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17-10-19 12:11孙晓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现代学徒制信息化教学

孙晓爽

【摘要】对广大职业院校来说,课程改革是实现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规格的根本保证,是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渠道。本文在结合我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现代学徒制为抓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学模式创新为核心”的课程开发新模式,并探索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与推广,为广大职业院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信息化教学;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34-01

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教育,是一种重实践,以能力为本,促进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发展的一种教育,要想实现其教育目标,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的教学只有和产品结合起来,只有和企业结合起来,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本领。对学校来讲,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使专业培养目标与产业发展密切相连,同时可将新工艺、新技术充实于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课程开发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进一步促进学校专业课程的建设,改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一、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实施课程开发模式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规格的根本保证,是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渠道。深化课程改革,必须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企业、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这意味着广大职业院校必须迅速打破固有的思维束缚,尽快改变课程开发的思路,积极探索新的课程开发模式。笔者认为,对职业院校来说,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是实现课程开发模式改革的基础与抓手,而课程开发模式改革的实践成果则可以反过来促进产教的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大好局面。

二、职业院校开展课程开发模式改革的途径与方法

(一)以现代学徒制为抓手,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职业院校要想在课程改革方面突破现有体系束缚,打开课程开发模式改革的新局面,就必须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现代学徒制建设为抓手,将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岗位技能甚至企业内训教材等引入日常教学,以实景化、实战化的模式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造和重构。笔者认为在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现代学徒制为抓手,改革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实行三段式育人机制,学生第1-2学年在学校完成文化课程学习任务,掌握专业所需各项基本技能,践行六个对接(学校与企业、基地与车间、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员工、培养培训与终身教育),让学生体验、模仿、尝试、感悟企業文化;第3学年实行现代学徒制试点,让学生真刀真枪践行企业工作和企业文化。同时,实行企业班组化管理模式,组成学习小组,确保学生掌握实习岗位所需的技能。

2.以“三个对接”为切入点,创新课程内容。职业院校应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将所学专业分解成若干个岗位,再将每个岗位分解成若干个技能元素。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结合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科学、合理提炼岗位核心技能,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质量培训教材,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要求,制定每个岗位的实习考核标准。同时,探索建立实习标准动态更新机制。

(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开辟翻转课堂新模式

翻转课堂是将传统的“流水线”式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态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转化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教学实施过程中,翻转课堂的精髓可以概括为:项目化、颗粒化(微课)、信息化(教学平台)和分层化。针对以上要点,笔者认为在翻转课堂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职业院校应加强教师信息素质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把课程开发作为教师成长历练的载体;组建信息化教学团队,在教学设计、脚本编写、视频录制、后期制作等方面给予专业课教师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而专业课教师则要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基于实景化、实战化和项目化的要求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信息化改造。

2.专业课教师应注重课堂活动的有效组织,及时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活动包括必要的知识讲解、小组讨论的组织、实习指导、课业检查与答疑等。

(三)以教学模式创新为核心,推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设计理念,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并具有示范性、共享性和辐射推广作用的示范性优秀课程。笔者认为,当前广大职业院校应积极响应政策的号召与要求,努力开创课程开发模式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并举的新局面,首先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信息化课堂,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政策规定和技术要求进一步完善,最终形成信息化、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并通过网络实现校际共享、校企共享和社会共享,从而实现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模式改革的目标。

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我校利用校内网络,积极开展教育教学一体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包括各专业课程试题库、主干课程的电子教案、PPT课件、实验实训指导手册、技能考核标准、教辅资料等。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使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同时也对社会提供教学资源的支持。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的可用资源,将专业教学标准、专业优质课程、实验实训指导和操作录像整合处理,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库,同时以资源课程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职场化+信息化”的现代职教课堂建设。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的课程开发要经历项目化、颗粒化(基于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建设)→信息化、结构化(基于信息化教学和翻转课堂)→精品资源课程体系(通过网络实现共享)这三个阶段,而且课程开发应服务于教学模式改革。广大职业院校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资源课程体系,教学平台上的资源要不断更新,以适应产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张学斌.《新课程教学设计概论》[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3]郭琴.《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0(6).

[4]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5]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现代学徒制信息化教学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