防汛当前莫添乱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临朐县气象局对台风“安比”服务效益探析
雨情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敢问天公脾气几何?——宝山气象局参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