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

2017-10-19 12:09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474150王依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8期
关键词:脑电图脑炎血常规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474150)王依芳

目前由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确诊率较低,会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对疾病的临床诊断的研究不断加深,力求提高诊断效率,这是更好地进行疾病治疗的必要前提。本文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确诊为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住院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确诊为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反复惊风发作、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和恍惚、呕吐等颅高压症状,严重者出现偏瘫、单瘫、全身瘫痪或各种不自主运动等,或者是出现惊风持续状态,患者严重嗜睡、昏睡、昏迷等。若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或瞳孔不等大,或瞳孔忽大忽小,引发颅高压并发脑癌的可能,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符合这些临床病症。共计80例患者,患者年龄在5~1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9.9±2.5)岁,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41例,患者病程在1~4周之间,平均病程为(3.9±1.0)周。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差异统计学意义。

1.2 检查方法 检查包括:脑电图检查、CT检查、MRI检查和常规的生化检查(血常规等)。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80例患儿在入院后,自愿接受血常规、脑脊液、脑电图、脑CT、MRI检查。脑电图的检测过程中,主要是观察θ波的频率、幅度以及θ波的节律性变化的情况,以及在实际诊断过程中,观察复合波波段变化、起伏的情况。

脑电图检查:仪器为广州三瑞医疗器械导脑电地形图仪,型号为LQWY-N16,时间常数为0.3,高频滤波一般都是50Hz,标准电压50UV,在实际检查的过程中,让患儿换气3次进行诱发实验,分别在患者不同的状态下进行描记。

1.3 观察指标 观察在不同的诊断下,患者疾病的确诊情况;观察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分析患者诊断的异常情况;观察分析疾病的临床特征。

1.4 诊断 由于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临床诊断的确诊率较低,尤其是早期诊断上,确诊率最低,诊断的效果不好,诊断不清晰,而现在随着多种医疗设备的应用,早期诊断率有所改善,确诊率逐渐提高。具体的诊断方法:医护人员应该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疾病史,询问患者基本情况,注意是否病变。在进行手术时,应该对患者癌变的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实施合适的治疗手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如检查异常率用(%)来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 80例患者接受不同的手段进行检测后的异常率比较

2 结果

2.1 患者血常规、脑脊液的检查结果的临床资料 80例患者接受临床诊断,对其资料进行分析。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量检查在(4~10)×109L-1范围,即计数正常有51例,计数升高(10×109L-1)的有18例,计数下降(<4×109L-1)有11例,检查异常29例,检查异常率为36.25%;淋巴细胞计数异常14例,其中有10例升高,4例降低。脑脊液组的检查中,发现其中有31例异常,脑脊液检测异常率38.75%。

2.2 患者脑CT检查结果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接受脑CT检查,分析监测结果。其中检查出现异常的病例18例,占22.87%。

2.3 脑电图检查结果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实施脑电图检查,其中异常例数为74例,其中属于变缘性脑电图异常例数为10例,重度异常为12例,中度异常为21例,其轻度异常为31例。轻度异常:α节律慢化。伴6~7Hzθ波活动增多;中度异常:广泛性、弥漫性出现,夹杂着局限性尖、棘波、棘(尖)-慢复合波;重度异常:广泛性持续性1.5~2Hz中或高波幅,以颞区明显,伴有局限性尖、棘波、棘(尖)·慢复合波爆发。

2.4 异常率比较 80例患者接受不同的手段进行检测,观察患者异常例数,血常规异常率为36.25%,脑脊液组异常率38.75%,CT异常率为22.87%,MRI异常率为37.50%,脑电图异常率为92.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3 讨论

早期脑炎检查主要以脑脊液检查为主,经过多例临床监测实例证明,脑脊液检查结果与患者脑炎的疾病严重程度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血常规检查异常29例(36.25%),脑脊液检查异常31例(38.75%),脑CT检查异常18例(22.87%),MRI检查异常30例(37.50%),脑电图检查异常74例(92.50%)。由此可见,患者在疾病的临床检查上,脑CT的检查异常率最低,在这种检查中患者一般会面临腰穿的痛苦及风险,这一点导致患者不能主动配合检查;脑CT检查价格昂贵,检测效果不明显,反复检测又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危害,这也成为患者家属顾虑的因素。

脑电图的异常检查率最高,达到92.50%,说明应用脑电图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确诊率。脑电图应用在脑病的检查诊断上,能够有效地避免以上两种顾虑,脑电图主要进行无创性检查,诊断中客观反映大脑功能变化,将患者病脑的变化情况比较清晰地显示出来,有利于对病脑的诊断,提高诊断价值。实例研究发现,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检测,并且异常时间早,敏感性监测好。

综上所述: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脑电图为无创检查,检查异常率较高,是脑病诊断的参考指标。患儿经过多次检查,能够更加准确地确诊疾病,同时脑电图还能够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诊断,促使患者更好地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脑电图脑炎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