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高场磁共振在胼胝体变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7-10-20 18:45许凤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变性磁共振病灶

许凤娥

【摘要】 目的 探究1.5T高场磁共振在胼胝体变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例经过磁共振成像确定的胼胝体变性患者进行常规矢状面T2WI序列扫描, 同时进行轴位T2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T1WI、FLAIR等序列扫描, 判断1.5T高场磁共振在胼胝体变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 8例患者经过1.5T高场磁共振诊断均呈现出对称分布的病灶, 且矢状位T2WI序列表现为较为典型的“夹心蛋糕征”, 6例患者DWI均呈现出弥散受限状態。结论 1.5T高场磁共振在胼胝体变性疾病检查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可以及时判断出患者是否发生胼胝体变性疾病, 因此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1.5T高场磁共振;胼胝体变性;鉴别诊断;应用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07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1.5T high 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orpus callosum degener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8 corpus callosum degeneration patients confirm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ll received conventional sagittal T2WI sequence scan, and sequence scans of axial T2WI,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 T1WI and FLAIR at the same time, so as to determine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1.5T high 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orpus callosum degeneration. Results 8 patients had symmetrical lesions diagnosed by 1.5T high 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and the sagittal T2WI sequence showed a typical “sandwich cake” sign. DWI of 6 patients showed a diffusion-limited state. Conclusion 1.5T high 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provides obvious effect in the examination of corpus callosum degeneration disease, and it can promptly determine the occurrence of corpus callosum degeneration disease. So it contains higher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1.5T high 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Corpus callosum degeneratio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pplication value

胼胝体变性也被称为原发性胼胝体变性, 该疾病属于脱髓鞘性病变, 相对较为罕见, 目前为止, 医学研究领域并没有研究出胼胝体变性疾病的致病原因, 但是该疾病多发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1]。由于致病原因不明, 因此提高治疗有效性就要尽早诊断出患者是否患有原发性胼胝体变性疾病, 因该疾病在临床中缺少特异性表现, 通过直观判断无法有效为患者诊断出病情, 而使用1.5T高场磁共振手段为胼胝体变性患者进行诊断时, 能够产生特征性影像, 且随着影像诊断学发展, 对胼胝体变性患者的早期诊断可能率逐渐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例胼胝体变性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8例患者已经经过本院确诊, 且经过磁共振检测;其中男7例, 女1例;年龄45~59岁, 平均年龄(52.0±3.7)岁;病程3 d~6个月, 平均病程2个月;仅有1例患者无酗酒史, 剩余7例患者均有10年

以上不同时间的酗酒史, 且患者所饮用的酒品种类为散装白酒为主, 饮酒量500~1000 ml/d;4例患者为急性型胼胝体变性, 4例患者亚急性型胼胝体变性。

1. 2 方法 使用1.5T高场磁共振系统为患者进行检测。患者采取仰卧位的方式进入检查设备中, 头先进, 患者双手放置于身体两侧, 进行常规矢状面序列扫描, 同时进行轴位T2WI、DWI、T1WI、FLAIR等序列扫描, 在扫描中对DWI轴位扫描采用SE/EPI的方式, 同时为患者施加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扩散敏感梯度场, 最终在扫描后会得到3个方向合成的DWI图像, 为患者进行扫描的范围为自枕骨至颅顶, 最终根据所呈现出的图像判断患者是否具有胼胝体变性疾病。观察患者病灶分布情况。

2 结果

8例患者中, T2WI序列扫描时, 胼胝体膝部或全层呈现出“高”的状态, 胼胝体压部呈现出“高”的状态, 且所有患者胼胝体病灶分布呈现“对称”样式;DWI序列扫描时, 胼胝体膝部或全层呈现出“高”的状态, 胼胝体压部呈现出“相等”的状态, 且所有患者胼胝体病灶分布呈现“对称”样式;T1WI序列扫描时, 患者胼胝体膝部或全层呈现出“低”的状态, 胼胝体压部呈现出“低”的状态, 但是胼胝体患者病灶分布仍呈现“对称”样式;FLAIR与T2WI序列扫描所得出的结果相同;8例患者在T2WI、DWI、T1WI及FLAIR扫描时, 周围受累脑白质均为4例, 合并腔隙性脑梗死均为2例。8例患者检测图像进行深入分析发现, 胼胝体变性患者最明显的临床影像学表征现象为T2WI序列扫描具有境界清楚、高信号影、腹侧信号以及背侧信号均正常的特点, 且呈现出特别典型的“夹心蛋糕”状态。见表1。endprint

3 讨论

虽然在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人们加强了对胼胝体变性疾病的研究, 但是该疾病的特异性病因仍处于不明状态, 以往在深入研究胼胝体变性疾病时, 发现胼胝体变性疾病除了与酒精中毒有关外, 一氧化碳中毒以及实验性氰中毒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因此推测该疾病与患者缺氧和缺血具有一定的关系, 该疾病主要病变情况为患者胼胝体以及其邻近白质的髓鞘出现脱失现象[2]。通常情况下, 该疾病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 像早期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智力减退、生活伴有幻觉、常出现淡漠或激惹、营养不良、行为异常、情感障碍等, 发展到疾病后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强哭强笑、不能行走、四肢强直、完全性痴呆、去皮质状态以及卧床不起等临床表现, 虽然从表面上看胼胝体变性疾病临床表现症状较多, 但是深入研究发现, 该疾病并不具有特异性临床表现, 在为患者诊断时无法直接通过患者临床症状判断患者是否具有胼胝体变性疾病, 因此无法为患者做出准确和及时的诊断, 容易造成患者最终因并发症而失去生命, 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通过本次分析, 能够意识到对胼胝体变性患者进行及时、准确治疗的重要性, 而在医疗领域中随着影像学的逐渐发展, 发现使用1.5T高场磁共振能够有效检测出胼胝体变性疾病, 为了证实1.5T高场磁共振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通过收集本院已經确诊为胼胝体变性疾病的8例患者, 并采用1.5T高场磁共振检测方法, 更准确的判断出胼胝体变性患者是否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3]。通过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得出, 8例患者接受T2WI序列扫描时, 胼胝体膝部或全层呈现出“高”的状态, 胼胝体压部呈现出“高”的状态、且所有患者胼胝体病灶分布呈现“对称”样式;患者在接受DWI序列扫描时, 胼胝体膝部或全层呈现出“高”的状态, 胼胝体压部呈现出“相等”的状态、且所有患者胼胝体病灶分布呈现“对称”样式;与DWI、T2WI序列扫描不同, 患者在接受T1WI序列扫描时, 患者胼胝体膝部或全层呈现出“低”的状态, 胼胝体压部呈现出“低”的状态, 但是胼胝体患者病灶分布仍呈现“对称”样式, FLAIR与T2WI序列扫描所得出的结果相同。对8例患者检测图像进行深入分析时发现, 胼胝体变性患者最明显的临床影像学表征现象为T2WI序列扫描具有境界清楚、高信号影、腹侧信号以及背侧信号均正常的特点, 且呈现出特别典型的“夹心蛋糕”状态, 因此在为患者进行诊断时, 就可以通过患者是否具有该疾病影像学表征特点来判断患者是否伴随该疾病[4-7]。

通常胼胝体变性疾病会呈现出三种状态:一是急性型状态, 在该状态下患者容易在短期内出现死亡情况;二是亚急性型状态, 与急性型状态患者相比, 该类患者存活时间相对较长;三是慢性型状态, 根据对胼胝体变性的了解与深入研究, 慢性型状态患者较为少见, 在临床中, 该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痴呆症状。同时在该疾病中主要呈现出6类疾病:①胼胝体梗死疾病;②多发性硬化疾病;③胼胝体区肿瘤疾病;④脑挫裂伤疾病;⑤酒精中毒所致脑部损害疾病;⑥中毒性脑病。不同疾病在接受1.5T高场磁共振检测时也会呈现出不同特点[8-10]。

综上所述, 为胼胝体变性患者进行早期治疗, 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建议采用1.5T高场磁共振方法为患者检测, 并通过详细分析患者检测呈现的图像, 准确判断患者属于何种类型的胝体变性疾病, 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学涵, 吕志宇, 陈秀.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合并广泛胼胝体外白质损伤且预后良好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57):117-121 .

[2] 蒋媛静, 何华梅.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病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2):111-115 .

[3] 翁小琳, 许建铭, 张继斌, 等.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6):123-126 .

[4] 鲁德会, 贾希村. 常规磁共振成像结合扩散加权成像在老年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世界复合医学, 2016(4):72-75.

[5] 徐刚, 马银华, 李伟东. 高场磁共振对慢性酒精中毒致胼胝体变性的诊断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 2016(23):126-127.

[6] 梁盛忠, 桑海燕, 贾长玲, 等. 高场磁共振胆管成像技术在老年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实用老年医学, 2015(12):1031-1033, 1052.

[7] 李欣, 付旷, 卢景海, 等. 1.5T高场磁共振在胼胝体变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疑难病杂志, 2013, 12(5):11.

[8] 李斯琴, 张晖, 韩晓东, 等. 高场磁共振DWI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3(6):464-467, 556.

[9] 乔鹏飞, 谢生辉, 牛广明. 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6):66-69, 87.

[10] 石士奎, 季立平, 程敬亮. 胼胝体变性与梗死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1):13-15.

[收稿日期:2017-05-08]endprint

猜你喜欢
变性磁共振病灶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为什么要做CT增强扫描
结核球是肺上长的瘤子吗?
征兵“惊艳”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变男变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