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全国Ⅰ卷语言文字运用题组分析及备考方略

2017-10-12 08:28林刚明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新课改

摘要:“语言文字运用”题组历来是高考语文试卷改革的“试验田”,是整个高考试卷中时代感最强、变化最繁妙的一道风景,这一版块命题的总特点是稳中求变。语言文字知识是是学生进行阅读、鉴赏、写作的基础。本文以新课改背景下全国Ⅰ卷语言文字运用题组为着力点,分析新课改以来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守”与“变”的特点,试图探究高考全国Ⅰ卷语用题命制的一般规律与命题趋势,帮助一线同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备考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全国Ⅰ卷;语言文字运用题组;备考方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55-02

1.新课改背景下全国Ⅰ卷语言文字运用题组分析

2011年起,新课标全国Ⅰ卷将“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两部分合并,统称“语言文字运用”题, 位于试卷第二卷“表达题”部分第五大题的13-17小题(2017年全国Ⅰ卷语言文字运用题位于第第五大题的17-21小题)。体现了试题命制的科学性和多样化特点。

1.1试题分值变化。分值有较大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2004年全国Ⅰ卷语用分值为30分(客观题18分,主观题12分),2005至2010年全国Ⅰ卷语用分值为27分(客观题12分,主观题15分),2011年至今,全国Ⅰ卷语用分值降为20分(客观题占9分,主观题11分)。

1.2题型设置稳中求变。新课改以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一直是高考全国Ⅰ卷语用题的必考考点,是语用题里的两道“金牌菜”,2011年以来稳处语言文字运用的前两个小题,彰显了全国卷试题命制“守正”的一面。推断补写语句题自2012年开始连续六年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也是高频考点。“正確使用标点符号”仅在2004年单独考查,2011年开始,全国Ⅰ卷不再对字音、 字形、标点符号单独设题,而是把字形、标点符号放入作文中考查。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改后,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考查方式日益多样化,也呈现了综合性命题的趋势。补写句子、语句衔接、图(表)文转换、寄语、串台词、情景对话、应用文修改等题型往往综合了“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与“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知识点,“修辞手法”常与“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结合考查,“语言表达得体”这一考点的考查可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也可用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如2017年全国Ⅰ卷的第19小题)。

1.3试题材料的应用性、人文性、科学性。全国Ⅰ卷语用试题的语言材料历来有注重应用性、人文性、科学性的传统。试题材料大多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常与当年时政相关,与时代共鸣,能有效地引导中学生关注时政、社会公益,提升中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1.4语用题的命题走向

(1)语用试题命题将更注重“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未来几年高考语用试题的命题将从过多依赖经验,转向适当运用现代的测量理论和命题技术,以提高试题命制的信度和效度。另一方面,以往语用依赖试题材料主要是文学方面的,“文学化”太强,这不利于中学生在日常交际中的理性表达,加之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缺少理性思辨能力,高考语文语用题这一块“实验田”对此也责无旁贷,一定会想办法去引导中学生向理性靠拢,从而使命题趋向“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 2017年的语用第21题,要求对语段中两处推断有问题的语句进行修正,恰恰体现了这一诉求。(2)语用题命制材料、试题类型将更多样化。作为高考的“试验田”,语用题具有常考常新的特点。是全国Ⅰ卷所有题型中变化最大的一道。新课改以来,全国Ⅰ卷语用题命制逐渐拓宽命题的材料来源。命题材料覆盖面要比以往要宽得多,除了文学,还有逻辑学、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估计这也会是今后改革的一个方面。此外,题型花样翻新,不再年年套路相近。 2009年首次出现图文转换(徽标),2012年首次出现推断补写语句,2014年首次出现思维导图和三个近义成语的辨析选择题,2016年首次出现“成语六选三”的模式,2017年的全国Ⅰ卷首次采用客观题“四选一”的模式考查“语言表达得体”这一考点,体现了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考查方式的多样性及综合性命题的趋势。因而,备考时一定要有前瞻性,加强新题型的训练,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语用题的训练。

2.新课改背景下的备考方略

2.1立足考点,熟悉题型

2.1.1字音、字形和标点符号。新课改之前的全国Ⅰ卷对字音、字形的考查是较稳定的,位置在第一卷“语言基础知识”的1、2小题。新课改之后对字音、字形、标点的考查也逐渐弱化,2011年开始的全国Ⅰ卷不再对字音、字形、标点单独设题,而是把字形、标点放入作文中考查,错一字扣一分(之前为错三字扣一分),重复不计;标点符号错误多的,酌情扣分。此举将原来部分考“识记”的能力层级上升到全部考“表达应用”的能力层级。如果作文中频频出现错字、标点不清或一逗到底,肯定写不出佳作,给人的印象也是极差的。可见,这些考点作为语文学科应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同样不能被轻视。

2.1.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体现了高考语文试题的社会语言导向。新课改以来,全国Ⅰ卷对成语的考查从来没有中断过。是语言文字运用题目的难点和重点。考查内容以成语为主,兼考实词和虚词。题目一般设置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一小题、第三小题,可见其重要性及基础性。语用题中,成语题多以客观题形式呈现,是考生最容易出错的一个考点。熟语包括成语、习惯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对成语之外的熟语也应适当重视。成语的误用大多是未理解成语意义而望文生义,备考时应在正确把握熟语的来源、本义、比喻义、引申义以及使用对象、褒贬、语体色彩的基础上,结合语境,恰当选用。常见的错误用法有:

①使用对象、范围错误。②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误用。③成语使用语境错误。④成语语法功能使用错误。⑤语意重复。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Ⅰ卷考查过的成语可以在间隔多年后再次考查。如:2002年全国Ⅰ卷的第2小题和2016年全国Ⅰ卷的第13小题都考查了“光怪陆离”这一成语。2000年全国Ⅰ卷的第4小题和2010年全国Ⅰ卷的第13小题都考查了“汗牛充栋”这一成语。

一些新的题型也应适当关注。如2008年天津卷所选填的词语包括古诗句、双音节词和成语,2009年浙江卷要求考生用括号里的成语去替代语句中的熟语,2010年广东卷把四个成语放在-个语段中进行考查,突出了活的语言环境。

2.1.3辨析并修改病句。与对成语的考查相同,辨析修改病句考点也是必考知识点,是语言文字运用题目的难点和重点。考查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结构性病句,它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另一类是语义性病句,它包括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题目大多要求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一般设置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二小题,偶尔出现修改病句题。

2005年增加辨析语意不明项,总分值6分。2007、2008年增加了辨析并修改病句题目,总分值7分。2011年以来,分值大多为3分 。

2.1.4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该考点的考查由单一走向综合,常与“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偶等)”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结合在一起考查。

“选用句式”一般不单独设题,常结合仿用句式、压缩语段、病句修改等考点来考查。

“仿用句式”常见题型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主观题形式变化多样,或仿写句子,或补写语句,或写对联。其中推断补写题是深受命题老师青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题型,近六年都有出现。该题是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两大考点的综合性考查,具有一定的难度,备考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备考时还应注意一些新的题型,如2010年浙江卷第6题,以“拆拼汉字”的形式考查了仿用句式。

“变换句式”,简言之,就是内容不变,形式变化。新课改以来较少考查。常见的变换句式类型有: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长句与短句的变换、常式句与变式句的变换、整句与散句的变换、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句子重组等。 变换句式时应注意:可增删个别词语,不改变原意;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尽量避免重复,可用指代词简化。

2.1.5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题型灵活多变。扩展语句常见的题型有对所提供的情境进行描绘,有阐释所提供的词语。压缩语段的考查明显多于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常见的题型有拟一句话新闻、拟写新闻导语、下定义、概括语段内容、阐述看法、提取关键词等。命题材料一般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社会动态、民生问题、时事政治、文化科技都有涉及。

2.1.6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查题型主要是主观题与客观题两种,但近年来更倾向于主观题,并且常与仿写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2.1.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题型多种多样,并会有所创新。常见的题型有语句衔接题、推断补写题、选关联词填空、图(表)文转换、漫画、思维导图、请柬、书信、通告、推荐信、倡议书、开场白、串台词、表扬信、推荐信、自荐信、演讲词、颁奖词、招聘启事、标语口号、公益广告语、情景对话、谦辞敬语的使用等。有时也考查學生对特定文段词语或句子进行修正的能力。图表还是要关注,加强各种图表读图能力的训练,注意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进行客观解读,要有综合意识和比较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对语感或者语用是否“得体”的考查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该考点可能会得到进一步重视。

2.2根据学情,精选巧练。大多数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不够重视,且存在着畏难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广阔的平台,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可讲成语、病句等)、辩论赛、成语大会、语文趣味知识比赛、同学互批互改作文中的病句、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互动中积累知识,发现问题,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在相同的时间学习相同的内容,自己能够深入思考的学生比记下教师所教内容的学生,更能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①

另一方面,教师切忌大搞题海战术,而应通力合作,合理分工,精心编选各个版块的语用试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训练与讲解,及时解决学生在语言应用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2]钟启泉.崔允郭.张华

[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作者简介:林刚明,籍贯: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出生年月:1974/11,单位: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职称:中教一级,学位:学士。

猜你喜欢
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新课改下的语文老师
新课改下如何关注学生生物学习需求
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我们忽视了什么?
新课改下高一作文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