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模式

2017-10-21 11:01李玉晓
名城绘 2017年2期
关键词:标准化模式安全管理

李玉晓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也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决定着企业的命运。管理者的正确决策能使企业发展迅速,迈向新的台阶。失败的决策,将威胁到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问题。国家相继提出更加严格的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来引导企业的未来发展。管理模式形式多样,如何从种类繁多的管理模式中挑选合适企业发展的模式,成为管理者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安全管理;标准化;模式

一个企业能稳定安全的生产是企业最希望的事情。对于企业来说,生产设备、员工还有生产资料是企业发展生产的根基。如果企业的根基动摇,往往不会走得更高更远,甚至造成企业轰然倒塌,所以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一、企业规模对安全管理标准化模式的影响

企业安全的标准化模式犹如一棵参天大树,而各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模式如同一片片叶子,在一棵树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企业的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也存在差异。

(一)大型企业

大型企业作为国家发展的主力军,有国家扶持资助,往往占据雄厚的资源,充足的资金,多方面的发展方向等良好优势。正因为大型企业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过多过剩,经常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现象发生,出现头大身子细的不均衡的发展趋势,加之体系庞大,决策执行落实困难,造成大型企业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1]。如何改善及避免这种状况,要求决策人选择合理的企业安全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趋向于正确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制定严格的制度,不定期清理企业累赘,来预防不良现象的滋生,加快大型企业的生产发展步伐。

(二)中型企业

中型企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企业规模,因为它在占有足够社会资源的同时,有着较强的发展形态和较为丰富的生产经验积累。中型企业不像大型企业庞大的体系,管理困难,计划难以落到实处,这是中型企业的优势。员工数量的适中,在企业发展中给足了前进动力,又不会拖延企业的升级和转型发展。

(三)微小企业

微小企业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经营模式各异,发展方向多变,在国家发展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许多个体经营户,民营企业都属于微小企业。虽然微小企业资源匮乏,企业体系较小,但是间接导致了该类型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企业则会升级壮大,违背社会法则或者不适应社会生存条件的则会淘汰,这对微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和筛选作用。微小企业还具有转型迅速的特点,因为格局小,所以面对社会的发展需要可以及时做出整改,借鉴中型企业的发展经验加以改善,成为符合自身的管理模式让企业更加符合现实社会,促进企业的成长。

二、安全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

(一)制度的建立

制度的正确建立,让企业运行的有条不紊,让企业向标准对齐,让企业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没有规矩制度,企业就会乱成一团,无法顺利的完成各项生产工作[2]。且制度的建立要精细化、标准化、严格化、责任化,才能让员工有担当,尽职尽责,在特定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制度的正确建立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引导作用、促进作用、协调作用,所以制定的计划或者制度要结合传统和现代社会需求,不能为了个人的便利而盲目地或者从简地建立。

(二)引进正确的管理方法

相较于传统的管理方法,企业人员部分存在不作为,得过且过的管理者和作业缓慢不尽责的员工。引进国内或者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发展现状和需求,以达到企业安全生产和发展的需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懒散现象的发生。明确管理者的管理职责,分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监督管理,杜绝“一对多”的传统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企业技术和管理理念落到实处。

(三)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任何标准化管理模式只有一个目的,让企业安全地发展。安全作为最重要的目的之一。需要企业加以重视安全问题,应该周期性、广泛性、全面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3]。采纳先进的安全技术和采用先进防范方法,从源头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

(四)管理者的培养

管理者要有专业的管理知识技能,能灵活运用和变通企业的安全生产模式以应对不同的现实要求,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多参与行业领域专家的讲座,借鉴同行优秀的管理模式,吸取失败的经验,有机的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拟定符合企业文化的管理措施。定期优化和更新管理方式和理念,努力向标准化发展,这是一个改变的过程,切勿操之过急,给企业转变留出缓冲空间。

三、安全管理模式在企业的具体运用

(一)建立动态循环反馈机制

企业中发生的事故往往具有严重性、持续性、隐蔽性。要求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要时时加强监督,利用先进科技加强对设施设备,生产状况的检测和监督,提前发现问题,开发事故预警机制,防范事故的扩大化,尽可能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采用先进的智能识别系统,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使智能系统和实际情况之间形成动态循环反馈,让管理者和操作人员时刻了解生产动态。

(二)定期排查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具有隐蔽、细微的特点,但是对企业生产可能会产生致命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开展隐患排查措施。要求排查力度大,排查角度多,排查间隔周期短,排查人员专业化。制定严格的排查计划,真正做到无死角。

(三)提升评审纠错标准

企业要想持之以恒地发展,需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改正,需要时时审视企业本身的问题,纠正错误。建立专门的审纠队伍。必须做到全员参与、强制参与、有系统的参与。企业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加强员工的沟通,搭建交流平台,要进行评判量化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科学管理,以更严格、更苛刻的标准去校准企业的安全问题,只有建立起正确的管理模式,才能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发展,迈向新的征程[4]。

四、结束语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安全和盈利两个因素都十分重要。不能以安全为代价来一味地进行发展。要根据实际情况、国家政策、自身条件进行有机结合,摸索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不断加以改进,不断靠近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在紛繁复杂现实社会站住脚跟,实现企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忠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8).

[2]陈玉宝.浅析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及创新[J].科技视界,2016(13):218-218.

[3]黄志添.浅析工业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创新[J].建材与装饰,2018(22).

[4]苏亚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及评审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标准化模式安全管理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