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2017-10-19 12:09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471013胡军李聪慧原琳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8期
关键词:氮平艾司西普兰

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471013)胡军 李聪慧 原琳琳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发生卒中后,表现出卒中症状以外的一系列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常伴有躯体症状。发病率25%~60%[1][2][3],PSD与卒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不仅可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神经功能恢复障碍,独立生活能力更加丧失,甚至可以导致死亡率升高,阻碍了患者的康复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4]。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因此,早期诊断并给予PSD患者适当的抗抑郁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关注生活质量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为了解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我们对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间门诊及住院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脑卒中诊断标准[6],病程大于2周;②符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关于器质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7]评分在24分以上;④意识清楚,检查能予以合作;⑤排除神经系统以外严重躯体疾病,既往有抑郁等情绪障碍病史,有语言及智能障碍,有药物过敏史。共收集符合条件的病例100例,按门诊及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42±5.18);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4.21±6.32);两组间一般资料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过一周的清洗期,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5mg/d,2周艾司西酞普兰逐渐加大到10~15mg/d,平均(12.5+2.8)mg/d.;米氮平起始剂量15mg/d,2周曲唑酮逐渐加大到15~45mg/d,平均(20)mg/d,疗程2个月。不合用电休克和其他抗抑郁药。睡眠不好者可合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1.3 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7]、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8]评定,并与治疗后进行药物副反应(TESS)评分。量表评定一致性测验r=0.80。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包括总分、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条件5个维度,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个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进行评定。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方法x和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与治疗2月末两组HAMD GQOLI评分比较见附表1。

2.1.1 HAMD量表评分治疗前无明显的差异,2月末两组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抑郁情绪改善与米氮平相当,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1.2 从生活质量方面来看,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明显的差异,治疗2月后,艾司西酞普兰除物质生活外,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米氮平组在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纬度均无改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维度有明显的改善。

两组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在物质生活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躯体、心理、社会维度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药物副作用量表来看,艾司西酞普兰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米氮平为口干便秘、排尿困难,心电图异常,前者副作用相对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2月末HAMD GQOLI TESS评分比较见附表2。

3 讨论

由于脑卒中是器质性疾病,可损害情绪中枢或传导通路,导致脑内生化递质,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NA)和5一羟色胺(5-HT)减少导致抑郁。研究显示: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抑郁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神经功能障碍促进抑郁状态的发生。反之,抑郁状态对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又起负性作用。两者相互影响。临床上常用目前疗效好,副反应较小的药物来治疗,艾司西酞普兰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类(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能选择性抑制突触前5-HT神经末梢对5-HT的再摄取而产生疗效[9][10]。基于经典抑郁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对于PSD,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其他SSRI药物,在5-HT再摄取抑制方面,艾司西酞普兰的活性比左旋体至少强100倍,副作用小[11][12][13]。而米氮平是NE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类(noradrenergic and specific serotonergic antidepressant,NaSSA),通过增强NE、5-HT递质并特异阻滞5-HT2、5-HT3受体,拮抗中枢NE能神经元突触前膜α2受体及相关异质受体发挥作用。本研究显示,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艾司西酞普兰组与米氮平组2月末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2种药物疗效相当[14][15]。

附表1 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组治疗8周末与治疗前HAMD GQOLI比较

附表2 两组治疗2月末HAMD GQOLI TESS评分比较

此研究发现,艾司西酞普兰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2个月的治疗,除物质生活维度,余3个维度分值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米氮平虽然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情绪,但对物质功能、社会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功能。这与米氮平药物副作用有关,如口干、便秘、头晕等,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16][17]。总之,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氮平艾司西普兰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