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配合情志护理在骨科慢性疼痛中的护理体会

2017-10-19 12:09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336000易华云陈玉兰柳娜张婷柏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8期
关键词:病史情志骨科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336000)易华云 陈玉兰 柳娜 张婷 柏兰

骨科疼痛特别是慢性疼痛是一种不能够使用心理或者是生理障碍给予解释的一种持续性疼痛症状。不良情绪或者社会问题是直接导致疼痛的重要原因,经过检查和诊断并未发现身体病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在21岁~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1.5)岁,疼痛时间在2.5个月~2.5年之间,平均疼痛时间为(7.5±1.2)个月;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22岁~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2.1)岁,疼痛时间在1.5个月~1.5年之间,平均疼痛时间为(7.3±1.5)个月。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且其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别,存在可比性。

附表 两组患者的总体治愈情况对比[n(%)]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性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药配合情志的护理方法,具体见讨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整体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处理数据,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总体有效率37例(92.5%)显著高于对照组23例(57.5%),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如附表所示。

3 讨论

中医药配合情志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其一,询问患者病史。疼痛是患者出现身体不悦的一种情况,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临床过程中对于疼痛的原因以及部位的诊断,需要依靠仔细询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病史,进而获取全面的病史资料,仔细观察并检查患者的各项身体体征,如:引发疼痛的原因、疼痛的程度以及部位、是否存在放射性疼痛、疼痛的急缓以及加重或者缓解疼痛的因素等。不仅需要注重对于疼痛的评分结果,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行为以及功能等方面给予全面的评估。其二,予以准确的心理评估。疼痛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疼痛过程中患者的感受以及耐受能力均受到主观意识以及情绪的影响。而慢性疼痛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情绪反应过度以及其他的心理压力等,由于患者存在不良的心理情绪,因此,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以及在疼痛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心理因素等,如:身体创伤、精神创伤以及心理问题等。其三,合理应用中医药[2][3]。中医药是遵循活血养气以及通则不痛的原则,基于上述理论,在临床过程中治疗慢性疼痛,需要以疏肝解郁以及活络经脉为主要原则,进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根据中医药理论,四诊合参的理论基础上做到药证统一。常用的中药药剂为:熟地、山药、当归、泽泻、白芍以及五加皮等,主要达到补益肝肾以及强筋壮骨的效果,多用于肝肾功能异常等症状。其五,加强情志护理。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休养,病程时间较长,加之疼痛的干扰,进而造成患者出现恐慌以及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中医药领域提出“百病皆于气”,认为情志不良将是导致肝肾郁结、气滞淤血的主要原因,基于此,需要加强情志护理。

综上所述,在骨科慢性疼痛过程中予以中医药配合情志的护理方法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广泛用于临床护理的过程中。

猜你喜欢
病史情志骨科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