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气守一方平安一腔热血暖一方百姓
——记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丰都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车管所

2017-10-19 03:27陈玉婷重庆丰都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车管所提供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7年5期
关键词:沈某丰都县吴江

文/本刊记者 陈玉婷 图/重庆丰都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车管所提供

一身正气守一方平安一腔热血暖一方百姓
——记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丰都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车管所

文/本刊记者 陈玉婷 图/重庆丰都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车管所提供

为了长龙滚动的车流平安伸向远方,他们铁面无私,紧抓驾考严审车辆层层把关;他们温情为民,送教下乡上门办证孜孜不倦。他们将交通事故的火星掐灭于源头,为百姓擎一片安宁阔达的蓝天。车管所民警们,他们是车驾安全的守护神,他们是秩序井然的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题记

丰都县车管所全体民警合影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近年来,丰都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车管所坚持以“服务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为标准,全力提升车辆管理和服务水平,获得了组织、群众充分认可。2010-2012年两次被国家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县级车管所”,2012-2013年,先后被重庆市公安局评为“群众满意窗口”“成绩突出集体”,2014年至2015年获得“巾帼文明岗”“人民满意服务窗口单位”“重庆市公安系统青年文明号集体”“爱岗敬业、爱民如亲示范集体”等荣誉称号,2016年被公安部评定为“全国一等县级车辆管理所”。

车管所是公安机关服务民生、服务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了这个窗口能真正的“办事高效、清正廉洁、热情服务、人民满意”,丰都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车管所的民警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书写了为民、利民、便民的壮丽诗篇。

2017年5月19日,丰都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车管所又为警徽新添一道耀眼的色泽:获得国家公安部授予的“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荣誉称号,成为重庆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交巡警车驾管理基层单位。

这份荣誉背后,是丰都县车管所民警们日复一日的胼手胝足、挥洒汗水,坚守职业的理想与责任。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百姓,让自己的青春在奉献中闪光。他们用滚烫的热血、如铁的意志诉说着——赤胆忠心不敢忘,警察永远姓人民。

“神探”吴江军:火眼金睛 警徽之刚

吴江军仔细查验车辆

采访当天,一点风也没有,太阳刚出来,地上就像着了火。丰都县车管所的验车场并不算宽广,混杂着汽车尾气的味道,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让人觉得憋气。前来接受检验的车辆也像是被晒蔫了一样,无精打采地趴在地上喘气。

上午10点20分,地面温度已达52℃,水倒下去发出阵阵“呲呲”声,一会儿就没了踪影。丰都县车管所查验岗民警吴江军穿着短袖制服,正忙碌地检验着车辆,一招一式丝毫没有因高温而放松。他熟练地将正在启动的车辆引擎盖打开,弯腰查看车辆的车架号和发动机号,仔细辨别与车主提交的资料是否相符,再查看车内座位是否有改动,安全带等设施是否能正常使用……弯腰、查阅、起身、记录、再弯腰,浅蓝色的制服变成深蓝色,再被晒干;汗水滑落,刺痛眼睛,但他顾不上擦一下。当记者感叹“太辛苦了”,吴江军腼腆地说:“其实现在天气热,是淡季,车不算多,车辆多的时候,一个民警一天检验60辆车那是很正常的,最忙时甚至连上厕所都跑步前进。”在采访过程中,吴江军并不擅言谈,任凭记者一再感叹,他只坦诚地说:“这些是我的本职工作,把工作做好是最开心的。”

吴江军所在的查验岗,是车辆安全出行的第一关,工作稍有疏忽,“带病”的车辆就有可能上路,造成巨大隐患。所以他总是要求自己仔细再仔细。机动车发动机号和车架号的识别一直是车辆检验中的一个重难点,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给盗抢车辆穿上合法外衣,订做号码模具,套用相同型号车辆的发动机号、车架号,花样繁多,无孔不入。吴江军对于这一现象深恶痛绝,他下狠心苦练识别车辆发动机号、车架号的功夫,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每台注册上牌或定期检验的车辆,他都是趴下身子,甚至是钻到车底下审核发动机号、车架号。凭借着对数万台次车辆的检验,吴江军摸索出核对车辆发动机号、车架号“一看、二摸、三对照”的方法,跟非法车辆“死磕”到底。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倾注了吴江军无数的心血,效果也是显著的——在吴江军和车管所其他民警的严格把关下,数年来没有一台盗抢车辆在丰都县车管所注册上牌;车管所多次获得“全国县级优秀车管所”“青年文明号集体”“爱岗敬业、爱民如亲示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2015年9月,一台崭新的本田车到车管所办理注册登记业务,吴江军在查验车辆时发现该车的VIN车辆识别代码标注的年份与实际生产年份不符。车主先是塞钱“求放过”,随后又扬言自己的某个亲戚是大官“你等着,一定要你好看”。吴江军对记者苦笑道:“总是隔一段时间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心存侥幸。如果我们把关不严,后果十分严重。”

2016年清明节期间,一位运输企业的老板砸重金请求吴江军“高抬贵手”,让他10多辆跑长途的货车不用检测,直接通过年审。吴江军严词拒绝了,并对车老板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结果7月份时,其中一辆货车就经历了险情,幸亏年审时强制整改了侧滑、制动失灵等故障,才有效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事后,该运输企业的老板找到吴江军真诚道歉并给车管所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

“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能数年如一日地做到这一点,真是太了不起了!”面对记者的称赞,吴江军笑着摆摆手,谦逊地表示,要上路的车辆每一步都马虎不得,交通安全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吴江军是丰都县车管所民警中普通的一员,是诸多埋头流汗、挺身执法的查验岗民警的缩影。他们没有丰功伟绩,只是默默地在自己坚守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

“铁面”张洋春:面“恶”心善 警徽之柔

张洋春认真监考中

头顶“光亮”,胡渣浓黑,眯缝的眼睛让人看不清“意图”,从某种角度来说,张洋春长了一张极具威慑力的脸,看上去很“凶”。但是,熟悉张洋春的人知道,他是名副其实的面“恶”心善,对待同事和群众都如春风一般温暖,只有面对不法分子和原则性问题的时候才会展现出“凶狠”的一面。

作为考试岗民警,张洋春的职责是把潜在的“马路杀手”拦下来。“做这份工作必须‘不近人情’。如果驾驶学员的理论和实操不过关,而我们把关不严的话,就相当于把老虎放到马路上,我这辈子恐怕都再也睡不着觉了。”张洋春皱了皱眉头,无比坚定地说,很快他意识到自己表情太过严肃,又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记者趁此机会,斗胆问起了心中的“好奇”,张洋春笑得更爽朗了:“那你猜我多大岁数?其实我是长得太着急了,今年才三十二。”

“讷于言而敏于行”,张洋春确实有一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担当。暑假期间,学员剧增,他每天早上都是6点多到单位,组织调度人员、检查考试设备,一切准备就绪后,8点钟准时迎接学员入场考试,有时候干到天黑才下班,可以说一整天都泡在考场上。暑假开始后,为了让驾校的学员们都能按时参加考试,张洋春和考试岗的民警们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左右,中午都难得有一会儿休息时间。

张洋春所干的监考工作,不只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2016年9月,在一场科目一考试中,张洋春模糊听到阵阵轻微电子电流声音。他立刻警觉起来,四处查看,发现考场内考试学员沈某神色慌张,正在尽量使胸口对准电脑屏幕,耳朵姿态反常。凭着职业敏感,张洋春当即意识到沈某有问题,随后,果真从他身上搜出了一套作弊用的通讯设备。无线耳机已经被深塞进沈某耳道,非常隐蔽,外观根本看不到,最后还是医生才把耳机取了出来。原来,沈某由于文化程度低,又不愿化时间去学习交规,于是就找了“枪手”帮忙。“枪手”通过沈某上衣纽扣上的微型摄像头可以看见考题,并当即通过设备告诉沈某正确答案。沈某自以为准备万全,殊不知再高科技而隐蔽的作弊设备终究还是逃不过心细如发的张洋春的眼睛。“侥幸一时,悔恨一生”,每次开考前,张洋春总会严肃地告诫学员:“考试要靠自己的真本事,使用旁门左道获得驾驶证,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也是对其他人的生命不负责任。”

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就必然面临着诱惑和考验。个别驾校追求经济利益,在驾驶人培训上偷工减料,挖空心思走捷径;个别学员给考试交警送礼,把通过考试寄托在考官“网开一面上”。面对这些,张洋春淡淡地说:“拿他们一分钱,我的腰杆就再也挺不直了。”普通的一句话,却让人看到了一名人民警察身上的浩然正气。也正是因为有一群这样默默坚守、全心奉献的民警,“丰都县车管所”这几个字才闪闪发光!

拒绝任何请吃和礼物,提醒学员举报驾校收费不明,监考极其严格——带手机就算作弊、迟到一分钟都不能入场……在居心不良的人看来,张洋春简直是他们的“克星”,但在张洋春眼里,严格执法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当民警的最起码要求,他无愧于头顶上闪亮的警徽。

“老将”代世华:矢志为民 警徽之光

代世华悉心处理群众意见

蓝色的警服湿了又干,呼啸的警车去了又回,当无比向往的威武形象,在日复一日的加班备勤中化为难掩的疲态时,你是否还会在新一天的晨光下,满怀热情地披上那身“制服蓝”?

丰都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车管所指导员代世华用二十余载从警生涯,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他说:“一辈子当警察是件梦里都会笑出声的事情。难得一生只做一份工作,既然做了就要像匠人那样,坚持、专注、尽职尽责、做到做好……”

“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最大限度地帮助群众,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这是代世华指导工作时,最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担任指导员以来,丰都县车管所推出便民措施就成了“家常便饭”,许多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便民指导员”。

偏远山区无牌无证无保险的摩托车一直是交通管理上的“老大难”。这些车辆事故发生率高、逃逸率高,很难查处,管理更是难。为了让山区群众安全上路,代世华带领车管所民警利用自己的周末休息时间组建起了“流动车管所”,深入偏远乡镇为群众提供驾驶培训、考试、办证等上门服务。“以前考试、办证要到丰都县城,来回至少要2天,住宿费、路费很贵,我们都没有人愿意去。现在多好啊,在家门口就可以搞完,省了时间又省钱。”看到“流动车管所”开到了家门口,村民们都高兴不已。

“群众不来,我们就主动过去,服务要做到位。”就这样,代世华带领车管所民警们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走了二十几个乡镇,组织驾驶人考试近200场,发放摩托车驾驶证近500本。代世华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自己的心头上,以百姓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他常对同事说:“我们麻烦一点,群众就少些麻烦。”

代世华的耳朵也是出了名的“尖”,哪里有群众的声音,哪里就有他循声而至的身影。几年前,有群众在办理车辆登记手续的时候抱怨:“你们业务这么复杂,我们搞不懂流程,花了大量的时间还是晕头转向。”代世华视群众的呼声为工作的信号,立刻下令限时整改:增添设备,简化群众办事流程,实行“一窗式”直通车服务,做到只要群众准备好资料交给窗口民警,就可以坐等取证。

以前是群众忙,民警坐,如今是民警忙,群众坐,这样的“换位”服务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自任指导员以来,代世华亲自处理群众意见100余(件)次,解决了大量群众反映的问题,车管所的很多便民之举就是源自于过往的每一次倾听、交谈和沟通。知民冷暖,解民之忧,是代世华的工作准则。他本人也因此多次受到重庆市公安局和市、县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获得“优秀公务员”“成绩突出车管所负责人”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简化办事流程,进一步缩短业务办理时限,提供更优质、高效服务,让前来办事的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荣誉和褒奖面前,代世华看到的永远是不足,思考的永远是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多年来,代世华坚持每天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节假日期间更是坚守岗位。有人问,何必呢?代世华却说:“这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我这辈子就干这一份工作,如果不尽力做好,那岂不是太对不起自己了?”他对自己的要求远远高于外界对他的要求,就像匠人,总有一股精益求精的执着和对细节的孜孜追求。

作为丰都县车管所的指导员,代世华没有义薄云天的壮举,只有一心为民的情怀;没有豪迈壮丽的誓言,唯有公正执法的操守;没有显赫卓越的功绩,却有百姓称赞的口碑。因为一颗“匠心”,因为他深切地热爱这身“制服蓝”。

猜你喜欢
沈某丰都县吴江
加州鲈“遇冷”!端午节后市场疲软,吴江大量出鱼冲击多地市场
准儿媳称有内部房 骗房款获刑十一年
凶手是谁
佯装快递员硬闯前女友家
丰都县科协推广中医药健康文化
男子搭“顺风车”抢劫同行女性被判七年半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重庆·丰都县梦幻南天湖
重庆·丰都县雾中的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