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级惩戒“自助餐”

2017-10-21 12:40朱艳丽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惩戒惩罚规则

朱艳丽

惩戒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惩戒的目的不在“惩”,而在于“戒”。

高明的惩戒者总是明察秋毫,针对不同的时间、场合、错误程度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等,机智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方式,并努力将惩戒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程度,使其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以下是我在班级中有效惩戒的方法举措。

班级中,我与学生几经讨论,最终确定根据错误大小制定惩罚“自助餐”,选择以下一种或几种方式执行惩罚:(1)为过错行为做好补救工作,并视情节轻重写300-600字心理感受一篇;(2)搜集相关的哲理故事三篇,课间能流畅地演说给同学听,为班级文雅地助兴;(3)根据事情经过,编写情景剧并进行表演,也可以是创作漫画等才艺形式;(4)做一件有益的事情,或参加一个有益的公益或文体活动,记录过程并写下感触;(5)放学后剥夺自由20分钟,利用这时间反省或背诵《论语》等国学经典;(6)为相关方面构思一个可行的金点子或提出合理化建议;(7)制作小礼物向受伤害者表示诚意;(8)讲述一个名人的成长传记及对自己的启示;(9)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戏,并教会全班同学。(注:情节恶劣的将附带取消评优资格。)

将班级的惩罚规则定在合理的尺度上,制定规范、订立契约,照章施行。学生犯了哪类错误,该接受哪种惩戒、如何实施惩戒(包括时间、地点、执行的人员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都有“法”可依,这种“丑话”说在前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戒,给了他们一个“可视”的标准,让他们更加主动地了解行为界限、明确是非观念,从而注意自己的言行,降低犯错误的概率,可谓“防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我们班的惩戒规则中还特别说明:“此条例只适用于过错行为,不能简单针对糟糕结果(如学习基础薄弱而导致成绩差等情况就不适用)其最终解释权归班级管理委员会所有”。有了这一条例,惩戒规则就像悬崖峭壁旁的栏杆或者是桥上的护栏,正是因为有它们的存在,学生才有充分的安全感,才得以在它所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活动”。

我们班的惩戒措施均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设定,值得一提的是,还专门为班主任量身定做了惩戒措施。班主任如出现下列行为:无故对学生发火;拖堂两分钟以上;错误批评学生一次;用不文明语言辱骂学生;未经同学允许擅自占用体、音、美等课程;上课随意等,将从以上的惩戒“自助餐”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执行惩罚。(注:对教师的惩戒,由班长执行,全班同学监督。)

教师率先垂范,身教言传,塑造的不再是“铁腕”、“专制”、“强权”的形象,而是以平等的姿态展现在学生面前,于是,规则成了来自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集体意愿。无疑,充满了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成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平等、民主、协商精神的现代公民的重要途径。

必须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尤其在违背规则后,就要为违规行为付出代价;同时还需让他们明白,人的自由是相对的,当侵害到他人的自由时,自己的自由就要受限制,这些就是惩戒的力量。

很多时候,单纯的说服引导往往是轻描淡写的,在惩戒的基础上说服引导,动之以情,才能撼动他的心灵。学生在自己的群体里,谁都想树立起自己的光辉形象,教师顺着这个规律努力为当事学生树立形象,帮他搬掉成长的绊脚石,充分理解他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诉求,让他在群体里找回尊严,同时处处对这种珍贵的自尊和形象予以精心的呵护。这里的将功补过,不是以功抵过,这样的惩戒不但不会留下心灵伤疤,还能从中获得积极体验,形成正确的心理价值趋向,从而为后继的成长跨出关键一步。

通过惩戒,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并吸取教训,以免日后犯相同的错误,这远远胜过空洞的说教,也胜过简单粗暴的训斥。它既不傷人自尊,又能使人辨明是非;既让学生知其然,又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更让学生从中有所收获,进而还有助于更高层次道德认识的形成。

合理运用班级惩戒“自助餐”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并塑造孩子们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欢
惩戒惩罚规则
忘却歌
教育惩戒,育人为本
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让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Jokes笑话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