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背景下的我国汽车租赁业发展路径探讨

2017-10-18 07:51吴旭云龙睿
关键词:分享经济运作模式

吴旭云+龙睿

摘 要:汽车日常需求的提高带来我国汽车租赁业的快速发展,行业自身特点和政策法规动向都鼓励汽车租赁行业进一步发展,但行业仍呈现市场集中度低、规模效应不显著的状况。高成本、低利润及季节性明显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法规政策不健全及信用体系不完善严重限制行业发展,规模化经营和网络化不足影响行业消费体验。利用分享经济的契机,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可以通过政企合作的行业供给模式和“轻资产、重信用”的产业运作模式,全面提升汽车租赁行业的成熟度并最终实现持续的良性运营。

关键词:汽车租赁;分享经济;政企合作;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7)03-0011-04

一、引言

近年来,高度的网络化和各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分享行为,并利用互联网等平台实现资源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享,让闲置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被称之为“分享经济”、“协同消费”。[1]汽车租赁则是指汽车租赁经营主体将合法拥有的车辆在特定时间段内(几个小时至几个月)将汽车对外租赁给承租人(单位或个人),并收取相应费用的经营性业务。[2]

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服务方和需求方进行有效匹配,对消费进行分解[3],这改变着许多人的出行方式,也使传统的汽车租赁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传统领域和分享经济领域之间的碰撞使汽车租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利用信息技术在各个服务领域的渗透来构建一个分享经济背景下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汽车租赁业经营业态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整个汽车租赁业发展的焦点问题。

二、我国汽车租赁业的发展概况及市场前景

(一)发展概况

1.汽车日常需求的提高带来汽车租赁业的快速发展

汽车租赁服务根据租赁性质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其中经营租赁根据租用时长还可划分为短租和长租。随着宏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端用车需求

的不断涌现,加之环保污染等问题日益被社会认知以及各地对于汽车限购限行政策不断收紧,汽车租赁业目前正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截至2015年底,我国道路运营车辆达1800多万辆,运送客运量达221亿人次,道路运输贡献占GDP的比重为16%,全国租赁车辆已达到60-70万辆,企業达2万多家。在长租和短租市场,预计未来五年仍将以10% 左右的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 市场集中度低,规模效应不显著

我国汽车租赁行业目前企业数已达到上千家,但绝大部分企业规模很小,80%的企业运营汽车不足50辆,70%企业的正式员工不足5名,85%的企业汽车租赁站点数低于2个,市场呈现小而散的特点。[4]从行业整合程度来看,前10名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不过11%,前5家只占8%,虽然业内已形成数家颇具规模的汽车租赁企业,但整体市场份额相比成熟市场仍然较低,规模领先的汽车租赁公司至今也尚未形成遍布全国的租赁网络,很难达到规模经济效应。以全球规模最大、产品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汽车租赁公司美国Avis公司为例,其拥有健全的租车网络,业务遍及世界 179 个国家和地区,在机场、城市中心、乡村等区域共建立了 5 200 多个大小不同的经营网点;与之相对应的是,截至2017年3月,目前中国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神州租车的自营实体网络仅覆

盖国内主要97个一线和二线城市的316家门店及 499个取还车点,特许加盟商网络覆盖 189个三四线城市的 239个服务网点,中小城市覆盖面和网点分布仍然明显不足。

(二)市场前景分析

1. 行业自身特点带来汽车租赁业的巨大市场需求

汽车租赁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它具有无须年检维修、车型可随意更换等优点,通过以租车代替买车来控制成本逐渐受到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青睐。商务出行和企业财务优化的需求与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公车改革都推动了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城市道路状况并无法承载“人人有车”的梦想,现实状况是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一系列城市相继加入了“限行限购”政策,并且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汽车限购的行列中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提升与供应端的不断升级改善,消费者的出行方式开始出现较大的变化,这也预示着国内租车市场的巨大潜力。据预测,2018 年我国汽车租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500 亿元,未来我国的汽车租赁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政策法规的动向鼓励汽车租赁行业规范发展

分享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与汽车租赁业密切相关的就是互联网约租车的产生,“互联网+便捷交通”为传统汽车租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依靠互联网搭建的第三方企业租赁服务平台成为不少企业和消费者的新选择。但其在受到大众欢迎的同时也不断受到交通管理部门管控和传统出租业的抵制。2016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管理办法》,明确表示“符合条件的车辆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并发放《预约出租车运输证》”。至此互联网约租车合法性已得到确认,政策动向表明政府在态度上鼓励互联网约租车业务规范发展。汽车租赁行业有望依托政策在行业内迎来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契机。

三、我国汽车租赁业的主要挑战

(一)高成本、低利润及季节性明显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采用自有汽车租赁模式的传统汽车租赁业是资金密集的超重资产行业,需要海量资金的推动,规模达到盈亏平衡点之上才能盈利。以采用此模式的国际汽车租赁巨头赫兹为例,其在全球运营着55万辆汽车,2014年营收107亿美元,市值仅有77亿美元。我国大部分汽车租赁公司目前也以自有车辆为主,这种汽车租赁模式投入巨大,回收周期长,导致行业内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服务范围受限。

汽车租车活动的季节性差异也导致租车业务的淡旺季明显,企业盈利周期短,生存困难。部分城市公交系统发达,日常需求会被很多其他交通工具及手段所替代,但在节假日则出现车辆供不应求的状态。忙闲不均导致租赁公司不敢大规模购车,并且常常出现旺季服务缩水、漫天要价和淡季靠价格战吸引客户的状况,不利于企业自身的生存壮大,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进步。endprint

(二)法规和配套政策不健全及信用体系不完善严重限制行业发展

汽車租赁业发展多年来,国家层面一直没有关于汽车租赁的统一法规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全国各地出台的法规和规章在具体规定上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遇到问题时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例如各地在驾驶劳务的提供、小型车的规定以及租赁审批的许可上均存在规定不一的状况。

此外,目前我国汽车租赁市场信用体系尚不健全。部分汽车租赁企业管理粗放,租赁车辆不能按期维护和检测,车辆技术状况不明;一些汽车租赁企业自身没有经济能力扩大车辆规模,通过租赁他人车辆等形式将私家车挂靠在公司出租,致使市场鱼龙混杂,车辆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隐患重重。此外,汽车租赁人的身份甄别和个人信用无法获得权威认证,汽车租赁企业间的顾客消费信息又不共享,导致汽车租赁公司无法明确把握用户的信用情况,租赁车辆被骗被盗等情况常给汽车租赁公司带来大量损失,因承租人原因发生交通事故和违章时无法约束违章驾驶员接受处罚,由汽车租赁企业代为受罚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三)规模化经营和网络化不足影响行业消费体验

我国汽车租赁行业目前总体仍呈现小、散、弱的状况。从事汽车租赁业务的企业数量很多,但规模不大,汽车租还网点分布不完善,未能形成遍布全国甚至世界的租赁网络,异地租车、还车业务未能得到有效开展,异地汽车修理也存在问题,汽车租赁的便利性不能充分发挥,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因此受到极大影响。例如,在经营网点的布局上,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汽车租赁公司仍无法实现高铁与汽车、飞机与汽车的无缝对接。此外,信用体系不健全造成汽车租赁公司往往要求承租人提供担保或押金以减轻风险,导致租车手续繁杂,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四、分享经济背景下我国汽车租赁业的发展路径

从我国实际看,汽车租赁业的发展是解决城市交通和环境问题的良策。“分享经济”和“互联网”的共同作用催生出的创新模式可以突破传统汽车租赁业的局限,带来更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针对目前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需求和现实挑战,利用分享经济的契机,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可以考虑走出一条政府扶持基础上的市场化发展之路。

(一)政企合作的行业供给模式

汽车租赁企业运营成本高、毛利率低,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盈利,发展往往依赖于融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资本租赁,企业要实现自负盈亏的目标,往往需要承担极大的市场风险。另外,从汽车租赁车辆的异地营运性特征来看,汽车租赁行业的良好有序发展无法仅仅依靠市场化发展得到良好有序的支持。因此,汽车租赁行业需要考虑依靠政府支持,采取政企合作的模式获得更快发展。具体的合作形式包括:

1.政策倾斜

政府的有效政策规范是一个健康有序发展的汽车租赁行业所不可或缺的。为打破我国汽车租赁业长期小、散、弱的局面,行业首先应保持和政府部门的良好沟通,依托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有操作性和规范一致的行业政策来规范行业的良性运转。例如,争取获得各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促进银行、保险、资本债券等金融服务行业与汽车租赁业的紧密合作,并借助税费优惠政策,扶持鼓励汽车租赁业的发展。在旅游汽车租赁市场,加强与各地旅游局的沟通,积极引导和促进旅行社、酒店、旅游网站与汽车租赁公司合作,加大营销力度,引导旅游汽车租赁出行新观念。在汽车租赁与高铁、飞机的无缝对接问题上,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在机场、高铁火车站等地专门规划给汽车租赁公司停车的停车场作为租赁公司的配套设施。

2.政策补贴及购买

首先,在汽车租赁的长租市场上,大力推进政府公务用车的租赁服务购买。目前,各地政府正逐步推进公车改革,在分享经济背景下选择市场化的租车公司一方面可以提高改善政府车辆资源使用的透明度并提升车辆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政府公务租车的推广将对整个汽车租赁市场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未来城市中企业和个人的租车需求。

此外,利用新能源车分时租赁的出行模式。因其创新、环保、便捷、发展潜力巨大的特点,目前受到国家政策补贴,国家也正投入巨额资金完善停车网点与充电系统等的配套设施。汽车租赁行业应顺应政策导向,充分利用政策利好积极开拓这一市场,并争取获得相关市场的广告经营权和其他项目开发权,努力实现收支平衡。

3.信息的合作和共享

信用体系的缺失是目前汽车租赁行业所面临的最大障碍。为促进汽车租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政府和汽车租赁行业可合作完善消费者诚信体系和经营者诚信体系建设,对汽车租赁公司和消费者分别建立相应的信用评级制度并实现全国互联互通,规范汽车租赁市场。信用制度可考虑利用网络大数据与政府推动的社会征信体系以及其他金融体系挂钩,通过与政府监管部门共享个人信用数据减少信息不对称,并以此培养企业和消费者文明用车的意识,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制和经济秩序的建立,也可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分享经济持续运营提供更优质的土壤。

(二)“轻资产、重信用”的产业运作模式

1.共享化的车辆资源

按照目前的车辆发展速度,中国的道路资源或在2020年就将达到极限,而与此同时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私家车的使用率仅为20-30%。大量的闲置车辆造成了城市空间资源的巨大浪费,过多的私家车购买也是形成交通拥堵以及城市空气污染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分享经济模式的带动下,汽车租赁行业可从高投入的自有车辆为主,转变为自有车辆和社会闲置车辆利用并举的模式,并提供多种形式的汽车租赁服务,如线上和线下的约车服务、新能源分时租赁服务、以时间计价或按“时间+里程”计价提供汽车的即取即用租赁服务,等等。在我国大中城市车辆限牌限行的背景下,通过移动互联“大出行”的方式,让消费者既可便利享受各种类型车辆的驾驶乐趣,又从根源上帮助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达到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和减少忙闲不均,并有效提升社会车辆整体利用率。endprint

2.合理化的产品布局

目前我国汽车租赁市场需求旺盛,共享化的新型用車方式更有利于构建未来城市生产和需求,但在产品和网点布局上需进一步加强。首先产业发展中应促进旅游交通一体化,引导完善旅游汽车租赁经营网点布局,并在选址上注意网点的合理和便利,在火车站、机场等重要交通中转地设置经营网点,为旅游租赁省去交通换乘的麻烦,努力实现租赁汽车与高铁、飞机的“零换乘”和异地还取,推动旅游与汽车租赁业的共同发展。其次在产品布局上应更全面。例如,和汽车公司合作实现车辆配置的多样化,提供针对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无障碍用车服务。和保险救援企业合作,保证汽车租赁中的救援保险等基本保障服务完备等。选择的多样全面才能解决用户的全方位出行问题,提升用户的汽车租赁体验,促进汽车租赁需求的进一步激发。

3.信用化的使用制度

面对道德难题,为规范汽车租赁行业的经营和培养用户文明用车的意识和习惯,产业发展中应通过信用体制的完善约束汽车租赁企业和汽车租赁者的行为。可考虑推出“信用分”机制,将汽车租赁经营者和用户的信用数据都纳入征信系统,与政府推动的社会征信体系以及其他金融体系挂钩,成为企业和个人信用的一部分。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监管部门共享信用数据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另一方面,违规使用和经营后的违约成本加大可能导致个人和企业无法获得后续金融服务,将对用户产生更强的约束力。通过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制和经济秩序的建立,才可能最终推动汽车租赁业的快速发展,为分享经济背景下企业的持续运营提供优质土壤。

针对目前汽车租赁企业的管理乱象,可发动第三方社会专业力量参与行业管理,提供车辆采购、金融保险、风险管控、导流客源、车辆及法律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服务。例如可通过引入保险机构服务并与保险业合作建立网上数据平台来有效降低汽车租赁企业的风险,创建保险服务和租赁安全管控融合的新模式。

4.多样化的盈利模式

借鉴目前国内外已经落地的分享经济类项目的经验,汽车租赁行业未来可从多方面进行商业化运作。首先是广告收入,除了停车场广告租赁外,还可通过转让汽车车身广告媒体经营权或者在 APP 中植入广告来增加收入,例如在 APP 中推送多样化的旅游、餐饮折扣、购物信息,等等。目前汽车租赁行业中一嗨租车与携程的战略携手就成为一嗨区别于其他租车公司的一大特色,为双方抢占自驾游市场增加了厚重的砝码。其次是衍生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可通过监测、采集与分析租赁用户在 APP 上累积的租赁数据来切入旅游领域的深度服务和景区道路人流监测服务等。

五、结语

我国的汽车租赁行业目前规模较小,发展尚面临诸多困境,但需求和潜力巨大。在分享经济的背景下,汽车租赁行业通过积极迎接互联网创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利用政企合作的行业供给模式和“轻资产、重信用”的产业运作模式,有望全面提升汽车租赁行业的成熟度并最终实现持续的良性运营。

参考文献:

[1]吴晓隽,沈嘉斌.分享经济内涵及其引申[J].改革,2015(12):52-60.

[2]邹统钎.旅游汽车租赁业:运营方式、发展问题与对策[J].旅游学刊,2015(1):6-8.

[3]吴晓隽,方越.分享经济的挑战与政府管制变革的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16(9):9-16.

[4]张银银.汽车租赁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J].现代商业,2014:24-25.

(责任编辑 汤 飚)

Explo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ar Rental Busines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haring Economy

WU Xu-yun,LONG Rui

(School of Tourism and Leisure Management, Shanghai Institute of Tourism, Shanghai 201418, China)

Abstract: The increasingly higher demand for cars in our daily lives leads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r rental industry. The industry'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both encourag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ar rental industry, but the industry still faces some problems such as low market concentration and weak scale effect. High cost, low profit and obvious seasonality are major factors that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Unsound policies and imperfect credit system seriously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e lack of large-scale operation and networking affect consumer experience. With the opportunity of sharing economy, the industry can develop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with government and the operation mode of "light asset, heavy credit" so as to enhance the maturity of the whole industry and finally achieve sustained benign operation.

Key Words: car rental; sharing economy;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operation mode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享经济运作模式
基于CP2C模式版画艺术市场运作的探索
我国P2P网贷发展现状研究
美国、日本资产证券化的比较与借鉴
论中国图书出版业品牌化运作的理想模式
工业企业合同能源项目运作模式及效益评估
分享经济的价值创造模式及其影响
构建陕西分享经济模式的意义和路径研究
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运作模式的分析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