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1976(一)

2017-10-12 02:09罗灼礼
城市与减灾 2017年5期
关键词:周总理总理工作

罗灼礼

难忘的1976(一)

罗灼礼

罗灼礼,原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四川省地震局局长、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曾兼任四川省地震学会理事长、《地震》杂志主编、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国家科技进步奖灾害组评委等。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长期从事地震预报方法、震源力学、前兆机理、地震孕育过程和地震构造、非线性理论等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合著3 部。科研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6年,中国传统历法的龙年,是我国社会政治历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我国地震史上特殊年份,更是地震部门和地震工作者刻骨铭心的一年。

这一年,中华大地可谓灾难深重,接连发生了一系列自然和人文大事件:3月8日下午东北吉林发生陨石雨;5月至8月先后发生6次7级以上大地震:5月29日云南龙陵发生7.4级地震,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7.8级大震,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发生7.2级震群;1月8日周恩来总理、7月6日朱德委员长、9月9日毛泽东主席相继逝世;邓小平被免去党内外一切职务,“四人帮”肆无忌惮抢班夺权。社会政治生态环境极其特殊,各种矛盾交织,错综复杂。全国人民陷入巨大的悲痛和惶恐之中,企盼中华大地能早日拨开乌云见天日。

地震部门不是世外桃源,也不是沙漠绿洲。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始于周恩来总理的嘱托,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后,周恩来总理一直非常关心地震工作。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后,地震部门就开始了这一段无法躲避的艰难岁月,注定要经历这“天灾人祸”的日子。

时任国家地震局党的领导小组组长的胡克实同志,在1976年也“靠边站”了,被安排去干打扫卫生、接听电话等杂事。国家地震局刘英勇局长可谓度日如年,天天“提心吊胆”,刘局长常说:“我可以被打倒,可以天天写检讨,但地震工作千万不能耽搁!这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艰巨使命,这是全国人民寄予我们的期望,这是我们神圣的天职!”

那一年,地震队伍的日子十分艰难。既要应对大地震的危险,又要承受政治压力和各种干扰;地震部门和全体地震工作者牢记周总理的指示和嘱托,顶住压力,排除干扰,不顾个人得失,敢于担当责任,为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站岗放哨,千方百计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和预防工作,在应对地震危险和承担各种风险的探索实践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

这一年,除了唐山大地震外,我所经历过最令人难忘的三件大事:一是我国现代防震减灾事业的推动者、地震监测预报工作队伍和机构的缔造者周恩来总理逝世;二是中国地震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巴黎举行“判定和减轻地震危险政府间会议”;三是松潘、平武7.2级地震预测预报和预防工作。

图1 中国最早的地震文献记载

我国地震科技的千年兴衰

由于受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推挤和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作用,我国大陆及邻区是全球最典型的板内地震活动地区。

自古以来,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活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们,他们的国土和家园是世界上地震灾难多发的地方,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灾害重的特点。地震科学技术因地震而兴,也因地震而衰,可谓经历了千年兴衰。

我国有着悠久的地震记录历史,也是世界最早观测地震的国家。最早的地震记录见于《墨子》和《太平御览》(图1),记载了公元前2222年山西永济地震。公元92—139年,京师(现为洛阳)和陇西发生20余次地震,其中6次为破坏性地震,正因为这一连串的地震,促使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于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安放在河南洛阳的灵台,与浑象、浑仪、圭表、刻漏等天文仪器共同进行观测。公元138年,候风地动仪果然测到了千里之外陇西发生了地震,即138年2月28日甘肃临洮西北发生的6.8级地震。此外,我国历史上有关地声、地光、前震、地下水异常、气象异常、动物习性异常等地震前兆异象现象的记载也非常丰富。

我国古人十分重视建筑物的抗震,许多古建筑,虽历经强震,至今巍然屹立,充分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如建于605年的河北赵州桥,建于636年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建于1056年的山西应县木塔,建于1440的四川平武报恩寺等。这些古建筑不仅证明我国古代在建筑技术上的卓越成就,而且也为研究建筑物抗震性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对现代抗震建筑设计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但由于后来闭关锁国,地震科技水平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旧中国,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地震工作只是聊备一格的点缀。直到1930年才有了自建的北京鹫峰地震台和1931年建成的南京北极阁地震台,但鹫峰地震台于1937年因日寇发动侵华战争而停止观测。到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全国仅有三名地震专业人员和两座地震台,其中一座是南京水晶地震台,另一座是上海徐家汇地震台,后者的前身是1873年法国天主教会建立的徐家汇观象台,1904年开始地震观测工作,上海解放后由上海政府接管。

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文明发展的新篇章,地震事业也得以新生。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大量急需建设的国家项目需要地震烈度作为设计依据,但由于连年战争,地震资料和地震科研都很缺乏。真正的地震专家只有三位,地震台站只有两个,无法提供某些地区的地震烈度,即便提供了场地烈度,存在提供的地震烈度不够准确,或前后不一致的情况。这引起了建设部门的不满。面对这种局面,地震专家们压力很大。地球物理所所长赵九章急国家之所急,感到责无旁贷,以满足国家建设需要为出发点,毅然投入他并不专长的地震领域。他紧紧依靠地震学家,充分发挥专家的聪明才智,提出了多学科、综合开展工作的建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的批准。1953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副院长李四光、竺可桢为首的地震工作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还是国家计委审核重大工程地震烈度的咨询机构,赵九章是委员兼秘书,他这个秘书就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实际上主持日常工作。委员会下设三个组:一是地质组,由张文佑负责,从地质构造方面开展地震研究;二是历史组,由范文澜负责,从我国历史资料包括地方志中查找有关地震的记录进行考证编辑;三是综合组,由李善邦负责,根据地震调查以及历史组、地质组提出的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必要时还组织各方面专家一起分析鉴定,对Ⅶ度或Ⅶ度以上烈度的地震还应召集地震工作委员会讨论决定。这样提供的烈度资料就相对比较合理。

为了在讨论地震烈度时有第一手资料,许多次赵九章需要亲自查阅地震资料。据郭增建(兰州地震研究所原所长)回忆说:“他为确定西安的地震烈度曾分析过明朝秦可大所写的《地震记》(描述1556年陕西华县大地震的文章),他还对我们说秦可大的文章真好。”

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1956年编制完成中国地震资料年表,由李善邦主编,出版了中国地震目录。由谢毓寿主编,经李善邦、傅承义修正,1957年完成了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经地震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批准试行,从此中国有了一个划分宏观地震烈度的依据。

1954年至1956年,对156项工矿企业的地震烈度进行了鉴定。1957年12月《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图》及其说明正式发表(作者:李善邦、P.п.果尔什科夫)(图2)。

1956年6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长远规划》中,“中国地震活动性及其灾害防御的研究”课题被列为第33项中心课题,其中包含有:地震预告方法的研究,即进行地磁、地壳倾斜、大地测量、地下微震动及地音响等观测;在地震活动区连续长期积累地震资料,以备在统计中发现地震发生时间的规律;全面开展地震预告研究;地震对于建筑物的影响及有效抗震措施的研究。

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组织了地震预报考察队,郭增建等人赴宁夏、甘肃等地调查收集海源8.5级等大地震前后的异常资料,也到其他发生过大震的地区进行考察,着重调查前兆现象,撰写了大地震考察报告,成为新中国地震预报方面的早期文献。

1960年4月出版了李善邦主编的《中国地震目录》两集(图3),开始有条件进行地震活动性研究。1960年秋,梅世蓉发表了两篇论文。一篇是她与其导师E·Φ·萨瓦林斯基(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教授)联名的“关于中国境内地震活动性的研究”,另一篇则是她撰写的“中国地震活动性”。

图2 李善邦与苏联地震专家果尔什科夫

图3 1960年出版的《中国地震目录》

1963年傅承义先生撰写了《有关地震预告的几个问题》,文章指出“预告的最直接标志就是前兆,寻找前兆一直是研究地震预告的一条重要途径”。

1966年初,梅世蓉、李善邦等4人向中科院提出开展地震预报的建议,为此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地震预报规划讨论会。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了7.2级强烈地震。在周总理领导、关心和倡导下,我国地震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翻开了我国地震事业的新篇章。

周恩来总理我国现代防震减灾事业缔造者、推动者

1966年3月8日和22日河北邢台地区发生6.8级、7.2级地震,由于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灾难引起国家领导人对地震工作的高度重视。

周恩来总理是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队伍和机构的缔造者,也是我国现代防震减灾事业的领导者、推动者。

3月8日地震当晚,周恩来总理亲自召开会议听取震情汇报。会上,周总理向地震工作者提出,地震队伍要扩大,要搞地震预报,号召科学工作者行动起来,到现场去,到实践中去,要求科学工作者抓住邢台地震现场不放,立即开展地震预报实验,边实践、边研究、边预报(图4)。

3月9日,周总理到邢台地震灾区视察,在隆尧县做了抗震救灾指示;第二天周总理在极震区隆尧县白家寨的群众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出“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号召;同日,周总理视察地震工作,指出:“这次地震,代价极大,必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

3月11日,周恩来总理在邢台抗震指挥部又对地震工作做了重要指示:“查了县志,在这里一千二百年以前,已有过大地震,我们的祖先,只给我们留下了记录,没有留下经验,这次地震付出了很大代价,这些代价不能白费!我们还可以只留下记录吗?不能!必须从中取得经验。”同时指出:“希望转告科学工作队伍,研究出地震发生的规律来,……这在国外也从未解决的问题,难道我们不可以提前解决吗?……我们应当发扬独创精神来努力突破科学难题,向地球开战。这次地震给予我们很多观察地震的条件,要很好地利用这样的条件。……”

3月22日,邢台7.2级地震发生后,周恩来再次来到邢台。在视察地震工作时,周恩来总理语重心长地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专业的同学们说:“希望在你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

3月23日,周总理和中央领导同志在国务院会议厅接见地震工作部门有关人员,周总理提出:“要为保卫大城市、大水库、电力枢纽、铁路干线做出贡献。”

按国务院部署,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地质所、地理所、工程力学所、生物物理所、声学所、兰州地球物理所、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所、贵阳地球化学所,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石油部六四六厂二大队、三大队,国家测绘总局,地质部地震地质大队、物探大队、水文地质大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所,铁道部,水利电力部,农业部农科院,以及河北省、北京市有关单位派出队伍到现场开展工作。

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成立地震办公室,统一指挥现场工作。

现场工作规模之大、单位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初步形成了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专群结合的区域地震前兆台网,开创了多学科共同探索地震预测、预报的新局面。

1966年5月28日,周总理接见邢台地震科学讨论会代表时说:“抓住一个现实的关键问题,就要抓住不放,所以还要继续观测。这次地震,震动最多的一天是一千零七十次,现在一天还有一百多次,科学就要有数据。必须从多方面来研究,不能由一方面包了。”

图4 周恩来总理对邢台地震批示

1967年3月27日河北省河间、大城县一带发生6.3级地震(震中烈度Ⅶ),有感范围较大。3月29日李先念副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会议上传达周总理的指示:“要密切注意京津地区地震动向”。之后,国务院决定在国家科委内设立京津地区地震办公室,主管京津地区地震预报;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内设立京津地区抗震办公室,主管京津地区的抗震工作。6月,两个办公室组建完毕。

1969年7月18日在国务院小礼堂听取渤海地震的震情汇报时,周总理指示:中国的地震活动不会停,发生了一个大地震,就抓住不放,抓住地震的各种现象,从各个角度去研究。到现场去,试验方法,锻炼队伍。一定要集中力量,通力协作。

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发生地震,周总理当天指示:全国重点地区台站都要上去,地震工作要以预防为主。要密切注视,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的、可以预防的,要解决这个问题。

1972年全国地震工作会议上,我国地震工作者以7级左右地震预报为目标,提出了长期(几年以上)、中期(几个月至几年)、短期(几天至几个月)和临震(几天以内)的预报工作的分期方案,同时把震时和震后也列为两个必要的阶段,并整理了当时所认识的各阶段可能出现的主要前兆现象。由此,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思路初步形成;1972年11月,在山西临汾召开的地震科学讨论会上,决定建立一年一度的全国地震形势会商会制度,对未来1~2年的地震形势进行估计,并指导和协调后续的监测预报工作。

以邢台地震现场工作为起点,从1966年起,我国地震工作进入了大规模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与实践的新阶段,跟上国际地震预报探索的步伐,奠定我国现代防震减灾事业基础。

图5 周总理与中央地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同志亲切交谈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预测预报成功,有效减轻了地震灾害和损失。

2月15日,周总理在305医院的病床上,听取了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关于海城地震的汇报。周总理很欣慰。他在邢台地震科学讨论会上提出的“石油已放出异彩,我们要在地震问题上也放异彩”的愿望实现了!

那时,周总理身体每况愈下,再也无法去地震现场灾区考察、慰问了。他指示邓小平副总理,以国务院的名义,对地震系统有关部门登报表彰,对预报有功单位和人员给予奖励。邓小平亲自签发了国务院嘉奖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务院颁发表彰地震界的通令。

1975年3月5日傍晚,通县地办上报,在麦庄出现了一条地裂缝,连牛和车都陷进去了。市地办和国家地震局知道后,决定第二天一早派人去调查落实。半小时后,周总理办公室来电话,询问地裂缝情况。不多一会儿,总理办公室又来电话,传达总理指示,要国家地震局连夜派人去现场调查,弄清楚是新出现的还是多年前就有的,一定不要等到天亮。

这一天正是周总理的生日,是总理在深夜发出对地震工作最后一次指示。后来听总理秘书说,当时总理在病床上听到这个情况,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了,他挣扎叮嘱:这么紧要的事,为什么非要等到明天?晚上看不清,就不能解决照明的问题吗?

后来刘英勇局长向病床上的总理汇报调查落实的结果,这是新出现的地裂缝。周总理关心的不仅仅是这条地裂缝。总理叮嘱刘局长,地震工作由华副总理来抓;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搞好土洋结合,专群结合,做到京津地区一旦有震情活动,也能像海城那样做出预测、预报,以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刘英勇局长汇报回来后,对大家说,周总理病情很不好,深夜还在为人民群众的安危操心,大家听后十分难过和感动。刘局说:“保卫首都的安危是头等大事,也是最大的政治,对震情发展趋势要百倍提高警惕,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

刘英勇局长是个老革命,他的名字还是周恩来总理给取的。在周总理逝世前夕,他和罗青长多次去医院探望。邓颖超对刘局长说:“恩来生前最关心的两件事,一个是攻克癌症;一个是攻克地震啊!”

1975年12月15日至1月9日,国家地震局在北京召开了“海城地震科技经验交流会和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议”。会议结束前夕(1月8日晚上),就有消息传8日上午周总理在北京逝世,但我们参加会议的人谁都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1月9日早晨,从新闻广播中传来哀乐声和播音员低沉、悲痛的声音,播放了周总理逝世的消息,敬爱的周总理真的离我们而去了。

我们深知:没有周总理就没有现在的地震机构和队伍,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海城地震科技经验交流会。我们每个人都在无言的悲痛中相互对视,正是在周总理领导、推动下,我国地震工作事业才得以快速开展,在地震史上翻开了现代防震减灾事业新篇章(图5)。从1966年邢台7.2级地震发生后短短的九个年头,就放出了异彩,取得对1975年海城7.3级地震预测、预报和预防前所未有的成功震例,永远被载入人类防御地震灾害的史册。

会议在哀痛的气氛之中结束了,参加会议的人都希望离开北京前,去十里长街给周总理最后送行。 (待续)

猜你喜欢
周总理总理工作
新总理
总理答记者问最『强』音
不工作,爽飞了?
1958年我在应城见到周总理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
周总理的标准餐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
选工作
走进淮安周总理故乡 追寻一代伟人足迹
周总理运筹援越扫雷——访海军原副参谋长来光祖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