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评价框架设计思路分析

2017-10-16 04:18曲传祥��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6期
关键词:评价机制石油企业

曲传祥��

摘要:面对新常态、新理念、低油价、市场化的外部压力,如何真实反映石油企业经营管理质量和发展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合理评估改革成效,构建科学有效的企业评价框架成为重要的企业管理手段。因此从企业评价规律入手,结合石油企业特点,提出了建立石油企业评价框架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石油;企业;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6.009

1企业评价衍变规律探寻

1.1企业评价理论衍变规律

有关企业评价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从发展历程看,企业评价理论经历了观察性、统计性、财务性、战略性绩效评价及效能评价五个阶段。基于对企业评价历史阶段的研究分析和趋势把握,本文将企业评价的理论衍变规律归纳为单一型、延伸型、持续型三种类型。

1.1.1单一型企业绩效评价

企业评价历史中的前三个阶段——观察性、统计性和财务性绩效评价阶段可称作是具有单一指标、单独统计和单一维度特点的单一型企业评价,这一类型的内在规律是由初期以利润为评价唯一指标,到单纯以部分财务数据为评价依据,再到以单一的财务体系视角的评价分析。

1.1.2延伸型企业效能评价

企业评价历史中的后两个阶段——战略性绩效评价阶段和效能评价阶段可称作是具有多维度、高层次、全过程和高水平特点的延伸型企业评价类型,这一类型的内在规律是企业评价由单一型向专业化评价转变,引入非财务领域评价指标,评价向战略层次提升,贯穿企业运营全过程。

1.1.3持续型企业发展能力评价

通过对单一型和延伸型两个阶段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研究把握,提出了持续型企业评价阶段这一改进概念,即:将过程、领域、层次坐标形成的三维立体模型放在时间轴上研究其内在规律,重点面向未来,评价企业中长期持续发展优势,也可将其称作企业发展能力评价阶段。

1.2企业评价新趋势

通过企业评价理论衍变规律,纵观国内外企业评价做法,总结企业发展能力评价阶段的新趋势,即“两个评价侧重”:

一是持续性,包括获取资源成本的优良与环境的稳定持续保障,企业开发利用能力的持续领先,面向市场与客户的产品服务增值利益持续享有。

二是节奏控制,包括在假定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考虑资源开发配置节奏与企业持续经营间的长期平衡,如何保证企业存续期间总的贡献持续支撑,以追求企业长期经营的总贡献更优。

2石油企业评价框架设计思路

结合企业评价理论发展规律和石油产业特点,我们的设计思路主要从产业链、评价基础、评价框架和指标、评价方法四个方面入手,构建新的石油企业评价框架。

2.1产业链构成分析

石油产业链是指在一定区域空间内,围绕石油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形成的在资源、技术、市场、经济上紧密联系且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石油产业衍生发展的企业群体和生态综合体。石油产业链是建立在石油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技术合作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以若干企业为大环节、产品为小环节,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络状态系统。石油产业链具有典型的上、中、下游分段特征。其中,上游主要包括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包括物探、钻井、测井、固井、井下、采油等开采过程);中游主要是油气的存储、运输和炼化;下游主要是销售;主体业务不可缺少的工程技术服务也相应地分布在上中下游。从而形成一条上下连接紧密、结构复杂、综合配套、分布广泛、延伸很长的产业链。一般国内大的石油集团和石油企业基本与上述产业链相吻合,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一体化优势明显。

2.2评价基础

2.2.1国资委监管要求

国资委2006年第14号令发布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中央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内容和指标组成。

2.2.2企业评价先进理念和经验

主要以企业综合类评级和专业机构评级两方面的指标为基础。

2.3评价框架与指标

2.3.1评价维度

结合国内石油产业链布局和业务现状分析,借鉴国际大石油公司先进管理经验,框架重点考虑盈利性、竞争性、可持续性三个维度,搭建形成一套具有“石油特色、行业水平”的企业评价框架。

盈利性。衡量企业发展的“效益性”。通过评价企业的获利水平,分析企业过去或者目前所取得的收益情况,评估企业的基本生存能力。主要从人均利润、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三个方面对企业进行评价。

竞争性。衡量企业发展的“领先性”。通过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优势、市场地位,分析企业主要优势资源和技能。主要从科技和管理创新、产品或服务成本及品质、市场份额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评价。

可持续性。衡量企业发展的“长期性”。主要从资源、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对企业进行评价。评价企业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依赖程度,评价企业经济持续增长潜力,评价企业生产经营对环境的影响,衡量企业经营安全能力以及企业活动是否超出环境承受能力。

2.3.2企业类型

基于新的评价框架,依据各企业产品生产与服务类型的不同,对企业进行业务细分,主要包括勘探开发、炼化、销售、管道、海外、油气技术服务、金融、贸易、科研等类型,并按业务类型设置针对性的评价指标。

2.3.3评价指標选取

收集整理国内外权威机构发布的企业总体评价指标和各专业评价指标,以及国内外同行业对标指标等,形成石油企业评价指标库。根据企业业务类型不同,结合公司战略管控重点、生产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因素,并依据企业分类进行指标设计和选取,盈利性指标各类企业基本通用,竞争性指标、可持续性指标各类企业差异化设置。

盈利性指标一般包括人均利润、单位人工成本创效额、投资资本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指标,重点反映企业获利能力。

竞争性指标一般包括创新投入产出、油气当量、综合商品率、直销率、市场占有率、行业资质、产品销量、服务工作量、产品单位成本、单位加工成本、单位营销成本、单位运输成本、综合服务满意度以及金融企业的成本收入比、信托报酬率、报备覆盖率、综合费用率、成本降低率等指标,重点反映企业在技术及管理创新、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表现。

可持续发展类指标一般包括油气储量替换率、单因能耗、三年产品销量增长率、三年收入增长率、新签合同额占比、三年平均资本收益率、三年平均资产收益率、安全环保事故、风险事件、污染排放、综合能耗等指标,重点反映企业在资源掌控、经济基础、环境适应等方面的运营水平。

2.4评价方法

借鉴国际大公司通用的企业绩效管理理念,以及战略地图法、卓越绩效法等评价方法,建立企业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帮助构建评价具体指标及权重;采用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相对评价为主、绝对评价为辅,以及功效系数法等数据处理工具开展指标计算与评价。再结合指标权重的分配,形成评价结果。各指标权重可结合年度评价结果、管控重点适时调整,激励企业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促进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实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机制石油企业
石油石化展会
企业
企业
企业
奇妙的石油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