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2017-10-16 12:27任红��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6期
关键词:服务贸易服务业

任红��

摘要: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经历一段迅速发展时期后进入了调整期,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放缓,原有的低水平服务业已不能很好地维持服务贸易稳健增长的需求,如何从新的层面拉动服务业发展,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基于对以往文献的整理,总结得出了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几点建议: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强相关产业的协调与配合、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关键词:服务业;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6.019

1引言

21世纪是以信息为主导的世纪,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服务产品的不可分离性与不可储存性状况有所改变,服务业发展只能局限于一国之内的格局已经瓦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服务业起步晚,开发程度不高,但市场前景广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快速推进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需要获得全球化的金融、通讯、保险、运输等服务,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由此开始,进而涉及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话题。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品间接决定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而诸如我国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服务经济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在工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由制造业上、中、下游衍生出的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是巨大的。由此可见,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巨大驱动,明确如何合理地发展国内服务业,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分析,面对经济下滑压力,旨在探讨促进我国服务业稳步、持续发展的方法,希望能对我国服务业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一些浅层次的建议。

2文献综述

现有研究部分采用测度国际竞争力的传统指标测度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如贸易竞争能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及 “钻石模型”,如王清(2014)等。也有学者采用测度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方法,如戴翔(2012)从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内涵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结论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仍然偏低,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任务重点应在“质”而不仅在于“量”。与此同时,大量学者对影响一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陈虹等(2010)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结果表明:人均国民收入、服务贸易开放度、服务业发展水平及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外商直接投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显示出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何骏等(2013)采用2002—2010年全球23个主要服务贸易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服务业聚集对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3理论研究

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建立在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基础之上的,目前关于竞争力的主流理论主要是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又叫“钻石理论”,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与1990年提出,基于此理论,波特又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把影响一国竞争力的因素分为如下五种:

(1)生产要素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大类,初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原有的,或者不需要付出太多成本就能获得资源,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和低廉的劳动力等。高级要素是需要通过长期投资培养的要素,比如人才、技术、金融服务、教育等。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仅靠初级要素形成的竞争优势是难以长期维持的,要想一直保持较高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不断培养高级生产要素。

(2)需求条件代表一国服务贸易的国内需求,通常来说,国内需求的增加会促使企业开发新的技术、提高质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相关和支撑产业指与该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配合良好的上、下游产业之间可以互相促进,促使各方提高创新能力、变革生产方式、改善经营管理结构。

(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代表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形态和竞争程度,不同国家企业有不同的竞争环境,这意味着不同国家企业采取的组织结构和发展战略也不同,这就产生了不同企业间的竞争优势差距。企业处于竞争压力大的环境中,更会迫切地需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调整经营战略,更好地适应竞争环境,提升国际竞争力。

(5)政府和机遇是两个外部辅助因素,政府可以运用法律、税收、经济管理制度、金融、投资等工具和手段,间接地影响特定行业甚至整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机遇是指不为人的意志转移的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机遇是随机的,但如何抓住机遇是我们该考虑的。

数据显示,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近年来稳步增长,截止到2014年已接近50%,这足以让我们认识到服务业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服务业年增长率来看,服务业在2000—2007年间增长迅速,但2008年后遇到了瓶颈,服务业增长率开始下降,这值得我们深思,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文明遍地开花,只靠低水平的服务业带动GDP增长似乎不够,急需我国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

根据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最低,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从1996年的622%降到了2015年的42.4%,而第三产业也即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则从285%提高到529%,如此鲜明的对比昭示了服务业发展对拉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如前文提出,我国服务业近年来得到了大幅度发展,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资源,低水平的服务业支撑着这些可观的数字,但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劳动力成本不再低廉,天然资源也消失殆尽,低水平的出口将不能支撑庞大的经济体,这也意味着我们不再在这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如何从新的层面拉动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应是我们该关注的问题。

4政策建议

竞争力直接决定着贸易发展水平,而服务贸易竞争力直接地体现在一国企业的竞争实力上。因此,为了促使我国服务产业快速打入海外市场,必须提高服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4.1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我国传统服务业占比较大,旅游和运输行业尤甚,但新兴服务产业占比较低,而这些产业恰恰是附加值高的产业。在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产业的同时,应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級,提升服务业的运营效率,消除冗余,缓解产能过剩。

4.2加强相关产业的协调与配合

通过制度搭建上、下游相关企业间互惠互利的桥梁,有利于加强相关产业企业之间的协调配合,从而形成上、下游企业互相促进、持续推动的良性循环。

4.3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在一国的贸易活动中,政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既需要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自主运作,政府也要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积极引导,使得计划和市场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服务贸易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4.4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来看,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会产生诸多影响。首先,本国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会促进企业形成规模化经济发展模式,进而促使企业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其次,国内需求层次对一国竞争优势也有很大影响,高层次的需求能推动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清. 中美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J]. 财经科学,2014,(09):99109.

[2]戴翔.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变迁及国际比较[J]. 中国软科学,2012,(02):5259.

[3]陈虹,章国荣.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10,(10):1323.

[4]何骏,郭岚.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研究——基于全球主要服务贸易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03):4455.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务贸易服务业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健康服务业:更多关注这个板块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