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麻醉效果分析

2017-10-25 06:11董志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根治全身硬膜外

董志锋

(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麻醉效果分析

董志锋

(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直肠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按照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拔管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睁眼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前、插管时、拔管时平均动脉压、心率要高于对照组,睁眼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无对比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

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直肠癌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目前临床上对于直肠癌多采用外科根治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广泛引用于临床治疗中。但是,腹腔镜手术仍有其缺点,主要为气腹时间长,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较大,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因此,做好手术麻醉管理工作,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主要有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种,为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直肠癌患者50例,分别对其行全身麻醉以及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直肠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按照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7.2±3.5)岁。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6.8±3.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的在手术前30 min均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g,若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可在诱导前静脉注射0.5~1 mg长托宁代替阿托品。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定0.25 μg/kg+舒芬太尼0.2 mg/kg+依托咪酯0.3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进行麻醉诱导,诱导成功后进行气管插管,使用5~8 mg/kg丙泊酚维持,间歇使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肌松,保持机械通气。研究组患者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于患者T11~12间隙垂直进针,给予3 mL 2%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试验,确认无腰麻后给予硬膜外注射13 mL 2%利多卡因,麻醉平面在T8~L2,全身麻醉诱导与对照组相同,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硬膜外间断注射2%利多卡因。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T0)、插管时(T1)、拔管时(T2)和拔管后(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P)。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T0、T1、T2的MAP、HP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患者睁眼时间(4.8±1.5)min,对照组(10.2±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8.4999)。

表1 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对比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对比情况(±s)

注:与对照相比,*P<0.05

组别T0T1T2T3研究组MAP(mmHg)HP(次/min)83±5 83±6 85±5 84±4对照组MAP(mmHg)HP(次/min)82±5 83±58* 82±3 89±5* 80±3 88±5* 83±4 83±5 76±5 94±5 75±8 96±8

3 讨 论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重心偏向于高磷、高磷、低纤维,导致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直肠癌大部分为单发,也有少数病例周时或先后有一个以上癌肿发生,即多原发大肠癌。直肠癌根治术是临床上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与麻醉方式有较大关系,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直肠癌患者长期受疾病的影响,伴有严重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和多脏器功能减退,手术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加重对机体的影响,这也对麻醉方的选择有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直肠癌根治术中使用的麻醉方式主要有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种。全身麻醉是使用芬太尼、丙泊酚、异丙酚等多种麻醉药剂来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让患者的反射、意识和感觉逐渐消失,让骨骼肌部分或完全松弛。麻醉时建立人工气腹会压迫腹部的主动脉,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后会造成心率和血压升高,另外,任何手术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创伤,使得机体出现应激反应,继而发生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一系列反应,降低机体合成激素,增加分解激素,造成心跳加快。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调整因麻醉药物造成的短暂性生理改变,可改善患者高代谢的状态,从而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较好,但是不良反应较多,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大,且进行全身麻醉使用的麻醉药物计量较大,不利于术后恢复。经过研究可知,实验组T0-T3的MAP以及HR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可以看出,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相联合对直肠癌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以有效控制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水平变化,这一结果也可以进一步证明复合麻醉在根治直肠癌手术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直肠癌根治术多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效果好,若使用全身麻醉会增加麻醉时间。大量研究结果证实,使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让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处于更为稳定的状态,减少全身麻醉所用的药量,降低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损伤。这与复合麻醉下交感神经受阻以及迷走神经功能相对亢进有关系,也有可能是气腹对循环功能影响进行性对抗有联系。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降低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避免单一麻醉的弊端,降低并发症。另外,复合麻醉还可以缩短睁眼时间,使其尽早苏醒,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T0、T1、T2的MAP、HP要高于对照组,P<0.05,T3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睁眼时间(4.8±1.5)min,对照组(10.2±2.8)min,P<0.05,这与相关研究大致相同,进一步证实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更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使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保持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的稳定性,术后苏醒快,值得推广使用。

[1] 刘炼波.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14):120-120.

[2] 吴 迪.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麻醉疗效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11.

[3] 周 强.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03-105.

[4] 张双娜.全身麻醉联合硬外膜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麻醉疗效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2):217-218.

[5] 王 东.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75-176.

R614

B

ISSN.2095-8242.2017.47.9153.02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根治全身硬膜外
石榴全身都是宝
自贡市:多措并举 力促根治欠薪
通江县:“三集中三联合”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
老鳖全身都是宝
日本:一招根治乱停车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根治融资难需要多方发力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