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检察人才培养
——专访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葛森林

2017-10-19 03:27陈玉婷通讯员张衍路彭静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提供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7年5期
关键词:分院检察重庆

文/本刊记者 陈玉婷 通讯员 张衍路、彭静 图/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提供

“五问”检察人才培养
——专访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葛森林

文/本刊记者 陈玉婷 通讯员 张衍路、彭静 图/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提供

重庆检察五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葛森林

今年上半年,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发布《2016年度检察人才培养资助和精品课程评定决定》,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以下简称“重庆检察五分院”)受资助人员达15人,占全市检察机关受资助人数的12%;精品课程6个,占全市检察机关课程总数的26%;荣获全市检察机关唯一一个“课程建设组织奖”。

重庆检察五分院目前有检察干警223人,其中符合重庆市检察院规定条件的检察人才56人,占全院干警的25%,占全市检察人才总数的8%。近五年来,该院先后有7人获得全国检察业务竞赛标兵、能手称号,23人获得全市检察业务标兵、能手称号。

这支又精又强的人才队伍是如何组建起来的?一连串的荣誉背后,还藏着哪些重庆检察五分院的人才培养秘诀呢?带着崇敬和好奇,本刊记者对重庆检察五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葛森林进行了专访。

本刊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建设一支专业优秀的人才队伍,可谓成功开展各项检察业务的基本保障。目前重庆检察五分院的检察人才队伍建设状况如何?

葛森林:目前,重庆检察五分院共有检察干警223人,其中符合重庆市检察院规定条件的检察人才56人(含业务人才、技术人才、专业性人才、检察教官),占全院干警的25%,占全市检察人才数量的8%,我们力争在“十三五”规划末期使检察人才数量达到全市检察人才数量的12%。5年来,我院先后涌现出8名全国检察业务标兵能手、24名省市级检察业务标兵能手,当然,这与最高检、市委、市院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分不开。我们始终坚持以学习教育培训、岗位练兵、业务竞赛、轮岗锻炼为抓手,为检察队伍强基、固本、蓄能、聚力,营造争先创先的氛围,让干警们好学、乐学、勤学、善学,多措并举加强检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检察队伍整体素质。

基层院民行干警在五分院民行部门“9+1”岗位练兵实训,进行案件汇报

本刊记者:重庆检察五分院把检察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战略位置,请问有何长效激励机制,确保检察人才不断成长、积极进步?

葛森林:院党组十分重视关心检察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进步,充分认识到检察人才是检察队伍建设的基石。近年来,通过举办检察人才专题培训班和建立相关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培养。院党组先后研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给予不同人才以不同层次的精神与物质奖励。其中,对重点调研课题、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办理及论著的资助,将比照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人才资助暂行办法》提交本院办公会进行研究,再酌情给予相应资助。该“办法”的出台,有力促进了检察人才作用的发挥,是发现和鼓励检察人才成长进步的有效机制。我们计划在条件成熟时制定《检察人才管理办法或实施意见》,从机制建设入手,采取压担子、铺路子、升位子等激励措施,进一步调动检察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本刊记者:建立一支信念坚定、司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检察队伍,对于做好检察工作、推进检察事业至关重要。重庆检察五分院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发掘和吸纳优秀检察人才的?

葛森林:目前,重庆检察五分院发现检察人才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从工作实绩中发现人才。检察人才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过3年以上的办案实践,所办理的案件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要高,即政治素质高,实战经验丰富,工作成效突出,群众公认。二是从各类竞赛评比活动中发现人才。通过举行业务能手、业务标兵的辩论赛、法律文书制作、演讲及征文等各类评比竞赛活动,对检察人才的政治素能、业务素能进行检验。比如,2016年在全市检察机关侦监、公诉、民行、案管各条线业务竞赛中,重庆检察五分院就有9名检察人才被评为全市业务标兵、能手,5人获得业务竞赛单项奖,占全市检察系统获奖人数的17.72%。其中一名同志还荣获全国民行业务能手称号,今年又有一名同志荣获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三是从发表的检察理论文章中发现人才。因为检察理论文章是检察人才的理论知识、实战经验以及综合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四是从各种会议(工作汇报)发言中发现人才。通过承办人汇报案情及有关人员汇报工作情况,从侧面能够反映出汇报人对案件(工作)思路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简练,逻辑性是否强,以及对案件(工作)分析是否透彻,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建议或意见是否合理等。

重庆检察五分院举行分院及辖区岗位练兵业务成果表彰大会

本刊记者:在专业上不断深研、精进,是新手成长为专家的必经之路。重庆检察五分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促使检察人才在自身岗位上不断获得专业成长呢?请您为我们分享一下。

葛森林:检察人才的培养是检察院的重要职责之一。督促每个人在专业上不断进步,是直接关系到检察院工作效能的大事。重庆检察五分院的具体做法:一是组织参加相关评审活动。既然是检察人才,理所当然应当是某一方面的业务专家,他们对相关业务知识、技能理应要比常人更胜一筹。重庆检察五分院在组织各类竞赛评比活动时,除了外聘有关专家教授外,还请本院或上级院相关业务方面的检察人才当评委,通过参加评比活动,既能提高检验检察人才的业务水平,又能使其增长才干,还能固化公道正派的检察职业道德精神,一举三得。二是组织承担本院、市院、最高检的重点研究课题。重点课题的研究最能考验检察人才的创新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对检察人才智慧能力的最好检验,同时也是开发检察人才智力的一种方法。三是组织参加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办理或其他重大业务问题的咨询、研究和论证。对相关类的检察人才所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单位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并积极吸纳,可作为定案的重要参考意见。四是组织承担业务培训教学授课任务。从本质上讲,对检察人才的要求不仅在于会办案、会写作,还要会讲课,通过传授知识进一步检验和培养检察人才的思维能力。五是组织参加课程开发或精品课程制作。为适应建设一支高素质检察人才队伍的需要,认真实施“检察干警岗位素能标准”,促进检察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有必要建立一支以“检察人才、兼职检察教官”为主体的“检察官教检察官”岗位素能培训核心课程开发队伍,推动形成检察干警素能培训课程体系。六是发表高质量的学术文章。作为检察人才,结合实际工作每年撰写有一定水准的高质量学术文章是应有之义。如果一个办案能手所办理的案件数量再多、质量再高,但不能在一定层次的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理论文章,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检察人才。

记者问:做好本职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领袖还是百姓,无论是教授还是农民,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称得上称职。那么,检察人才该如何做好本职工作,从而发挥好主力作用呢?

葛森林: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单位有效使用和管理这个外因要通过与检察人才个人这个内因发挥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施展检察人才的才华。为此,检察人才个人应当努力做到:

做政治理论学习的先行者。检察人才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按照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准则”“条例”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通过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让自身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把“忠诚、为民、公正”价值观理念贯穿到业务办案工作的始终,确保检察人才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检察人才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全国优秀公诉人、重庆检察五分院公诉二处副处长唐慧为分院及辖区助理检察官授课

做公正执法的践行者。检察人才发挥作用的核心在于利用自身所学的业务知识服务办案、指导办案。为此,要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努力提高业务履职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实际本领,所办理的案件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要好,确保所办理的每一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切实保障群众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利,尊重保障当事人、律师及其他公民的权利;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当事人一视同仁,反对特权,禁止歧视;要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原则,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要案结事了,积极主动回应社会舆论关切。

青年干警培训班上,重庆检察五分院版《开讲啦》倍受干警欢迎

做廉洁从检的示范者。廉洁,是检察官的基本操守。在实际工作中,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忘做人之本,不移公仆之心,不谋一己之利,清正廉明;要筑牢思想防线,常修为检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严守法纪红线,牢记党纪国法,严格遵纪守法,一身正气、公道正派,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自觉接受监督;要坚守道德底线,模范遵守道德准则,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情操,真正做一个无愧于党和人民信赖的检察人才。

重庆检察五分院组织开展检察人才培训班

猜你喜欢
分院检察重庆
重庆客APP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探秘霍格沃兹分院式
来听,分院帽之歌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