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演进视角的影视传媒企业并购目标选择分析

2017-10-16 17:22杨琎��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6期

杨琎��

摘要:近年来,影视传媒行业并购频繁已引起学术界关注。然而,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于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与并购绩效,对企业并购目标选择较少涉及。并购作为企业通过获取外部资源谋求发展的战略,在产业演进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立足产业演进视角,发现我国影视传媒行业已进入集聚化阶段;以华谊兄弟为研究对象,发现在初创期,企业通过横向并购竞争对手扩大市场份额;在规模化阶段,企业通过发挥协同效应来提升竞争力同时并购产业链前向的企业来拓展销售渠道。

关键词:产业演进理论;并购目标选择; 华谊兄弟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6.030

1引言

学术界还未对影视传媒行业明确地定义,因此本文借鉴王蔷(2014)对影视传媒行业的分析报告,将影视传媒行业定义为涵盖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基本完整的传媒体系,其中电影、电视剧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来源。近年来,影视传媒行业演进不断向纵深发展,一方面行业内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多、另一方面行业发生了大量的企业并购。在产业演进的不同阶段,并购目标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目标企业从原来单一的影视传媒行业涉及游戏、旅游、音乐和投资等多个行业,因此,基于产业演进视角研究并购目标选择对我国影视传媒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华谊兄弟作为国内第一家在深证创业板上市的民营影视传媒企业,从2009年10月上市至2017年6月,共发生了10起并购,并购目标涵盖影视、游戏等多个领域。回顾这几年的并购过程,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话题:影视传媒行业发展到哪个演进阶段?在产业的不同演进阶段,华谊兄弟发生了几起并购?发生的并购事件中,华谊兄弟的并购动因是什么?华谊兄弟是如何選择并购目标的?本文以华谊兄弟为研究对象,从产业演进视角剖析在不同阶段企业具有的并购动机以及会选择什么样的目标企业进行并购。本文的研究结论扩展了产业演进理论在影视传媒行业并购领域的研究范畴,有助于影视传媒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科尔尼产业演进理论

产业演进理论最初来源于RaymondVernon(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需要经过开发、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Gort和Klepper (1982)选取46种产品为研究对象,以产业中的生产商数量作为标准,将产品生命划分为五个不同阶段,从而建立了第一个产业生命周期模型G-K模型。

最先将产业演进与并购相结合的是Graeme K. Deans领导的科尼尔公司的管理专家们。他们对来自全球53个国家、25000家遍布24个主要行业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它们在1988-2001年期间的并购活动,提出了著名的科尔尼产演进理论。他们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发现在产业演进的不同阶段,并购所发生的可能性、并购的动机以及并购成功的概率是不同的,并据此构建了产业演进曲线,提出产业演进需要经历初创、规模化、集聚和平衡与联盟四个阶段。

2.1初创阶段

初创阶段是每个行业的起步阶段,企业通常刚刚成立或者刚开始研发新产品,因此市场处于完全分散的状态,产业集中度低。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企业通常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或者通过兼并其他企业以扩大销售额。因此,第一批兼并者开始出现,并且通常采取横向并购的方式,以扩大市场份额。此时,企业的并购目标主要是同行业内的企业。

2.2规模化阶段

第二阶段是规模化阶段,行业内竞争企业数量达到最多。为了提高竞争力,产业领导者开始对企业进行整合。一方面,企业通过并购竞争对手扩大规模,获取核心资源,同时也会关注产生协同效应的相关行业;另一方面,企业还会关注如何减少生产成本和增加销售渠道,因此产业内开始出现纵向并购,企业会选择产业链前后的企业作为并购目标。在该阶段,产业集中度可能达到45%,并且并购数量显著增加。

2.3集聚阶段

第三阶段是集聚阶段,企业已经从单纯的扩大规模转向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并购逐渐减少。企业开始关注于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部门,出售或者关闭其他附属部门。此时企业主要聚焦于提升盈利能力,并且通过关注市场的动态,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来整合资源。为了提升盈利能力,一方面企业会设法增加收入来源,提高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企业会关注其他市场前景良好的行业,因此行业内开始出现多元化并购并且企业会选择增长潜力大的企业作为并购目标。

2.4平衡与联盟

第四阶段是平衡与联盟,主要是指大企业间相互建立联盟关系。在该阶段,企业想获得持续的高增长已经十分困难,因此企业间会通过联盟共享资源,争取市场的统治地位。此时行业内不会出现频繁的并购,因此并购数量相比之前有显著下降,同时企业会更关注于自身的稳定发展和部门的管理。企业会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部门,同时开始计划发展新的项目。

按照科尼尔产业演进曲线,不同的产业在不同的产业演进阶段会有不同的并购动机,而不同的并购动机会影响企业选择不同的并购目标,本文以企业并购目标选择为核心内容,科尼尔产业演进理论就是本文的重要理论基础。

3影视传媒行业产业演进进程

截止至2017年7月1日,我国共有135家影视传媒公司上市。鉴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可获得性,剔除在香港和国外上市的公司,我国共发生82起以影视传媒公司作为主并方的并购事件,其中被并方主要涉及影视、游戏、传媒、旅游等多个行业。数据主要来源于清科数据库和各上市公司年报。

3.1初创阶段:1973年-2013年

1973年2月第一家影视传媒公司星美控股在香港上市,相隔20年后我国内地第一家影视传媒公司文化中国传播集团在香港上市。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作为第一家民营企业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与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星美控股相隔36年之久。虽然我国影视传媒行业发展较晚,但是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发展迅速。自2009年至2013年,我国共有17家影视传媒企业上市,行业规模在逐步扩大,但是企业较为分散,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地。2013年3月7日发生了第一起并购事件,浙江华策以1800万元收购海宁华凡星之影视文化100%的股权。同年共发生5起并购事件,其中华谊占据3起,并且并购目标主要集中于同行业的影视制作公司。因此,本文认为1973-2013年是我国影视传媒行业的初创阶段。在该阶段,一方面影视传媒企业逐渐兴起,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市场分布不均;另一方面在2013年开始出现以华谊兄弟为首的第一批兼并者,主要采取横向并购的方式,目标集中于行业内的影视制作公司。endprint

3.2规模化阶段:2014年-2016年

2014年-2016年期间,我国影视传媒行业迎来“井喷式”的发展。据统计,2014年和2015年分别有6家和39家企业上市,2016年更是达到了73家,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迅速,行业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竞争也变得十分激烈。为了提高竞争力,企业通过并购战略从外部获取资源寻求发展,并购金额和数量也是屡创新高。2014年和2015年分别发生6起和18起并购事件,2016年达到44起,其中万达电影在2016年更是以28亿美元获得时光网20%的股权。

从并购目标的选择来看,被并购企业也从原来单一的影视传媒涉及游戏、旅游、音乐和投资等多个行业。因此,本文认为2014-2016年是我国影视传媒行业的规模化阶段。在该阶段,上市公司数量和并购数量增长迅速,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导致竞争激励。企业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大规模并购影视剧创作企业和游戏公司以获得优质的IP资源;另一方面为了拓展销售渠道,企业开始前向一体化并购电影院线以增加电影放映渠道。

3.3集聚化阶段:2017年-至今

从2017年开始,行业内上市企业数量和并购事件有所减少,目前只有11家影视传媒企业上市、共发生9起并购事件,行业外部发展有所放缓。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影视传媒行业目前正处于集聚化阶段的初期。在该阶段,企业为了提升盈利能力,会并购市场前景好的其他行业,被并购企业主要集中于旅游业、外贸业等。同时为了保持核心竞争力,企业仍会并购拥有优秀IP资源的影视剧本创作和游戏公司。

4华谊兄弟案例分析

4.1公司概况

华谊兄弟作为我国第一家在深交所上市的民营影视企业,已发展成为主营影视剧、电影、艺人经纪业务等综合性影视传媒企业。从公司1994年成立至今,华谊兄弟共发生10起并购。其中2013年3起,2014年2起,2015和2016分别为3起和2起。并购目标公司涉及影视制作、经纪服务、游戏等多个行业。作为行业领导者,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选用华谊兄弟作为案例研究产业演进对企业并购目标选择的影响。

4.2并购目标选择

4.2.1初创阶段:同行业竞争对手

在影视传媒行业的初创阶段,行业进入门槛低,有大量新进入者。因此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华谊兄弟作为行业的前瞻者,在产业初创期特征的影响下,于2013年分别并购了浙江永乐影视和浙江常升影视制作。这两家企业的主营业务都是进行影视剧策划、拍摄和制作,与华谊兄弟属于同一行业。此外,华谊兄弟还出资6.72亿元收购广州银汉科技50.88%的股权,准备进军游戏产业。因此,出于扩大市场份额的并购动机,华谊兄弟主要以横向并购的方式选择行业内的竞争对手作为并购目标。

4.2.2规模化阶段:具有协同效应的游戏公司和电影院线

在影视传媒行业的规模化阶段,企业竞争激烈,而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在产业环境的影响下,华谊兄弟在2015年投資收购了两家游戏公司,分别获得了北京英雄互娱20%和上海刃游的10.33%的股权,旨在打造“游戏+影视”的产业链模式。近年来游戏产业增长迅速,一方面华谊兄弟通过并购进入了新的游戏行业领域,开拓了新的市场,可以增加收入来源,另一方面,电影和游戏具有相同的受众群体-年轻人,受欢迎的网络游戏可以

为影视传媒企业提供优质的IP资源,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两者可以发挥很好的协同作用。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票房收入,华谊兄弟在2014年分别以6757千万美元和2.6亿人民币收购了美国GDC技术和深圳华宇讯科技。这两家公司都有着先进的影院产品服务经验,其中深圳华宇讯科技旗下的卖座网,更是国内领先的 O2O电影购票平台。通过这两次前向一体化收购,华谊兄弟希望拓宽自己的电影发行渠道,帮助公司占据更多的电影市场份额。据此,本文将华谊兄弟基于不同产业演进阶段的并购目标选择概括如表1所示。

5研究结论与启示

从产业演进视角来看,我国影视传媒行业已进入集聚化阶段,同时企业在不同阶段会施行不同的并购战略。华谊兄弟作为行业领导者,受产业环境影响在不同阶段施行不同的并购战略。在初创期,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扩大市场份额;在规模化阶段,企业通过发挥协同效应来提升竞争力同时关注于产业链前向的企业来拓展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1]王蔷.影视传媒行业研究报告[J].中国集体经济,2014,(34):138.

[2]刘琳.基于产业演进视角的企业并购绩效研究[J].经济管理,2015,(14):121.

[3]Vernon, Raymo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The International Executive, 1996,8(4) : 196207.

[4]Agarwal, Rajshree, and Michael Gort.The Evolution of Markets and Entry, Exit and Survival of Firm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6,78(3):489498.

[5]张飞飞,孙海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研究—以东方明珠新媒体为例[J].商业会计,2016,(22):46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