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戴式血压测量装置在医学生血压测量操作中的应用

2017-10-24 12:01宋丽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听诊器血压计模拟器

宋丽君

手戴式血压测量装置在医学生血压测量操作中的应用

宋丽君

目的:探讨采用手戴式血压测量装置提高医学生血压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校2014级215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手戴式血压测量装置对其进行血压测量操作培训,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培训前后医学生血压测量技术的规范性及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培训后医学生在血压测量操作中袖带佩戴位置及松紧度、听诊器放置位置、血压计及手臂放置位置、充放气速度的规范性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戴式血压测量装置能规范血压测量的方法、判读结果的准确性,可更好地培养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水平。

血压测量;医学生;培训

血压是生命体征之一,是循环血量、心输出量、周围血管阻力及动脉管壁弹性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综合性反应[1]。血压测量是对患者进行血压诊断、分类、评估与血压有关危险及指导治疗的重要基础,是临床观察病情变化与判断治疗结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一个多世纪以来,水银血压计一直是血压测量的代名词[2],但由于人工读数偏倚、测量方法不规范及测量设备不精确导致血压测量结果与患者实际血压有差异。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不同的血压测量方法进行探究。本研究设计一种手套式血压测量模型,既能规范血压测量的方法、判读结果的准确性,还能利用“标准化患者”设置各种临床场景,培养医学生交流与沟通能力、临床应变能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学号顺序,随机抽取我校2014级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医学生215名,医学生已学习过血压测量基本方法。被抽取的医学生中,男98名,女117人。年龄17~23岁,平均19岁。学历均为本科。

1.2 研究方法

1.2.1 手套式血压测量模型的研制 手套式血压测量模型(专利号:zl 2015 2 0963716.1)包括手套、Korotkoff Gap音模拟器、电子转化盒、血压计、听诊器、固定袋(固定袋内设有三个小袋)以及防作弊器。Korotkoff Gap音模拟器设置于手套的上臂位置,血压计连接在Korotkoff Gap音模拟器和电子转化盒之间,听诊器连接在所述Korotkoff Gap音模拟器和电子转化盒之间。手套为肤色薄棉手套。手套上设有一固定袋,Korotkoff Gap音模拟器放置于固定袋内。固定袋沿手臂方向设有3个小袋,Korotkoff Gap音模拟器放置于其中一个小袋内。Korotkoff Gap模拟器可以根据“非标准化患者”肱动脉位置随意调节。手戴式血压测量装置还包括防作弊保护盖,防作弊保护盖具有一侧面开口的遮挡空间,电子转化盒放置于遮挡空间内,可防止设置血压值时被考核者偷窥作弊。见图1,图2。

图1 手套示意图

1.手套;2.Korotkoff Gap音模拟器;3.固定袋;4.固定袋内的三个小袋

图2 手戴式血压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电子转化盒;2.血压计;3.听诊器;4.防作弊保护盖

1.2.2 测量方法

手戴式血压测量装置工作步骤如下:(1)将Korotkoff Gap模拟器放置于安全手套固定袋中,另一Korotkoff Gap模拟器放置于听诊器内。(2)将听诊器橡胶管与电子转化盒一端连接。(3)将血压计橡胶管与电子电子转化盒另一端连接。(4)将安全手套佩戴在“标准化模拟患者”手臂上。(5)防作弊保护盖嵌套于电子转化盒头侧。(6)将电子转化盒电源打开,根据需要设置收缩压和舒张压。(7)将袖带按正确方法缚于模型手臂上、按照操作步骤测量血压值并报告结果。

操作培训前,被抽取的医学生通过以前所学知识采用手戴式血压测量装置进行血压测量并根据观察指标进行记录;待所有的医学生测量完毕后,由指导老师进行统一的手戴式血压测量装置培训后再次进行血压测量。前后观察及评价指标[3]包括:考生血压测量操作中袖带佩戴位置及松紧度、听诊器放置位置、血压计及手臂放置位置、充放气速度的规范性以及考生血压测量结果(血压值±5 mmHg为测量准确)。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培训前后医学生血压测量技术的规范性及结果的准确性比较

3 讨 论

血压测量训练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4]。传统的血压测量操作训练多为医学生之间相互练习,以某位医学生为“标准化患者”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只能考评操作程序是否熟练、规范,对血压测量报告结果的准确性未做评判。目前我国生产的血压测量仿真手臂利用其血压测量控制器的预置调节功能,可有效评判血压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但是这种血压测量手臂是一种局部功能性训练模型,缺乏系统性,对患者体位和复杂多变的病情,医学生往往无法判断与反应,而且训练中的学生认为训练模型是“假的”,操作中不能进行情感交流,忽略一些小细节如过度充气可能会引起患者不适、听诊器过凉、患者袖口过紧等,不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同时费用昂贵,高校配备数量也很有限。手套式血压测量模型,既能规范血压测量的方法、判读结果的准确性,还能利用“标准化患者”设置各种临床场景,培养交流与沟通能力、临床应变能力等,而且此模型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极大地减轻医学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器材费用。

[1] 石 慧,王 霞,王玉珏,等.同体自身坐卧位血压值差异性对比[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22-123.

[2] Myers MG.Replacing manual sphygmomanometers with automated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in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2014,41(1):46-53.

[3]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01-103.

[4] 蒋巍巍,季 忠.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7):685-689.

445000 恩施市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 宋丽君:女,硕士,副主任护师,副教授,护理部主任

湖北省教育厅2016年人文社会研究项目(16Y112)

2017-06-01)

(本文编辑 冯晓倩)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9.059

猜你喜欢
听诊器血压计模拟器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了不起的安检模拟器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盲盒模拟器
划船模拟器
杀死细菌与病毒—UV紫外线听诊器设计
听诊器设计
血压计巧防脑中风
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